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擦划痕迹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的研究与运用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qcaq/qcaq201503/qcaq20150329-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qcaq/qcaq201503/qcaq20150329-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qcaq/qcaq201503/qcaq20150329-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qcaq/qcaq201503/qcaq20150329-4-l.jpg
  摘要: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程序的规范性和结论的准确性已经成为广大交通民警处理交通事故急需解决和提高的问题,因此利用车体擦划痕迹已成为民警勘查处理交通事故的重要方法之一,这样既减少了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各类纠纷、增强了广大交通事故处理民警业务素质,同时又提高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工作效能、树立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关键词:交通事故;擦划痕迹;法律物证
  1 交通事故车体擦划痕迹的形成与特点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对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分析可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形态已经从上世纪的人与车辆之间发生碰撞、刮擦为主交通事故迅速转变成为车辆与车辆之间发生碰撞、刮擦的交通事故,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快速增加和城市道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设施的逐步完善,车辆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占到我国全部道路交通事故的78%,因此在车辆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科学系统地对事故车辆车体擦划痕迹的形成机理和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纳,对于还原交通事故发生过程、寻找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准确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
  1.1 交通事故车体擦划痕迹的形成
  交通事故中车体擦划痕迹形成的主要体现为车体间的接触关系(即接触部位、接触过程、接触状态)。
  1.1.1 交通事故车体之间产生接触。一般情况下发生道路交通刮擦事故,车辆间的相对运动使两者间连续改变作用方式形成切划接触。接触的面积根据车辆间运行轨迹、车体设计制造方式、车辆间接触强度和车体接触部位材质有密切关系。
  1.1.2 交通事故车体接触面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在车辆接触的前提下,车辆间因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的差异,造成接触部位发生相对运动。相对运动是形成交通事故车辆间擦划痕迹的机理,准确的把握车辆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关键。
  1.1.3 交通事故车体接触面产生物质堆积。在车辆接触部位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擦划痕迹。根据不同车辆材质不同,痕迹的反应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固有的痕迹特征不会改变:在痕止缘形成堆积物,客体间产生物质交换与转移。这些特征是对交通事故责任进行准确定认定的核心。
  1.2 交通事故车体擦划痕迹的特点
  根据痕迹形成理论,在痕迹形成过程中因车辆相对速度的改变、接触部位的结构和材质的差异、作用力的大小、方向、角度等因素的不同导致车辆擦划痕迹具有痕迹难以通过制作实验样本进行比对的特点。因此对于车体擦划痕迹的精确分析,是提高证据可信度和实用性的根本。
  1.2.1 车体擦划痕迹类型具有多样性。从理论上讲,任何客体与客体之间相互接触摩擦划动,就有可能形成擦痕。在研究擦划痕迹时,通常将一方称为造型客体(以下简称造痕体),另一方称为承受客体(以下简称承痕体),造痕体与承痕体由于车辆交通事故中的车辆行驶速度、作用力方向、接触点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使产生的擦划痕迹复杂多变。例如车辆产生刮擦的瞬间受力不同,产生是擦划痕迹的结构也随之改变。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将车体接触刮擦瞬间的初始力分解成为接触面压力和运动方向推力。接触面压力大小不同,会对影响到线形痕迹的宽窄变化和深浅变化,接触面压力大的情况下形成的线形痕迹,可以对造痕体边缘凹凸特征明显的表征;压力小的情况下形成的线形痕迹,只能对造痕体边缘凹凸特征部分的有所表现。运动方向推力的作用主要是让造痕体在承痕体表面发生相对运动,在相对运动过程中,由于造痕体产生的推力要克服承痕体结构材料产生的阻力,当推力大于阻力时相对运动继续发生;当推力小于阻力时相对运动逐步停止。
  1.2.2 车体擦划痕迹结构具有稳定性。承痕体与造痕体相互作用,接触部位物质被分离、碾压或堆挤,形成塑性形变,其痕迹中线条痕迹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在接触面的表现形式为凸凹线条,痕迹中的每一条凸凹线条都与造痕体对应接触部位上的凹槽和凸点相吻合,且痕止缘一侧会有堆积物的残留。因此,通过研究擦划痕迹中的线条类痕迹固有特征,分析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相对速度,推断车体间作用方式是快速解决问题明确事故责任的基础。
  1.2.3 车体擦划痕迹受材质影响。现在车辆外部构成材质种类繁多,由于材质的硬度、强度、塑性、弹性、韧性及脆性不同,形成的擦划痕迹也有所不同。以轮胎为造痕体与车辆保险杠刮擦为例,当承痕体是低强度的脆性材料时,接触面破裂、物质散落就在所难免,线形痕迹也不易形成。以喷涂金属漆的车体互为造痕体和承痕体为例,当造痕体与承痕体之间接触发生相互作用时,造痕体与承痕体之间两者都发生变形,刮擦线形痕迹能更好的反应出接触、摩擦、停止和分离的过程;以喷涂较厚油漆的车体为例,当车体发生接触时,首先发生的物质散落和承痕体的破裂,刮擦线形痕迹就无法完全的形成,车体接触刮擦的过程也无法得到完整的复原。
  总体来讲,交通事故中的擦划痕迹在痕迹学中属于轻微印迹,以工具痕迹理论为支持进行研究,在普通交通事故中产生的擦划痕迹一方面能很好的反映车体接触部位的凹凸结构和车体间相对运动的过程,产生的线形痕迹实质上是造痕体在承痕体上的运动轨迹,另一方面车辆擦划痕迹检验鉴定,可以分析擦划痕迹产生的起始点、痕迹深浅变化和痕迹的宽窄变化,准确的识别出车体相对运动的方向和轨迹。
  2 交通事故车体擦划痕迹快速检验的方法与步骤
  2.1 勘查交通事故现场前准备工作
  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对迅速准备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设备与相关痕迹物证提取工具,其中重点需要准备的工具是照相机、比例尺、散落物证保存盒。到达交通事故现场后,事故处理民警应当在首先对事故现场进行初步勘验,向事故当事人询问事故发生的经过,向目击证人了解事故发生的细节,并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要素进行迅速确认。重点观察事故车辆是否移动,如果事故车辆已经移动则要迅速对车体擦划痕迹、现场散落物和接触面附着物进行提取和确认。

推荐访问:车体 道路交通 过程中 事故处理 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