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精神耀巴山 小康路上谱新曲


   镇巴县是陕南边陲的一个小县,有诗云:“地接巴东万叠山,孤城斗大镇秦关”,3400多平方公里的版图镶嵌在米仓山的东端,大巴山的西部,无论你在县域内任何一个地方,抬头见山,出门是山,满眼都是苍苍茫茫、起伏逶迤的群山。
  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辉煌与落后齐名、富饶与贫穷相伴,既有苦涩的过去,也有着奋进的现在,还有着亟待开发的未来。
  
  红军精神在这里闪光
  
  镇巴县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 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率红军十一、十二师离开鄂豫皖苏区,实行战略转移,12月抵达川陕边境的镇巴县境内,遂分兵三路,一举攻克了通江、南江、巴中,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先后派出部队和地方工作队在镇巴建立党的地方组织和苏维埃政府,1933年2月,红军在赤南青鹤观成立了陕南县委,召开了陕南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发表了《告陕南同胞书》,从此抗日的烽火燃遍陕南川北。先后建立各级党委和苏维埃政府123个,根据地面积998平方公里,游击区903平方公里,组建了20支游击队、18支赤卫军、2个交通站。红四方面军在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两年多时间里,镇巴苏区人民为建立、发展、保卫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参加了数百次战斗,近两千多人参加了红军,383名烈士献出了壮丽的青春.原二炮副司令员符光辉、河南省军区司令员彭辉等许多老将军都是在此期间投身革命的。
  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凝结成的红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镇巴儿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智慧和汗水建设美好的家园。
  
  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变
  
  建国后,尽管党和政府对镇巴进行了一系列扶持,但是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地不分陡缓一概种粮,人不分老少统一上工,农民出工不出力,终年辛劳,却换来的是吃粮靠救济,用钱靠贷款,“左”的思想绳索牢牢地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贫困象影子一般跟在身后,困扰着劳动人民。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改革开放的春风给这偏僻的乡村带来了生机,市场经济大潮冲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生产关系的变革,把本来属于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产品支配权、经营决策权还给了农民,农民真正成了生产的主人。镇巴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自力更生、甘于奉献的精神,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扎实苦干,通过不懈的努力,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国民生产总值达9.53亿元,是1978年3801万元的25倍。
  ——工业总产值是1978年的30倍。
  ——财政收入是1978年的11倍。
  ——粮食总产9.53万吨比1978年增长2.03万吨。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1306元,是1978年的 22.5倍。
  ——公路通村到户里程1848公里,是1978年的4.76倍。
  ——农村通电率达100%。
  ——电视入户率达95%以上。
  ——以红军文化为题材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空前活跃,一大批作者、作品频频获奖。
  这几组数据再现了巴山儿女奋进的足迹,凝聚了镇巴人民创业的心血,勾勒出了一幅老区巨变的画图。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镇巴县立足县情,准确定位,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着力点,以做大做强“两园两业”(桑园、茶园、畜牧业、药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近年来,全县新建和改良茶园1.59万亩,桑园1.21万亩,生产的秦巴雾毫、秦巴绿茶、秦巴毛尖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被陕西省茶叶协会评定为推荐产品。同时抢抓陕南发展中药产业的机遇,加快中药材基地建设,按照GAP规范化种植标准,发展大黄、柴胡、金银花等中药材,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5万亩。在畜牧业生产方面,重点突出规模养殖、畜禽防疫、品种改良、饲草基地建设,目前已发展规模养殖户2626户,猪、牛、羊的饲养量达到76.96万头(只),畜牧产业稳步发展壮大。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了水保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洪以及水毁修复等工程的实施,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0平方公里.建设“四田”面积4.6万亩,建成人畜饮水工程125处,解决了5.76万人的饮水困难,土地复垦 6734亩,“长治”七期工程全面实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 1.99万亩,全面通过中、省核查验收,全县87万亩森林得到有效保护。并且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首要任务来抓,累计实施重点村建设项53个,扶贫移民12749人,代赈移民1860人,累计完成世行项目投资12692万元,顺利通过国家和世行官员的检查验收,其典型事迹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镇巴县还结合县情,大力发展壮大劳务输出经济,着力打造劳务品牌,使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转移,他们北上京都,南下闽粤务工,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技术,增长了才智,不少人从打工仔到大老板,有的成了赫赫有名的企业家,同时他们致富不忘家乡,投资兴建各类公益事业,为家乡人民造福。近年来全县共输出劳务21.9万人次,创收10亿多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 4417元,被省政府授予“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先进县”称号。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镇巴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远离大中城市,信息相对闭塞,为了改善区位劣势,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改革开放,全面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努力营造“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牢固树立“你赚钱我发展”的新理念,以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弥补区位劣势和基础条件差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实现借力、借势、借机发展,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招商引资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县实施引资项目 47个,年均递增 20%,是“九五”期间的3.2倍。先后借助外力盘活了县煤矿、简池煤矿、仁村煤矿、渔渡煤矿,按照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引资开发、规模发展的原则,培育壮大石材产业,使县域内的大理石、花岗石、沙岩石、板石等得到了有效开发,尤其是观音板石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成为创汇的拳头产品。同时,还建起了一批工业企业,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基础设施建道进一步加强。始终坚持把抓项目作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县的第一要务,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变化和投资方向,有的放矢地筛选、论证、储备、申报、争取项目。近年来,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4.4亿元,较“九五”增长10.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14.7%,实施重点项 50个,完成投资7.5亿元,先后实施了县城过境段二级路新建、铁路二级路改建、210国道整治及镇通路改建等重点工程,建成了一批与公路匹配的桥梁,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848公里,公路通村率达89.6%,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加快水电事业发展,建成了纳溪河、洞沟河、捞旗河水电站,完成了松树、渔洞河电站技改,小南海、小河和观音35千伏变电站正在加快建设,农村电气化建设和二期农网改造顺利通过了省政府验收,村通电率达100%,户通电率96%,“十五”期间以交通、电力、广电、通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质和量的飞跃,缓解了瓶颈制约,有力地支撑和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狠抓了城市建设,认真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充分挖掘红军文化资源,以培育大生态旅游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县城“一河两岸三带”山水园林观光城市定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文为魂的城市经营理念,整合资源,着力打造竹、林、水特色鲜明,山、水、桥相映成趣,路、城、人品位提升,人文民俗魅力独特的山水园林观光城市,奋力实施城市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文化工程,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拆除旧房3.5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楼5.2万平方米,新建各类房屋20万平方米,改造了城区道路15.4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5.1万平方米,先后建起了两道拦河翻板闸、锦源广场、宏门广场、锦源湖、量心桥、文化健身园、文化长廊、城北花园、安居大桥,实施了县城周边千亩竹林建设,红军雕塑广场、金叶大酒店等一大批新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山水园林观光城市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5年被省政府授予“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坚持扶优扶强、技新扶特,不断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通过对煤炭行业、水泥建材、水力发电等企业实施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和发展后劲。先后投入资金5130万元,对一批工业企业实施了技改和产业升级,建成了黄姜皂素、双烯酸酮、特种纸业生产线,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和发展后劲明显提升。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工业支柱产业,巩固和完善煤炭行业统管成果,积极推行集约化经营,整合边角煤炭资源,引资开发,按照产业化方向,系统整合县域内各种优质石材资源,超前培育壮大石材产业,以煤炭和水电为主的能源产业、石材、锰矿和水泥为主的资源共享产业,以黄姜皂素和双烯醇酮及特种纸业为主的新兴产业为县域工业支柱。“十五”期间全县工业总产值增幅10%,在大力整顿经济秩序积极推行现代营销方式,品牌店、专卖店、连锁店、电子商务、超市、商场、宾馆、 文化娱乐、通讯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涌现,经营档次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
   红军走过的镇巴,虽然是一个经济小县、财政穷县,但又是一个资源大县、文化强县,有党和政府的领导和老区人民的不懈努力,老区精神将会在镇巴发扬光大,老区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中共镇巴县委史志办公室)

推荐访问:红军 小康 巴山 路上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