浅析迪庆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


  摘 要: 迪庆作为云南唯一的藏区,近年来,社会稳定、经济跨越发展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迪庆始终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五年“云岭先锋”工程的实施和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藏区稳定的坚固基石分不开。本文简要分析迪庆基层党建的一些基本做法以此说明抓好基层党建的重要性。
  关键词: 迪庆; 基层; 党组织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029-01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心区,是世人向往的香格里拉。全州国土面积23870平方公里,其中藏区面积占72.8%,辖香格里拉县、德钦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3个县,29个乡(镇),188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7.2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3%,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全州现有党员19673名,其中,藏族党员9837名,占总数的50%。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迪庆始终保持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十五”以来经济总量连续跨过10亿、20亿、30亿、40亿四个台阶,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在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中的排位由第8位上升到了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由第6位上升到了第3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迪庆始终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长抓不懈,使基层党组织成为藏区稳定的坚固基石。一些具体的做法很值得学习借鉴。
  一、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树起维护稳定的“主心骨”
  党组织书记是群众的“主心骨”,是带动一方发展和稳定的“领头羊”,迪庆积极探索村党组织书记的选派方式。一是“派”。就是从乡镇公务员队伍中选派党性观念强、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任村党组织书记。二是“选”。就是在村级“两委”换届中,推荐选举有威信、带动能力强的藏族干部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三是“聘”。就是聘请政治强、熟悉党务工作、在群众中威望较高的退休老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四是“兼”。就是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兼任村党组织书记。通过采取四项措施,选准配强了村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了“主心骨”的作用,积极带领藏区群众抓发展、保稳定、促和谐,有力地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积极开展服务群众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维护稳定的中坚作用
  党员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迪庆州各级党组织大胆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开展“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小组一股力量、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服务群众活动。要求每个党组织每年发展一批党员、为党员过一次政治生日、开展一次评比表彰活动、推广一个致富项目、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每名党员联系一户农户、培养一名致富能手、联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资助一名贫困学童。通过开展“三个一”活动,形成了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格局,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二是大力实施“三培养”。全面推行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的“三培养”工作。三是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三级网络”。县成立党员服务中心,乡镇成立党员服务站,村(社区)成立党员服务点,开通党员服务电话,开展党员服务活动。四是推行党员承诺。在村社推行党员承诺活动,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自身实际和群众需求细化承诺内容,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重点在履行岗位职责、维护稳定、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作出承诺;农村普通党员重点在发现不稳定因素及时上报、联系群众、带头致富等方面作出承诺,使党员真正成为宣传政策的明白人、发展致富的领路人、维护稳定的带头人、民族团结的维护人、落实惠民政策的执行人。
  三、建好、用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筑牢党员群众维护稳定的阵地
  活动场所是藏区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平台、宣传政策的窗口、传授知识的课堂、维护稳定的重要阵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活动场所建设。一是加大投入,建好活动场所。在利用好中央、省投入资金的基础上,多方筹措资金,新建改建村(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建“农村党员书屋”,开通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点。为藏区党员群众学习提供良好环境。二是配套活动经费。州、县、乡三级每年拿出一定资金作为村社党组织活动经费,保证村党组织正常开展活动。三是用好活动阵地。各级党组织利用活动场所,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农村实用技术学习、维护稳定情况通报、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娱活动等,丰富了农村业余文化生活。
  四、聚人心解民忧,夯实维护稳定的群众基础
  始终把解决藏区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了一大批关系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把党员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一是完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州委、政府克服财政困难制定出台了《关于提高村干部岗位补贴的意见》等文件,千方百计挤出经费提高基层干部的岗位补贴。并每年按全州三分之一村(居)委会的比例,对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村(社区)书记、主任给予奖励表彰,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由财政出资为现任村干部购买社会保险,解除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二是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开展“农村困难党员关爱行动”,对困难老党员发放关爱补贴,并适当放宽了补助对象年龄,提高了补助标准。每年的建党节和传统节日,州县领导还对生活困难党员和70岁以上老党员进行慰问。通过开展关爱行动,形成了上级党组织关心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广大党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来关心人民群众的生动局面,加深了党员对党的感情。三是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先后实施了“藏区高原农牧民学生救助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边疆解“五难”等一系列惠民工程,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入学难、就医难、看电视听广播难和生活困难等问题。四是关爱僧侣和信教群众。近年来,各级党组织把寺院通电、通水、通路、通广播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投入资金维修寺庙、保护寺庙的文物。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与活佛、僧人交心谈心,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使信教群众和僧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密切了党群关系。
  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
  规章制度是落实各项任务的保证,是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抓手。各级党组织在全面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农村党员和村民代表民主议事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民情恳谈等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藏区实际加大制度建设力度。一是建立了州、县、乡、村、党员群众五级联系制度。州联系县、县联系乡、乡联系村、村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形成了一级抓一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实行厅级党员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基层党建工作,州委领导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党建联系点,听取基层组织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加强对联系点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三是完善寺庙管理体制。成立寺院管理局,依法加强对寺院的管理。下设民主管理委员会和景区管理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委员会负责宗教事务,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行政事务,工作人员交叉任职的景区、寺院、社区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保证宗教活动在党的领导下正常开展。四是建立“三联三包三住”制度。建立州县乡三级党组织联系重点寺院、重点人物、重点村社,包村、包寺、包人,住寺、住村、住户,把各项责任和稳定工作落到实处。五是建立“三走三会三谈”制度。各级党组织在藏民居住区和寺庙开展走进寺庙、走进僧人、走进信教群众,召开座谈会、情况通报会、政策宣讲会,谈党的惠民政策、谈民族宗教政策、谈达赖集团反动本质。摸清情况,发现问题,主动上报,及时解决,把影响稳定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 迪庆州委党校调研报告文集.
  [2] 迪庆年鉴.

推荐访问:迪庆 浅析 实践 基层党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