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之民主观流变史解读]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摘要】本文指出《新青年》所宣扬的“民主”并非一个内涵明确的概念,它至少经过了五次虽有关联但却并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界定。这种民主理念的流变反映了《新青年》及其背后知识分子理性与非理性间的彷徨。这对新闻的影响是巨大的。
  【关键词】《新青年》 民主 彷徨 理性
  
  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青年》占据着重要地位。它的功绩不在于“新闻”本身,而在于“民主”和“科学”等新思想的宣传。方汉奇先生认为,《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着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文化发起猛烈攻击,唤起了整整一代青年的觉醒,在思想文化史和新闻事业史上都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1]《新青年》所宣扬的“民主”涵义是什么?学界道出了“民主”的影响,具体涵义却语焉不详。笔者以为,《新青年》的民主观并非一个静态的概念,它至少经过了下述五次流变。
  
  一
  
  第一种诠释,见《新青年》的前身《青年杂志》第一卷,“民主”被界定为“人权”、“平等”,即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在创刊号上,并未明确提出“科学与民主”的口号,当时的主张是欲使中国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则应急起直追,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在《新青年》的创办者陈独秀看来,“民主”的涵义之一既是“人权”:“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方刚所能忍受”;[2]并把民主与科学比作一辆车的两只轮子,缺一不可。要求人们驾着这辆战车,向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发起冲击。此外“民主”还含有“平等”之意:“等一人也,各有自主之权,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3]
  第二种诠释,见《青年杂志》第二、三卷,“民主”被界定为“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4]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新青年》在此背景下反对定孔教为国教,“中外学说众矣,何者无益于吾群?即孔教亦非绝无可取之点,惟未可以其伦理学说统一中国人心耳”,[5]强调思想、学术上“百家平等,不尚一尊”。[6]
  第三种诠释,见《新青年》第四、五、六卷,“民主”被界定为代议制制度,并认为该制度适合中国国情。陈独秀论证了若用代议制,更益以联邦制、责任内阁制,民主之制完全适宜于中国。
  第四种诠释,见于《新青年》六卷五号至七卷六号,民主被界定为“民治主义”。陈独秀对民治主义的解释是:由人民直接议定宪法,人人都有直接议决权,执行董事不宜专权久任,注重团体自身生活的实际需要,断绝军人官僚政客的关系,用宪法规定权限,用代议制照宪法的规定执行民意。[7]
  第五种诠释,见于《新青年》八、九卷,先前所倡导的“民主”被视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工具而被否定。在《谈政治》一文中,陈独秀一反往昔,尖锐地批判了代议制度、民治主义等主张,斥责世界上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是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政治、法律等机关,只有被压迫的劳动阶级自己造成新的强力,建立起劳动专政,才可指望将不平等的经济状况除去。[8]1920年,陈独秀在《国庆纪念的价值》一文中称,资本主义时代不过是少数人得着幸福,多数人仍然被压在少数人势力底下,得不着自由与幸福;“全国的教育,舆论,选举,都操在少数的资本家手里,表面上是共和政治,实际上是金力政治,所以共和的自由幸福多数人是没有分的。主张实际的多数幸福,只有社会主义的政治。”[9]至此,“民主”全然发生了转向。
  以上五种诠释之间虽有联系,却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既有理性的成分,又有非理性的成分。《新青年》对“民主”的不同解读,鲜明地表现了新文化运动发动者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彷徨。
  
  二
  
  《新青年》理性与非理性间的彷徨表现之一,即对西方民主从理想化到妖魔化的跳跃。上述五种诠释,前四种几乎都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为坐标。到了第五种诠释时,却变成了他要推翻的对象。
  表现之二,即对“民主”目标与手段的脱节。《新青年》对民主的内涵作了多重诠释,目标虽然明确,实现手段却流于空洞。《新青年》创刊时,即力倡“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决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国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10]但在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上,却没有指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打破家族宗法制的枷锁,如何使人们摆脱愚昧落后的现状,来实现思想和言论的自由。
  表现之三,即民主追求中内发与外铄地位的颠倒。辛亥革命后,中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但是反民主的思想传统依然根深蒂固,致力于推进民主共和的社会中坚力量过于弱小,在此种背景下,《新青年》的“民主”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西方社会为范本的。极为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和图谋振兴中国的感情,使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亟不可待的要从外部寻找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外铄的功能因此压倒了内发的作用。
  
  三
  
  民主制度是西方世界得以迅速强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新青年》对西方民主的引介宣传了多重层次上的民主理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停留在了形式上的投票制、议会制等等,该制度背后的建构方式则忽略了。“此一发展趋向,甚为不幸,因为这些西方信徒行事所依据的信念,虽说会使他们各自的国家较快地模仿并获至西方的若干成就,但是它们亦将阻碍这些国家做出它们各自的独特贡献;更有进者,并不是西方历史发展的所有成就都能够或都应当被移植于其他文化基础之上的;更进一步看,如果人们允许那些受西方影响的地区所生发出来的文明自由生长,而非自上而下地迫使其生长,那么它们就可能以一种更为快捷的方式获至适当的发展形式。如果缺乏自由进化的必要条件,那么不争的是,没有这种精神支援,就绝不可能生成发展出任何有生命的文明。”[11]
  《新青年》理性与非理性间的彷徨即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自身无传统民主资源可用,又试图从外部强行植入民主思想――步入了历史舞台。
  近代中国启蒙运动是在西方文明的强势压力与刺激下产生的,民主理念的产生无传统资源可以利用,带有科学实证性的归纳法自然行不通。《新青年》的民主观实际上是在演绎思维方式下提出的。它以西方文明为“永恒真理”的王国,用这一王国来衡量中国的一切,社会民主制度经由演化而来,而非由理性推理而来。演绎法这种方式,使理性在中国很快陷入了困顿的境地。其一,西方的“永恒真理”王国,经过18、19世纪,早已被证明不是先于一切经验的绝对真理。当《新青年》将这种“理性王国”移植到中国时,不得不设法弥缝“理性王国”的罅隙;其二,中国传统上缺乏“理性王国”生根立足的土壤。詹姆士说,“实践的商业世界,对于政治家、军事家和富于商业精神的人来说,是高度理性的。”[12]但中国并无这种“商业世界”,自然经济与半自然经济亦然占据着支配地位。
  在这种演绎思维下,被视为永恒真理的民主要引入中国必然面对一道难以逾越的现实鸿沟。陈独秀在《新青年》的创刊号上不遗余力地宣扬思想言论自由的思想,在后来的文学革命中,却主张“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13]在理性的呼号无法在民众中获得应和时,《新青年》指出,“中国人民简直是一盘散沙,一堆蠢物,人人怀着狭隘的个人主义,完全没有公共心,坏的更是贪贿卖国,盗公肥私,这种人早已实行了不爱国主义,似不必再进以高论了。”[14]《新青年》改组后进一步宣称:我们唯一的希望,只有希望全国中有良心,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合作起来,早日造成一个名称其实的“开明专制”之局面……[15]先前倡导的建立民主制度逐渐让位于“论什么事若不带点宗教性,恐怕都不能成功……中国改造非经过开明专制的程序不可”,[16]在现实的重压与裹挟之下,这种“民主”已经逐渐流于口号和形式甚至走向自己的对立面了。
  此外,中国民主主义从落地开始,就存在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紧张关系。在以《新青年》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民主主义理念中,民主的目的价值固然是重要的,但如果不作为国家的富强之道,或者不服务于国家的强盛,那么它就缺乏意义和价值的基本前提。“在什么地方价值被看做达到强盛的工具,这些价值就可能会被弄的靠不住,脆弱和畸形了”。[17]到了最后,一些价值观念甚至除去剩下一个名号外整个变得无影无踪。
  
  四
  
  这种转变对新闻界的影响是巨大的。早在《新青年》创办之时,基于对西方民主理想化的认识,力倡思想言论自由。但在五年之后,基于对西方民主的“妖魔化”认识,《新青年》声称:“共和国里当然要尊重舆论,但舆论每每随着多数的或有力的报纸为转移,试问世界各共和国的报纸哪一家不受资本家支配?有几家报纸肯帮多数的贫民说话?资本家制造报馆,报馆制造舆论,试问世界上那一个共和国的舆论不是如此?”[18]《新青年》确实道出了问题的一面,同时却也把西方新闻界在维护民主制度的功绩一并抹杀了。这种思维在中国新闻史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新青年》可以说是其滥觞。
  在创刊号《敬告青年》一文中陈独秀曾说,“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较之想像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步步皆踏实地,不若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进也。”民主制度及新闻事业的进步亦是如此。强行植入外部观念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问题的解决最终须取决于民族思维方式和社会基础的艰难转型。■
  
  注释
  [1]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2卷,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3][10][25],《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卷1号,1915-9-15
  [4][5][6][7][8][9][13][14][15][18],《新青年》2卷4号,1916-12-1;《新青年》2卷6号,1917-2-1;3卷1号,1917-3-1;《新青年》7卷4号,1919-12-1;8卷1号,1920-9-1;8卷3号,1920-10-10;2卷3号,1916-11-1;1卷4号,1915-12-15;9卷3号,1921-7-1;9卷l号,1921-5-1;3卷第3号,1917-5-1;8卷3号,1920-10-10;
  [11][美]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3-4页,三联书店,1997
  12][匈]卢卡奇,《理性的毁灭》,18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16]陈独秀,《答张崧年》,《独秀文存》,820页
  [17][美]许华茨著,《严复与西方》,212页,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推荐访问:流变 新青年 民主 《新青年》之民主观流变史解读 新青年之民主观流变史解读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