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事新闻事业的天幕上展现辉煌


  顾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主任,该系是全国军校中惟一的新闻系,被誉为“军事记者的摇篮”。
  
  当代军事记者,处于同历史上任何一代中国军事记者都不同的环境之中。一方面,从国内看,我们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长一段和平时期。但从国际上看,又面临着二战以来局部战争最为频繁的时期,冷战之后的国际秩序已经并且仍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信息传播全球化已经成为现实。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与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需要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军事记者尤其必须加强怎样的素质与修养呢?这里略陈己见,供同仁指正。
  
  一、新世纪军事记者必须具有胸怀全局的战略眼光
  
  在全球化时代,地球上的任何一点,都可能成为全世界某一领域的舆论中心和关注焦点。由此必然带来的情形是,一名军事记者,他的每一篇报道,不仅仅属于本单位,而且属于全军将士、全国人民,甚至要面对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媒体受众。因此,对于一名军事记者而言,胸怀全局的战略眼光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任何一件发生在你身边的新闻事件,都要从全局高度而不仅仅是本部队的视角去观察它,认识它,分析它,描述它。惟其如此,才能把文章作在实际生活的关节点和要害处,才能提出别人难以提出的影响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以碰响“时代绷得最紧的那根弦”,也才能将那些貌似平常看似不大其实很有意蕴的事迹和经验置于部队建设的宏观背景之中来判断考量它们的价值意义,探幽发微,以小见大,实现不凡的新闻宣传效益。
  胸怀全局的战略眼光从哪儿来?主要的路径有两条。一是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进而掌握认识全局、把握全局的科学方法。实践证明,一个人的理论修养越高,他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起点就越高。二是不断加强自己的政策修养,包括对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的把握,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的熟悉。政策修养提高了,我们才能知道全局到底是什么,相对于全局的局部又是什么,全局和局部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是胸怀全局的基本前提。
  
  二、新世纪军事记者必须具有抵近前沿的作风追求
  
  近年来,网络、卫星电话等新兴手段在新闻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效率。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传播技术如何进步、工作条件如何改善,有一点应当肯定,那就是记者力求抵近前沿、深入一线的作风永远不会改变。正如穆青同志所言:“深入群众,深入调研,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我们搞好宣传报道、加强队伍建设的根本途径。”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新闻宣传的期待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迅速快捷、生动活泼,而且要求内容“解渴”、信息量大,这就更需要广大军事记者坚持抵近前沿、深入一线的作风追求,坚持“脚板底下出新闻”这样一条亘古不变的新闻实践法则,为军事新闻受众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更好的精神食粮。
  从当前军事记者队伍看,多数同志的工作作风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同志滋生了贪图安逸的思想,放弃了抵近前沿、深入一线的作风追求。他们在采访中热衷于打电话、上网、看电视,热衷于跑会议、跑机关、跑领导,而不愿意跑基层、跑冷门、跑官兵,以至于媒体上鲜活的现场新闻越来越少,有些新闻千篇一律,受众不满意。其实,新闻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发展更新并不能成为军事记者放弃抵近前沿、深入一线采访作风的理由。原因就在于,无论何种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手段,都必须以深入调研为基础。离开了深入调研,记者必然难以获得真正新鲜、真实、令受众“解渴”的信息。
  
  三、新世纪军事记者必须具有拒绝平庸的创新精神
  
  处于火热的、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时代,面对军队现实生活中俯拾皆是的是非曲直,一些军事记者总是缺乏创造、辩驳的冲动和激情。不少人陷入了模式化、套路化的窠臼之中,采写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要么在重复昨天,要么在重复别人,要么在重复自己,最终成了“登也可不登也罢”的平庸之作。试想,受众看到如此不急不火、不紧不慢的“温吞水”,怎能不为之失望,甚至怨声连连?军队现代化不是一个单纯的物化概念,要实现军队现代化,首先要实现人的观念的现代化。只有具备了更为先进的观念,创新才能在实践中得到实现;只有对创新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生产力的解放。作为一名军事记者,也才能在漫漫征途上走得更远,无限接近自己所向往的理想境界。
  军事记者的创新精神,既包括澎湃的激情,也包括冷静的理性,还包括深刻的判断力。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创新,才不会流于“五分钟热度”的浅尝辄止,才不至于因过度的热情而摧毁理性的堤坝,最终导致整体甚至事业的损害。从这个意义上说,军事新闻报道无论是手法上的创新、模式上的创新,还是技术上的创新,都必须立足于中国以及人民军队这块丰沃的土地之上,都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之上,都必须立足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基础之上。
  
  四、新世纪军事记者必须具有以人为本的科学思维
  
  飞速发展的技术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左右了我们的思维。对此,马克思称之为人的异化,麦克卢汉称之为人的延伸。约翰奈斯比特则认为,技术的发展是一种可怕的力量,人类只有具备“高思维”,才能免于沦为技术的奴隶,才能享受技术的成果而非承受技术带来的灾难。人本思维,就是这样一种关注人、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和发展的“高思维”。而新世纪的军事记者尤其必须确立起这样一种以人为本的高思维。
  到底什么是新闻,大概有上百种解释。这里没有必要去做经院式的考证。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大凡新闻,它服务和关注的对象首先是人。既然如此,那么包括军事记者在内的一切新闻从业者,在工作中都不能不考虑人的情感、人的理想、人的性格、人的形象、人的事业、人的本质、人的本性等一系列关于“人”的问题。我们把对于这些问题的关心、关注概括为“人本思维”。任何一位军事记者都必须将人本思维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科学思维方法来加以训练和培养。
  军事新闻是一项孕育着崇高与豪壮、裸露着最原始的生命过程与最直接的生命冲突的事业。现代社会的军事新闻首先应当渗透对民族乃至人类生存安全的深切关注。只有关注作为军队建设主体表象之下的军人的生存、发展和心灵状况,关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对人的价值、人性的美、人间的真情,以及人与科技、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军事新闻的存在才具有崇高和积极的意义。因此,军事记者只有在人本思维的关照之下,所写的作品才能真正赢得受众、引导受众、提升受众,也才能真正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面对信息全球化趋势,我们坚信,在人民军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伟大征程上,广大军事记者将通过手中的笔、镜头和话筒,去充分展示三军将士忠诚使命、忘我拼搏,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风貌,去尽情描绘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壮丽画卷。在军事新闻事业的天幕上,必将呈现出群星璀璨、光耀军徽的壮观景象。

推荐访问:天幕 展现 辉煌 军事新闻 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