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失衡条件下的中国产业梯度策略探讨


  摘要:国际间的产业梯度转移更替是中国对外贸易失衡的内在原因,而失衡引发的诸多问题则会削弱中国目前的劳动比较优势。本文探讨了通过产业梯度策略来解决失衡问题并保持长期增长的合理性和现实条件,认为中国已经具备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过渡的基础,应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逐步转移至中西部,在避免失业冲击的前提下进行产业梯度升级。
  关键词:世界经济;失衡;比较优势;产业梯度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3-0026-05
  
  目前,世界经济失衡表现为主要国家和区域经常账户收支特别是商品贸易收支严重失衡。其中,中美贸易失衡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失衡的触发机制,具体来说,就是美国出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逆差”,而中国则是“双顺差”。对于中国来说,失衡引发了过多外汇储备、贸易摩擦等诸多问题,并导致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这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潜在因素。
  事实上,世界经济失衡本身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体现。开放使得所有参与贸易的国家都能获利,因为贸易能促进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从而优化要素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增进福利。只要全球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各国的要素禀赋是有差异的,则产业在国家间的转移就是客观必然的,因为资本的逐利本质就是要在全球寻找最优的生产地点和分配中心,以降低成本,实现最大利润。但国际产业转移也会带来贸易流向的显著变化,由跨国公司投资或外包、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完成的制成品大量返销发达国家,由此引发了贸易逆差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移。某些发达国家从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或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如美国,并以其作为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的影响力引发全球的经济失衡。
  潘悦认为20世纪末期的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是造成当今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特征是产业内贸易替代产业间贸易占据了主导地位,加工贸易成为多数国家的一般贸易形态。但贸易顺逆差的原有内涵和经济意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以国界划分的贸易逆差或顺差已经不能真实地反映各国的贸易平衡状况和产业竞争力状况,更不能准确地衡量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得失。陈凤英也有同样观点,指出失衡的始作俑者为全球化的推动者跨国公司。生产国际化使失衡现象被放大,逆差与顺差被混淆,赢家与输家关系被颠倒。
  本文从上述观点出发,首先论证对于中国而言,20世纪末的大规模产业转移是否确实是对外贸易失衡的主导原因,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找到能够解决失衡带来的问题同时不损害进出口和整体经济长期增长的合适途径。
  
  一、国际产业梯度转移是贸易失衡的内在原因
  
  统计数字显示,1993年中国对美贸易开始由逆差转为顺差,此后顺差从1993年的62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708.60亿美元,增长了27倍多,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3%(见表1所示)。
  
  然而,在中美贸易失衡这个问题上,笔者注意到,美国的贸易逆差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而对中国的逆差则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之前美国在亚洲的主要贸易逆差国是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这些国家和地区在80—90年代陆续进行产业结构的完善和调整,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从而改善了贸易失衡的状况。产业转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发生了转移,不再倾向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往来中主要表现为加工贸易,容易引起长期失衡和贸易摩擦。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迅速扩大,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逆差也在扩大。这说明,日韩等国家或地区通过产业梯度升级,将导致顺差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移到中国,从而使中国成为对美贸易顺差的转嫁体。从图2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加工贸易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逐渐增长,从不到10%迅速增长到40%以上。而这正是亚洲新兴工业国进行产业更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的一个时期。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虽然中国通过加工贸易的形式取得了较快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保持了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加工贸易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外在表现,和中国的贸易失衡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图3显示,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增长和加工贸易的发展趋势相互吻合,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两者的增长速度同时开始加快,从2000—2007年,总额大约都翻了两番。
  
  
  二、解决失衡问题的合理选择——产业梯度升级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由最初的调剂余缺演变为关乎经济命脉的增长发动机,并逐渐由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向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方向转化。目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最明显的比较优势仍然是丰富的劳动力和随之而来的低廉制造成本。这一比较优势决定了中国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采取了低端制成品和加工贸易的方式。然而,在长期顺差的贸易失衡条件下,保持现有比较优势,继续发挥出口的发动机作用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以初级制成品为主的出口结构导致中国的贸易条件日益恶化。贸易条件定义为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按国际惯例主要分为三种: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其中价格贸易条件①最为普遍接受,所以本文采用这一指标来衡量中国的贸易状况。从表2中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的贸易条件不断趋向恶化。尽管对美贸易顺差飞速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也不断扩大,给经济增长和就业带来了较大贡献,但是贸易利益主要被贸易伙伴国获得。这说明,加工贸易的增长方式在导致失衡的同时,也为中国未来的经济长期平稳发展埋下了隐患。
  其次,贸易失衡的现状迫使中国进行人民币汇率调整,这将在较大程度上削弱出口商品的成本优势,导致贸易条件恶化。从历史上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纷纷采取货币贬值措施,而人民币保持币值不变,这就导致了实际上的成本劣势,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尤为不利。从表2中可以看到,中国的贸易条件在1997年以后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当时,贸易条件恶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并不明显,一方面是因为出口量持续扩大,使得贸易收入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而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从而使中国具备了较为良好的外部贸易环境。但是自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了较大幅度的升值,这将从根本上削弱中国对外贸易赖以生存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由此可见,如果中国继续保持上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所形成的加工贸易的进出口模式,继续按照静态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到国际分工

推荐访问:梯度 条件下 世界经济 失衡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