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别康桥 徐志摩《再别康桥》留下的一个“谜”

     2009年2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向师生们作了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中央电视台在现场直播之前播放了《徐志摩与〈再别康桥〉》的短片,同日,央视戏曲频道播出了以徐志摩生平为剧情的现代越剧《西天的云彩》,其中有“再别康桥”一场戏。
  
  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游学英国,在伦敦的剑桥大学读书。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回国的轮船上写下一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八十年来,“康桥”成为无数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美丽到极致的梦境,一代代人吟着这首诗度过了他们的青春期。然而,诗人悄悄地离去,却留给人间一个“康桥之谜”。
  康桥(Cambridge),一般人都会译作剑桥,只有在诗人徐志摩的笔下才译成“康桥”,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剑桥大学位于伦敦北面五十公里以外的剑桥镇,一条曲折蜿蜒的小河叫“康河”,河水碧绿,两岸金柳倒映,绿草茵茵。河流在镇内兜了一个弧形大圈,从剑桥大学城穿过,在几个最有名气的学院里进进出出。康河上共有十三座桥,这些“康桥”,每一座都那么美,都有自己的故事,其中以数学桥、格蕾桥和叹息桥最为著名。当年在康河的柔波里,徐志摩如鱼得水,开始了新的生活。
  那么,在徐志摩诗中他“再别”的究竟是哪一座“康桥”呢?
  最早提出这个话题的是一位英国人,名叫罗勃逊。罗勃逊爵士早年跟徐志摩同学,后来在国王学院担任院士。20世纪70年代,他发表了一篇回忆徐志摩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林徽因特别喜欢剑河上的一座桥,至于哪座桥我记不得了。徐志摩每天都陪林在桥上散步,学生们只要看到他们两人在桥上,就宁可绕路也不忍心走过去,生怕打扰了他们。后来林回国了,徐志摩不久就写出了《再别康桥》这首诗。”这篇文章一发表,让人们开始相信徐志摩的“康桥”是有所指的了。
  作为当年的同学,他的话是最可靠的,然而,一句“哪座桥我记不得了”,让“康桥”成了一个不解的谜团。
  1979年,徐志摩的学生梁锡华所著的《徐志摩新传》问世,书中首次披露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在他的考证下,数学桥是徐志摩的“康桥”。因为数学桥边那长满青苔的石屋以及在春天里悄悄开放的蔷薇花,正是徐志摩在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里描述的场景,“每当黄昏时分,便和徽因伫立桥边,听教堂钟声撞入心扉”的感觉,只有在数学桥上才能体会到。
  数学桥是一座木结构桥,位于王后学院内,桥的一边就连着王后学院的房屋。虽然看上去不起眼,但它却大名鼎鼎。相传,这座桥是牛顿运用数学和力学原理设计建造的,整座桥上没有使用一颗钉子,堪称奇迹,所以人们又称它“牛顿桥”。牛顿的学生们认为:这老师能做成的事,学生没有理由做不到。于是,这些好奇的学子们就把整座桥拆下来,想看个究竟。谁知拆了之后再也恢复不了原样,连校方也无能为力。最后,他们不得不用钉子来固定,才重新将木桥架起来。这个故事自然不是真的,可是这座桥因此而名声大振。
  当年,曾经在王后学院读博士的台湾学者陈亚齐并不赞同梁锡华之说,他撰文说:“徐志摩再别的是哪座桥本来并不是个问题,因为一般都认为诗里的康桥是整个剑桥的泛指,可以说是这座著名大学,也可以说是剑河上的桥。说它是数学桥行,说它是拜伦桥、三一桥未必不可以……”
  
  此话一出,引起众多大陆学者的共鸣。二十多年间,描写徐志摩生平的传记文学出版了不下百本,其中“康桥结缘”一章是少不得的。于是,罗勃逊爵士那句“哪座桥我记不得了”的话,给作家们的描写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宋益乔、傅光明、刘小波描述的“康桥”是位于克莱尔学院的格蕾桥,徐志摩称它是“怯怜怜的一座三环洞的小桥”。这座桥是一座带护栏的三孔石桥,建于1639年,是康河上最古老的桥。两边的护栏上各有七个石球,两边相互对称,只是左边护栏上倒数第二个球的后部被整齐地切掉了一个十五度的角。据说,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造完这座桥之后,学院仅仅付给他十五便士的设计费。气愤之下,他将那个石球切掉了与十五便士对应的十五度角,从而永远留下了这个缺口。正是由于这个缺陷,才成就了这座桥像断臂维纳斯那样的缺憾美。
  顾永棣、张彦林、乐齐、若凡等作家将国王学院的拜伦桥视作“康桥”,因为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的描述,与拜伦桥对上号的情景最多,如牛奶车的铃声、近村晚钟、桥畔大榆树和草坪等。据说1999年《人间四月天》摄制组在剑桥拍摄时,导演一时没了方向,哪座桥边都有金柳,哪处康河都可以“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哪座桥上似乎都留有徐志摩和林徽因的影子,何处是“康桥”?最后摄制组选择了拜伦桥,理由是徐志摩曾在国王学院读书,而林徽因就住在学院,他们每天都会走过拜伦桥。
  与之契合,1996年出版的《一代才女林徽因》(林杉著)书里描写徐、林两人在拜伦桥相会的一段情景:“当他们踩着泼洒下来的月光和雾,静静地在康河岸边漫步时,徽因耳边响起了波浪一样的话语:‘徽因,在这样的时候,你最想干的一件事是什么?’她微笑不语,伸手摘下一片柳叶,轻轻地衔在嘴上。”
  有徐志摩研究“老黄牛”之称的海宁籍作家顾永棣认为,徐志摩诗中的“康桥”是拜伦桥,依据是最充分的,因为有他自己的描述,有林徽因的回忆,还有当年同学的叙说。在这里,徐志摩接受了文学洗礼,开始步入文学殿堂;也是在这里,徐志摩遇见了林徽因。
  赵遐秋、刘炎生分别著有《徐志摩传》、《徐志摩评传》,其中描写的“康桥”不仅包括了拜伦桥、数学桥,还有别人很少提到的三一桥,因为桥侧有牛顿发现地心吸力原理的那棵苹果树,牛顿曾是剑桥三一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又当了剑桥的数学教授。徐志摩所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就是因为受了苹果树的感化。
  
  2008年7月,为纪念《再别康桥》发表八十周年,剑桥大学在国王学院后园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诗碑,上面刻录了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名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置刻者江・西蒙肯定地说,徐志摩是在国王学院的后园创作这首诗的,诗中“河畔的金柳”抒写的正是国王学院康桥边上的柳树。徐志摩在这里读了济慈和雪莱的诗歌,才开始写诗的。
  这块诗碑上没有英文,是专为懂中文的人们而立,似乎是一块“康桥”的指示牌。
  作家们笔下的“康桥”特有灵性,让人陶醉。当年,徐志摩在“康桥”吟诗作文,可惜没有留下一张以此为背景的照片,他的“康桥日记”(即留英日记)也随着经手人林徽因、凌叔华、胡适的相继离世而不知何处。尽管作家们别出心裁各有描绘,但是,寻找徐志摩的“康桥”,仍然成为徐志摩迷们的一个有趣话题,更成了中国人游剑桥的一个经典项目,就连剑桥的中国留学生们,多少年来竟也在为哪座桥是徐志摩的“康桥”而争执不断。
  进入2009年,“康桥”突然显露新姿。
  2009年2月初,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剑桥大学,中央电视台随行前往拍摄短片,偶然间在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发现了徐志摩的一封信和英国学者理查德的书稿。
  信是徐志摩写给印度诗圣泰戈尔的。信中提起了他在剑桥的生活情景,他说他“每天要从‘国王’走到圣约翰,在叹息桥上叹息事态纷争,有时一个人去有时则陪别人去……”
  这个“别人”是谁?理查德的书稿恰恰给予印证。
  汉学家理查德早年在剑桥大学东方学系担任过教授,他花了五年时间,将他当年的研究论文写成了一本名为《徐志摩英伦趣事》的书。书中写道:“在剑桥的日子里,徐志摩整天幻想着和林徽因的美丽生活。他与她常在叹息桥上散步,他对林说,你我融化在了这康河里,所以这康河才是美的。而在林回国后,徐竟一天都呆不下去了,据说这也是他在剑桥只旁听了一年的缘故……”
  在康河所有的桥中,圣约翰学院的那座叹息桥是最为精美的,连维多利亚女王都曾为这座桥深深折服,赞叹不已。叹息桥是仿照威尼斯的风格于1831年建成的。有关它的故事,流传着不同的版本。有人说它是“失意桥”,以往许多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来此流泪叹息,有的从桥上跳进剑河自尽;有人说它是“失恋桥”,一些情场失恋者常来桥上叹息,想不通时就一头栽进河里,当年拜伦因失宠于勃伦特公爵夫人就曾从这座桥上跳进河里,幸亏一个船工路过将其救起。后来,学院请匠人将桥的四周封起,便成了如今这样的廊桥样式……
  
  啊,这是一座多么有情有义、让人叹息的“康桥”!
  据此,《徐志摩传奇》作者顾永棣认为,徐志摩“再别康桥”最有可能的就是这座叹息桥了,似乎《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与林徽因分手失恋后的一声叹息。只有在这座桥上,徐志摩才会抒发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失意,由此而生出怅然的忧伤心结,诗句里才会蕴藏着对林徽因的无奈的不舍情缘。
  尽管如此,笔者仍在期待着。几年前,现居美国的徐志摩的孙子徐善曾回故乡海宁时,说准备撰写祖父,且手上还握有徐志摩尚未面世的材料。笔者问他:“是不是徐志摩的康桥日记?”他笑而不答。
  倘若真是这样,“康桥之谜”揭开的那一天也许就不远了。■
  (责任编辑/吕 静)

推荐访问:留下 再别康桥 徐志 徐志摩《再别康桥》留下的一个“谜” 徐志摩再别康桥 徐志摩再别康桥打一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