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凯恩斯宏观经济伦理思想的逻辑进路


  摘 要:作为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6.5--1946.4.21)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代表性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也成为影响整个西方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界的重要文本之一。随着对凯恩斯思想的深入研究,西方学界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他的宏观经济思想,而且开始进一步从哲学、伦理学以及政治学等不同角度来解读其思想体系。本文试图从经济伦理的视角,以《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文本,来探讨凯恩斯宏观经济伦理思想的逻辑进路。
  关键词:凯恩斯 宏观经济 伦理思想
  1929年,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凯恩斯亲身见证并直接参与了旨在恢复西方经济的有关事务。面对经济大危机,恪守传统理念的经济家们无法解释其产生的原因,更不能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凯恩斯虽然直接师承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但是他在这个历史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危机造成的失业和生产过剩等问题,反思和批判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该体系从解决就业问题入手,以有效需求原理为核心,在分析了影响国民收入的诸多要素的基础上,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货币数量甚至投资社会化等手段干预经济活动,来解决“非自愿失业”等经济危机带来的问题。
  一、基于有效需求原理的经济学分析
  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前两编,凯恩斯主要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和均衡理论,提出有效需求原理,然后详细阐述了有关数量分析的衡量单位,预期在这种分析中的作用以及收入的概念。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学的失业理论是建立在两个假设前提之上的:1、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2、当就业量既定时,工资的效用等于该就业量时的边际负效用。根据这两个前提,失业就只有两种情况,即“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前者指就业者在一个不完善的动态社会中,由于工作调整而造成的失业;后者则是由于法律、习俗以及工会的阻扰,人们拒绝接受低工资(虽然这种工资等于其边际生产率的产品价值)而造成的失业。简言之,在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中,真正的失业是不存在的,经济危机中的失业者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客观或者主观因素而造成的。所以马歇尔的继承者庇古教授完全无视大量失业者食不果腹的悲惨境遇,居然提出削减工资的应对措施。针对这种背离人道乃至是荒谬的解决办法,凯恩斯指出,美国经济大萧条出现的失业显然不是因为拒绝削减货币工资而造成的“自愿失业”,事实上,当时许多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却找不到工作。而且工会对货币工资的要求结果往往只是影响实际工资在不同劳动者集体之间的分配份额,而不会影响具体就业者的平均实际工资。所以,凯恩斯提出了“非自愿失业”的概念。他认为古典经济学的充分就业理论只是一种理想状态,“非自愿失业”是现实存在的。然后,针对经济危机出现的生产过剩问题,凯恩斯进一步分析了古典经济学的均衡理论,即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这就意味着在产量和就业的任何水平,总需求的价格都会等于总供给价格。他认为这种供求均衡只是一种在《鲁滨逊漂流记》之中才可能存在的幻像。在此基础上,他提出自己的有效需求理论。他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的交点,而这个交点代表着有效需求。有效需求随着这两个函数变化而产生无数个均衡值,这就表明就业量具有不确定性,充分就业只是在某种特殊条件下才会出现有效需求的某个均衡值上。在凯恩斯看来,某个社会的总产量、国民收入和就业量就短期而言是等同的。所以,在第二编,凯恩斯详细阐述了从宏观角度进行经济分析所必要的衡量单位:涉及就业量的劳动单位和代表工资的工资单位,即E=N·W。他还分析了短期预期和长期预期对就业量的影响。最后,他确定了收入、储蓄和投资的定义。
  二、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的交点
  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学已经关注了供给函数,却忽视了对需求函数的研究。于是,在接下来的两编里,凯恩斯主要对决定需求函数的两种总量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总需求函数反映了既定就业量与该就业量预期能实现的“买价”之间的关系。而在就业量处于既定水平时,社会的消费与投资总量共同来决定这一“卖价”。凯恩斯把决定消费总量的因素定义为消费倾向。他认为影响消费倾向的原因分为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客观因素包括工资单位的改变、收入与净收入之间的差额的改变、在计算净收入时没有计入的资本价值的意外变动、对时间折算的贴现率的改变、财政政策的改变以及人们改变其对现在和将来的收入水平的差距的期望等六个因素。在这几个因素之中,除了工资单位可能会有较大改变之外,消费倾向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函数,人们往往会遵循一条基本的心理规律:一般情况下,人们消费的增加往往会少于收入的增加。这就是说,在收入(就业量)增加时,人们并不会把所有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除非投资量增加,否则会导致收入(就业量) 的减少。凯恩斯把影响消费倾向的主观因素归结为谨慎、远虑、筹划、改善、独立、进取、骄傲和贪婪等八个个人动机和进取动机、流动性动机、改善动机以及财务上的谨慎动机等四个诸如政府,企业等经济体的心理动机。在他看来,这些动机的强弱很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社会的体制,取决于宗教习俗、伦理规范等社会结构背景,这种动机的变动是非常迟缓的。所以,改变消费倾向主要将取决于以工资单位为衡量单位的收入多寡和利息率的调整。凯恩斯把影响投资总量的因素归结为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而资本边际效率取决于资本的预期收益和市场价格,利息率则取决于货币数量和流动性偏好。在他看来,预期收益取决于投资者的信心状态和投资环境的信用状态,而市场价格在取决于预期收益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利息率是人们在一个特定期间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利息率下降,人们愿意持有的现金量就会超过货币的供给量,这样一来,货币数量也成为影响利息率的另一个因素。流动性偏好取决于交易动机、谨慎动机以及投机动机。而投机动机往往会对货币数量具有较大的吸收能力,从而具有稳定利息率的作用。所以,凯恩斯认为,利息率是一个高度心理作用的现象,长期而言,主要取决于社会陈规,也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凯恩斯对古典经济学的利息理论进行了批判。古典经济学把利息率看成是促使投资需求与储蓄愿望保持均衡的因素,认为在市场作用下,利息率会自然处于投资与储蓄的平衡点上。但凯恩斯认为,投资与储蓄是经济制度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它们的决定因素是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由于这三大因素很难达到恰好促使消费与投资总额能够保证充分就业的平衡点,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最后,凯恩斯考察了资本、利息和货币的性质。他认为,储蓄是人们持有资本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储蓄仅仅代表得到一种能够在任何时间消费任何物品的能力,个人进行储蓄并导致将来的消费,仅仅意味着取消了当前的消费,只有消费才是使得就业存在的惟一理由。资本必须在长期中被保持足够稀缺的程度,以便使其边际效率在资本的寿命期间至少等于利息率的水平,而利息率则由心理状态以及社会的组织与结构所决定。
  三、就业量和以工资单位衡量的有效需求具有唯一的相关关系
  在最后两编,凯恩斯详细分析了改变货币工资之后的影响,庇古教授的《失业论》,就业函数,价格论,经济周期,重商主义,禁止高利贷法,加印货币,消费不足论以及本书可能引起的社会哲学问题。古典经济学认为货币工资的减少会降低产品价格,刺激需求,增加产量和就业。但凯恩斯认为,就业量和以工资单位衡量的有效需求具有唯一的相关关系。在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不变的条件下,有效需求也不可能发生变化。接着,他分析了货币工资对影响有效需求的三个因素的影响:减少货币工资会降低价格,引起实际收入的再分配,即转入报酬未变的生产要素或食利者手中,转移到前者肯定会降低消费倾向,而转移到后者则极可能降低消费倾向;在开放经济制度下,相对于外国货币工资的减少有利于投资,增加外贸顺差,但也可能会使贸易条件恶化;如果货币工资减少是为了将来的增加,则会同时有利于投资和消费,如果是预示将来的进一步减少,则会推迟投资和消费;工资总额减少会降低流动性偏好,从而降低利息率,有利于投资。货币工资的减少会遭到就业者的强烈抵制,影响企业家的预期,不利于投资。所以,凯恩斯认为,在具体行业中,工资具有一定程度的伸缩性是有利于就业者向兴旺行业转移的,但是,货币工资的整体水平应该尽可能地通过调控货币数量,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一切生产要素的(以货币为单位的)报酬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是合乎社会正义和经济利益的。在对庇古教授的失业论进行批判之后,凯恩斯转入对就业函数的阐述。就业函数表示以工資单位来衡量的有效需求与就业量之间的关系。随着有效需求的增加,就业量会增加,当超过充分就业水平时,货币工资就会上涨,价格水平也会抬高,从而出现通货膨胀。凯恩斯随后对经济周期进行了分析,认为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是造成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会导致利息率上升,投资信心下降,降低消费倾向,减少就业量。他认为解决经济萧条的最佳手段是通过收入再分配或其他方法来提高消费倾向,从而保证维持一定水平的就业量所需要的投资量。
  作者简介:林茂申,男,中央党校伦理学硕士,现任当代贵州杂志社新闻中心主任,主任记者。裴圣军,男,中央党校伦理学博士,现任贵州中医药大学教师。

推荐访问:进路 凯恩斯 宏观经济 伦理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