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构架下的法律规范论建设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新时期的法制构想,美丽中国构架下的法律规范论又被提上日程。文章对美丽中国构架下,如何构建法律规范的思想来源、思想核心进行了分析,对法律规范的构建方法提出了建议,对法律规范论构建进行了探析,在当前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关注法律规范论思想颇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法律论证理论 法律规范论思想 法律规范论
  【中图分类号】D911.0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法律的思想起源较早,从人类文明开始时期的殷周时代即有法律思想的出现,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从百家争鸣到独崇儒家,法律思想的渊源也经历了儒墨道法诸家对立到独树儒家的阶段,到近代时期,欧美法律的思想进入中国。中国在现有法律基础之上,接受了西方法律的思想,在借鉴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情况形成了法律体系。古代律例的法律思想被传承下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强大的文化惯性对现代的法律制度有较大的影响。古代的民本思想、以法理政、礼法并用等思想,已经融入到中国的时代发展中,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法治治国理念已成为社会主义治法的重要原则之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时期的法制构想,美丽中国构架下的法律规范论又被提上日程。
  法律规范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
  以民为本思想。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经过千年的文化积淀传承下来的法律思想要点之一即主要是民为本的思想,其核心思想是人民是处于根本地位的原则所在,人民与国家、政权、君主、官吏等关系中是处于地位的,正如古人所提出的观点:君即如舟,民即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诠释了以民为兴国安邦的原则,这也是古代法律理论的基本点。《尚书·夏·五子之歌》篇中讲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观点,孔子提出要重视人民大众的观点:“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古代治国安邦的观点即是,民心是国家的命脉,国家的安危与民众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资治通鉴》中可以看到唐太宗李世民提出实施“仁政”的主张,主张要改善民生,指出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观点。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观念提出了执法为民的思想,这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传统思想。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关注民生的理念,这与传统的民本思想有着必然的联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有一定的相通性,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代,我党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是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行使自己的权力,享受真正的民主。以人为本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实现人在社会体系中的全面发展。当代在吸收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合理的理念,是符合人民意愿的,给中国带来希望和发展动力。
  以法治国。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发展中,以法治国的理念已在观念中有所体现,历代君王也多提倡以法治国,把法治思想融入治法理政中。春秋战国时期,以韩非子、商鞅、管仲等法家学派他们的观点即是要推行法律,用法治的思想来统领国家。韩非子在《韩非子·心度》中提出 “治民无常,惟有法治”的观点。在近代,梁启超先生的观点是“立法之业”是“立国之大本大原”,梁启超先生是以法治国观点的积极倡导者。“以法治国”的思想是以人治为基础的法制,其目的是为维护封建群主的王朝统治而出现的,没有人权。①
  新中国成立后,构建起了法律体系,是以民众为本的,倡导以法治国,建立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念依法治国。在现代中国,逐步完备的法律是社会治理的制度基础,法治与民主政治都是逐步建设的结果。党的十八大提出,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法治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保障。
  公正执法。公正执法是当前法律制度能落到实处的重要手段,是法律制度得以贯彻实施、延续执行的基础。②法律制度得不到执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那么法律条件将形同虚设。公正执法是本着平等、公平的原则来实施的,用公平、正义的原则来调和当前各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资治通鉴》中写道 “法者,天下之公器。”可见公平正义的执法是历朝历代百性所期望的状态,也是历代政治家所倡导的原则。
  在当代,更是要求执法者要把法律放置于亲情之上,国家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原则,要严格执法。公平正义是百姓所企盼的,公正执法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当前形势下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公正执法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法律公正精神的体现,是执法工作人员的执法准则和执法纪律。公正执法要求监管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对发生的违法行为敢于纠正并依法处罚,力争做到不偏不纵、罚而有据。③
  礼法并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下来的思想包括礼法并用。《论语·为政》中,孔子提出了他的观点“克己复礼”,以礼治国。他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治所倡导的是柔性管理的概念,以教化为主,方法比较柔和;法治的方法刚是比较强硬的。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礼,把礼放到了礼法关系的首位。在汉朝时期,儒学开始受推崇,礼法并用的法律思想出现。魏晋、隋唐及以后各朝完善了“礼法结合”,将孝、忠、节、义、悌列入了律条中。在当代,礼法并用思想体现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思想,在批判吸收、扬弃的基础上借鉴了其中的有益成分。
  法律规范论思想探析
  法律规范目的论思想。建设美丽中国框架下的立法准则即是要为民众创造和谐的环境,民众期望建立自由、和平和理智的和谐环境,是能够让民众拥有自由的权利。这里所说的自由是在法律规范约束下的自由,法律规范的建立构建了良好的社会运行秩序,从而推动了民众自由环境的构建。当社会民众都在法律规范约束的范围内各项活动时,法律也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达到了立法的目的。
  法律的约束即是要为社会民众创造一个幸福的生活环境,让中国有序发展,让中国人民在国际社会中受到广泛的尊重。立法的目的是为全国人民营造幸福的生活,而不是阶级行使特权的工具。④总而言之,建设美丽中国框架下的法律规范的实施,最终目的是为让全国人民获得幸福的生活。

推荐访问:构架 中国 规范 美丽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