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现状耕作模式的耕地资源可持续性探讨


  摘要:耕地资源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经济增长的基础,近些年来,土地整治等项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耕地质量等级和粮食产量,然而,目前大部分的耕地还是依靠农民采取的“大水大肥”耕作模式在短期内提高了产量,而该种植模式获得的高产很难一直持续。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研究对开鲁县的耕作模式的变化及其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并对耕地质量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土地整治 灌溉 耕地质量
  引言
  我国耕地面积有20亿亩,数量虽大但质量水平不高,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土地整治项目,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改良土地及农用地各类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使农民增产增收,也极大促进了农民的耕作积极性,使农民投入更多精力,对耕地质量保护和粮食生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据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土地整治项目区新增耕地达到98万亩,新增耕地率平均超过9%;粮食亩产量平均提高100公斤以上,粮食生产能力平均提高20%以上。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产量连续十年取得丰收,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是最大推手。
  为了研究开鲁县耕地质量变化情况,笔者团队于2014年8月赴开鲁县进行耕地质量外业调研,采集了大量耕地质量信息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探访农民耕作情况。总结发现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粮食增产显著,但大水大肥的耕作模式无法持久保持,农民用水用肥浪费,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背道而驰,该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解决。
  1 工程建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开鲁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辽市西部。属西辽河冲积平原腹地,平均海拔241米,地处东经120°25′~121°52′、北纬43°16′~44°09′区间,总面积达4,35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334.3mm,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200~1400mm(E601)之间。
  开鲁县年降水量低,蒸发量高,干旱是影响产量的决定性因素,经过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新增、整修机井工程,弥补了开鲁县气候干旱的影响,水量完全能保证作物需求,增产效果显著。
  开鲁县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产粮大县,也是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之一,该区耕地质量严重关系着县区乃至自治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开鲁县的耕地质量保护很受重视。2005年至2009年开鲁县已完成8个土地整理项目,规模达到5,671.90公顷。全部采用机电井取水,低压管道灌溉。其中,新增耕地为283.73公顷,整体新增耕地率约为5.0%。在整治项目实施后,粮食亩产量平均提高100公斤以上,粮食生产能力平均提高20%以上,耕地质量提高1~2个等别。此外,土地整治还调动了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提高了土地利用系数,使农业生产成本平均降低15%以上。根据《开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年)》,开鲁县2009~2020年规划土地整治总规模152,057.77公顷,其中农用地整理规模为87,974.10公顷,土地复垦规模1,680.29公顷,土地开发规模61,431.38公顷。
  通过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农民对土地投入与产出结构,进而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有助于促进全县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同时,土地整治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可有效减少当地农村过剩劳动力的闲置。此外,农田水利设施及农村交通设施的配套完善,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便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进而增加农业的利润空间。
  通过土地整治和标准农田建设,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促进田间工程配套完善,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高效农业提供基础支撑,通过土地集中提高规模经营和产业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保障粮食生产能力。
  2 大水大肥耕作模式无法持续
  2.1地下水位下降严重
  经过对开鲁县的外业调研发现,开鲁县机井覆盖率大,灌溉保证率较高,基本上所有耕地都有配套灌溉设施,自1999年西辽河断流后,灌溉取地表水量逐年减少,至2007年,开鲁县灌溉用水的地表水取水量为零,全部采用地下水灌溉。灌溉方式以渠灌、管灌居多,虽然建设许多节水灌溉项目,但由于各方原因,节水灌溉方式的采用率很低,每年用于农业灌溉的用水量占95%以上,用水浪费现象严重,再加上开鲁县降水量低,蒸发量高,致使地下水位逐年大幅度下降。
  根据通辽市水文勘测局提供的开鲁县地下水位埋深数据统计分析可知,本区以大气降水、融冻水及凝结水为主要补给来源。水位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地下水位下降主要受开采的影响,水位恢复受降雨人渗的影响。
  地下水埋深八十年代初主要在2m~4m之间,90年代末开始向4m~8m之间转移,2010年以后开始达到8m以下。年降雨量1980~1998年间只有3年在250mm以下,其中有12年在340mm以上,1998年降雨量最多为559.3mm,西辽河常年过水。1999年以后西辽河断流,进入枯水期,降雨、河水补给作用减弱,河道补给地下水逐年减少,致使地下水水位显著下降;加之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用水的大幅度增加,局部产生超采,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许多农户表示八十年代打的老井已经不出水了,地下水位每年能下降70cm~80cm。农民对地下水位的下降可能带来的威胁清楚明了,然而为了保证当前的粮食收成,只能通过大量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平常年份种一季玉米需灌水8~10次,干旱年份要灌水10次以上,该种耕种模式实在令人担忧。
  2.2化肥流失情况严重
  如今,随着所谓科技的发展,化肥已经彻底取代了传统农家肥,种地过分依赖化肥,造成化肥用量居高不下。“用水量越大,用肥越多,收成越好”的想法已经在许多农民心中根深蒂固。然而,化肥利用率受施肥量、施肥种类、土壤特性、作物品种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地方氮肥的利用率在20%~50%,磷肥的利用率在10%~30%,利用率很低,过量施用化肥,不仅增加农业的生产成本,还使土壤负担过重,产生土地“越种越瘦”的现象。
  经调查,开鲁县绝大多数的农民对化肥的施用没有针对性,施什么肥、施多少肥全凭经验,经计算,开鲁县化肥平均用量达50公斤/亩,严重高于国际化肥安全上限。而这种大剂量的施用化肥,作物无法全部吸收,大部分化肥流失在土中,导致化肥利用率低下,容易造成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初衷。
  3 结论与建议
  如若一直采用这种“大水大肥”的耕作模式,耕地质量的提升也只是暂时现象,土地必然“越种越瘦”,对此,笔者简单总结几点建议:
  (1)增加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高效节水灌溉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在0.85以上,利用率远高于目前农民实施的管灌及漫灌。开鲁县耕地多为砂质土壤,尤其适合采取喷灌、滴灌等模式。但节水灌溉设施投入较高,建议国家能够为推广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项目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或研发更经济节约的灌溉设施。
  (2)合理安排灌溉周期,严格控制灌水定额。目前农民的盲目灌溉是水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建议推广灌溉技术标准,控制灌溉用水量,既保证作物需水又能合理减少水资源浪费。
  (3)针对化肥利用率低,用肥浪费,国家应严格限制农民化肥施用量,采取合理方式推广养地思想,调节产量与化肥施用量的关系。并每年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农民有针对性的施肥。
  (4)推进退耕还草,减少资源过度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内蒙古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达到一定效果,然而受自然气候影响,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还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力度。
  (5)加快耕地质量监测工作进程,严格按照国土部要求进行耕地质量逐年监测,严格监控和保护耕地质量,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并对未来耕地质量进行预测,提早进行改善。

推荐访问:耕作 持续性 耕地 探讨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