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两岸共守的情寄 而守其祭祀的解释

  清明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祭祀则通指祭神、祭祖,有祭天、祭祖、公祭之分。   今天的清明祭祀文化,起源我国夏商时期,而真正成为大众祭祀文化的时间,则于春秋战国。传说春秋战国时代,晋文公重耳为躲避祸害,在流亡期间受尽了屈辱,最后只剩下介子推等几个人追随着他。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救了重耳。19年后,重耳执政,对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后忆起此事,心中甚愧,马上差人去请。可是,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但当晋文公来到他家时,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晋文公无奈听信谗言放火烧山,希望大火燃起时介子推会走出来。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熄灭后,仍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并发现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哭拜,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将介子推母子分别安葬于大柳树下。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又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更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并短逢这一天,采用各种祭祀形式来纪念他。
  后来,有的朝代就规定,把扫墓祭祖作为一个法定节日。“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进而纳入到了国家管理的范畴之中,并加以制度化。这样,清明节祭祀,就把生者与逝者的情感纽带联结起来了。
  显然,介子推的忠孝,深受历朝历代中华民众所敬仰。随着后来一些朝代的倡导,清明期间的祭祀活动,渐渐成为整个中国祭祀先祖的风俗习惯。这种祭祀,在代代相延的过程中,被不断注入不同地域的地方风俗,因而就出现了今天清明节祭祀文化的多元形式。尽管多元化,但缅怀祖先、祭奠亡灵、寄托哀思的实质,却没有任何改变。
  时至今日,九州大地公祭活动层出不穷。如黄帝陵祭典(陕西黄陵):黄帝故里中华始祖祭拜大典(河南新郑):祭祀炎帝陵大典(湖南炎陵):太昊伏羲祭典(甘肃天水、河南淮阳):女娲祭典(河北涉县):大禹祭典(浙江绍兴),等等。
  不论是何种公祭、祭祖活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以及所有的炎黄子孙,都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织者、参与者、祭祖者。
  祭拜先祖,乃吾炎黄子孙之共守情寄。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