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刑诉法的修改看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侦查机关的重视,在我国虽然没有专门给的法律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加以规定,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只对技术侦查措施做了概括的规定,但它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本文试图通过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论述,明确其在侦查中的地位。
  关键词:犯罪 侦查 犯罪嫌疑人 测谎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科研成果的应用,人们越来越需要高科技的成果去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发挥其最大社会和经济效益。中国正处于渐进式转轨的阶段,从经济法学和犯罪学的观点上分析:近年来,我国各种不同类型的刑事犯罪不断升级,已经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正常的社会秩序。担负打击刑事犯罪的司法机关正面临着社会治安形势的考验,司法机关非常迫切需要高科技的成果,在实践中辅助侦破重大疑难案件和公正审理错综复杂的案件。因此在刑事侦察中,需依附高科技的成果作为刑事侦察技术的补充。
  一、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概况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俗称“测谎”是指专门技术人员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测谎仪器设备记录测谎对象在回答其所设置的问题的过程中某些生理参量的变化,并通过分析测谎仪器设备所记录的图谱,对被测谎对象在回答有关问题时是否说谎作出判断的活动。测谎技术被运用于刑事司法领域,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我国,关于在刑事诉讼中使用测谎检查,诉讼法学理论界以往简单地持否定态度。进入80年代后,我国开始引进和研究测谎仪,并逐步将测谎技术运用于刑事侦查和刑事审判活动中。应当说,与其他允许使用测谎技术的国家相比,我国不仅对测谎仪器的技术性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从刑事诉讼的角度讲,还欠缺规范其使用的法律规则,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基本上也处于空白状态,这同我国刑事司法中测谎技术的实践状况是不相适应的。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草案》只是对技术侦查措施加以规定,从狭义上来说,测谎技术并不属于技术侦查措施,仅指技术手段的采用在一定范围内秘密进行,如电话监听、秘密拍照或录象等。但在世界各国的刑事侦查中,技术手段的运用还包括技术手段的使用对当事人公开,甚至需要征得其同意,这样测谎技术就囊括其中了。
  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中的作用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作为侦查的辅助手段,如果能够恰当、适时地应用,必将对侦查工作有很大裨益。
  (一)有助于深挖共犯和余罪 ,瓦解其抵抗心理
  在侦查共同犯罪案件中 ,通过犯罪心理测试的情景测试法可以了解、掘是否有其它的共谋人、参与人、知情人。另外 ,通过犯罪心理测试 ,还有利于深挖余罪 ,及时发现犯罪嫌疑人隐瞒的犯罪事实。
  如前所述 ,通过犯罪情景测试法的测试 ,我们可以了解被测试人是否干过、与过、看到过或者知道案件 ,也就是说了解被测人对案件的知情程度。实践中 ,经常会遇到一案涉及多人 ,但是由于行为人之间特殊的关系或者出于特殊的利益考虑 ,犯罪嫌疑人经常隐瞒共同作案的行为人 ,导致公安机关无法彻底侦查犯罪。通过犯罪心理测试 ,可以及时发现有无共同作案的嫌疑人 ,发现其共谋的详细过程 ,及时瓦解犯罪嫌疑人的抵抗心理 ,彻底摧毁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 ,使其缴械投降 ,及时突破案件。
  (二)有助于发现未知的新线索
  犯罪行为作为一种违法行为 ,作案人能够清楚地了解其违法性 ,也能够清楚地知道危害性 ,作案人对于作案时间、地点的记忆以及作案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因此 ,在犯罪心理测试的过程中 ,当被测试人被详细询问这些情景时 ,作案人在生理指标上是有所反应的,也就是说在目标题目中会有所反应。因此,通过测试,可扩大线索,将作案时间、地点以及赃物的去向等犯罪的具体细节了解清楚。
  (三)有助于揭露犯罪因素、理指向 ,揭露犯罪前、罪中、罪后心理事实的真相
  犯罪嫌疑人进行犯罪是有其动因的 ,也是有其犯罪因素的。通过犯罪心理测试可以揭露犯罪嫌疑人本身的犯罪动因及其犯罪因素 ,并及时揭露犯罪嫌疑人犯罪前、犯罪中、犯罪后的各种心理表现 ,准确把握其心理弱点 ,并根据其犯罪动因及因素 ,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攻心 ,揭露犯罪嫌疑人内心的作案动机 ,避免出现政策攻心单纯言语说教的乏力现象。
  (四)有助于排除无辜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排除无辜 ,根据武伯欣教授应用这项技术的统计 ,在其所参与侦办的 900多起案件中 , 11 000多人参加测试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区分涉案人员与无辜人员方面的成功率为98%以上。在侦查初阶段,由于对侦查手段的限制和对案情认识的限制,有时会将一些无辜的人纳入侦查的视线,通过使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可以排除这些无辜,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实施有很多条件要求,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也不是对任何嫌疑人都可以使用。要创造最有利的时机进行心理测试,首先,从心理测试的角度进行好现场勘查工作,把握案件概况;再次,做好测前谈话;进行心理测试,揭示犯罪心理印迹;最重要你的,要创造良好的测试环境进行心理测试为测后审讯做好铺垫工作。当然其中也能巧妙使用“紧张峰”测试法,弥补“情节”测试的不足。
  除了设定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本身的限制条件,同时还要对其设置来自外界的监督。所以,为了维护犯罪嫌疑人的权益,立法应赋予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申请测谎检查的权利。即当某人被侦讯机关确定为犯罪嫌疑人时起,他或他的律师就可以申辩无罪并申请测谎检查;侦讯人员应当告知他依法享有此项权利。基于控、辩、裁诉讼构造的要求和司法权保障的原则,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的申请可以向侦讯机关提出;在遭到拒绝时,可以向法院提出请求。该项权利的设立,有利于及时解脱无辜的犯罪嫌疑人,避免错误追诉所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中应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武伯欣.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与应用研究概览[N].公安大学学报,1998(2).
  [2]武伯欣.刑侦审讯与犯罪心理测试技术[J].上海公安研究,1997(1).
  [3]李玫瑾.犯罪心理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
  [4]杨承勋.测谎技术[J].PG系列 随机教材,2002.

推荐访问:刑诉法 心理测试 犯罪 公安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