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赢无关肤色,亚洲全型备战|无关输赢

  同为高加索人人种的美国白人,在拳击场上不敌东欧白人;同为黑人的肯尼亚出产长跑好手,而西非黑人则擅长短跑;亚洲人的运动特点,正如李宁品牌所总结的――“灵敏、平衡、柔韧、精准”,但当中国选手们将所有乒乓球的世界冠军悉数收归囊中时,日本球手却仍将夺牌作为目标……在醒目的肤色背后,显然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国家和文化原因决定着赛场上的输赢。   在很多人心目中,体育版图被肤色清晰地划分出了阵营:以体能为主的竞技项目中,黑人和白人占据绝对优势;黄种人则主要在侧重技能的竞技项目中取得较好成绩。这样的认识长期以来占据着我们的思维,于是,我国选手在乒乓球、体操等项目上的优势似乎是必然的,而在足球、篮球、田径等项目上的劣势似乎也是必然的,所以,我们不必为前者骄傲,也不必为后者懊恼。   但问题是,体育项目的种族优势,在多大程度上由肤色决定呢?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的好奇心并不亚于芸芸众生。      种族体质决定论      人类学和运动生理指标足以牵起体育和种族之间的红线吗?体质人类学家试图以数据为基础,揭开这些体育项目的种族优势之谜。毫无疑问,运动员个体的竞技成绩显然和体质有关,而体质可以通过若干检测指标来量化,似乎是一个含义确定的研究对象。很多体质人类学家认为,种族之间的多项平均生理指标差别颇大,种族体质正是体育项目中种族优势的重要原因,或者至少是部分地。   新生儿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他们本是一张种族的白纸,被认为是说明种族之间先天体质差异的有利证据。弗里德曼(Freedman)早在2l世纪了。年代就注意到,新生儿的运动力、肌肉弹性、情绪反应存在显著种族差异,而且也无法解释为“胎教”(如果真的存在胎教的话)的影响。例如,相对于高加索和美国人混血新生儿,中国和美国人的混廊新生儿不轻易受噪音和运动的干扰,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刺激和环境,并更快地自我安静下来。   类似的数据大量存在于加拿大科学家菲利普・洛旭庭的《种族、演化和行为――生命历史的远景》一书中。他对不同人种的体质差异做出了总结性的描述:相对于其他人种,黑人的臀部较窄,肩膀较宽,四肢更修长,脂肪更少(我们知道,这些特征都有利于身体的散热)。而相对更多的肌肉则像一匹大排量发动机,为身体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保证。其它数据指出,黑人不仅动力强劲,而且肌肉中的快肌纤维比例更高,这就使得黑人在速度类项目中占据了绝对优势――我们都知道,百米短跑的多数里程都是靠无氧呼吸来提供能量的。   马力强大的肌肉发动机,还需要与之匹配的骨骼变速器。成年的黑人骨骼中的无机质含量更高,平均密度比白人高出一成,因此也更为坚固。当在黑人血液中发现更高浓度的睾丸激素(比白人和黄种人高出3~19%)时,这些全身性的生理特征都变得可以理解了。   众所周知,正是睾丸激素导演了男女两性的分野,它是塑造男性阳刚躯体的总工程师,强硬有力是它的工作作风,它倾向于形成更多的肌肉。类似睾丸激素的合成分子也是早期兴奋剂的主要有效成分,急功近利的运动员们以此来增强体力,提高成绩;同时也加厚自己的声带,摧毁自己和体育的尊严。   如果黑人真的拥有天然的兴奋剂补给,当我们面对自己的糟糕战绩时,似乎可以少些羞愧。不过,黑人的这种先天特质并不在所有运动项目中占优。修长的四肢显然不是举重的最佳体型,长长的四肢需要克服重力做更多的功,虽有高比例的快纤维提供爆发力,却仍旧得不偿失。黑人还存在着一个众所周知的弱项:游泳。黑人很难在游泳项目中出类拔萃,对此,常见的推测是,较大的密度、较少的脂肪,以及较小的胸腔限制了他们在泳池中的表现,在克服浮力和屏气的问题上。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这个解释同样看上去完备而且令人信服――至少到目前为止。   看来,将体育的种族优势解释为体质差异,似乎最为直观,而且也能站得住脚。所以,就算将足球刷上黄色油漆,郑智也不会因此成为英超巨星;就算没有黄色的王后,黄种人也占据了国际象棋的半壁江山,他们甚至还握住了所有的围棋子。      金银牌的偶然性      当种族和体育试图联姻之时,另有人却拿着大剪刀随时准备棒打鸳鸯。后者的证据是,体育成绩上所谓的种群差异,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数据假象迎合了人们的趣味,从而掩盖了真相。   视觉刺激往往比数据更让人印象深刻,直观感受常常排挤掉理性思考,金牌的耀眼光芒足以将理性和冷静拒之千里。体育对数字和纪录的狂热追求,致使人们将胜负无限扩大,哪怕金牌与银牌的差距只有0.01秒。   请暂时忘记金灿灿的荣誉,也暂时让心理学的“晕轮”效应失效,现在让我们来还原这毫秒之差的真正含义。单次竞赛的成绩差别,对于评价一个运动员的真正水平,到底有多大意义?翻开运动员的训练记录簿,你会发现,同一运动员的成绩起伏,远远大过这微不足道的0.01秒。99分和100分的差别固然存在,不过更多的是理想主义上的,而并非学习状况的完全表现。这些微小的组间差异本该淹没在组内数据之间,但我们却对此津津乐道,历史上无数的悲情英雄证明,“唯金牌化”在欠缺理性思考之余,同时损伤了体育的人文精神。   0.01秒的差距,可能源于幸运女神的一个小瞌睡,也可能是肆虐的流感病毒、赛前的一盘沙拉、冲刺时的丝毫松懈、墙角一只不识趣的闪光灯、面对特定对手的心理压力、甚至可能是计时误差……无论如何,这些毫厘之差显然不是评价运动员体质的稳固根基,将由此导致的金银牌作为种族体质差异的证据,更是简单粗暴。      如何正确解读统计数据?      如果说人们对登顶成功之巅的狂热还可以理解的话,一个常用的统计学工具,却不经意间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相关性分析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公式,找寻两组数据是否产生关联。虽然计算公式让人头皮发麻,但电脑是安抚的绝佳梳子。几秒钟就可以整出一份长长报表,最后的相关系数那一栏告诉我们,体育成绩和种族体质之间确实存在相关性。黑人云集的田径场、清一色的自皮肤“飞鱼”、满眼黄色的小球运动……就是抽象数据之外的直观明证。   但很可惜,这个数据引起的误会,远比其提供的有用信息更多。对相关性最常见的认识偏差,在于轻易将其上升到因果关系,如果解释刚好又符合直观印象或已有观念,错误将会更为严重和难以察觉。诚然,当两组数据关联密切时,很可能是因果关系(太阳升降与光照强弱);但也可能是同一事件引起的两个结果(公转周期引起南北半球季节反差);也可能是两个事件共有某些信息(长夜与高犯罪率);甚至可能毫无意义(白天时长与夜晚时长)。   和寻找相关性相比,确定原因往往复杂得多,这需要控制变量进行反复实验。在结果出炉之前,为保险起见,当我们试图将优势项目与种族挂钩时,千万不要忘记审视一番别的可能。而竞技场上的肤色更替现象,似乎为解释体育成绩的种族优势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体育场上的肤色轮回      面对这些枯燥的学理说教,你可能早就不耐烦了,此时你最可能的动作就是,指着百米起跑线上那一长溜的黑色身影大叫“Shut up”!   不过,如果你指着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电视节目,画面恐怕会让你大吃一惊。1960~1984年间的七届奥运会上,100~400米短跑项目的黑人冠军只是稍微过半;而在黑人基普凯特坚守800米世界纪录之前,这个纪录已经被白人保持了十多年。很显然,如果选取不同的统计时段,统计结果将和直观印象就会大相径庭。这不是数学老师的问题,而是因为对数据的不同处理很容易导致不同的结果,况且当这些数据和我们的直观印象有所出入时,很容易造成选择性失明――尤其在偏见已经先入为主、根深蒂固时。   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在中国人崛起之前,乒坛一直是欧洲人的天地;在威廉姆斯姐妹一统网坛的前后,自人仍是网坛的主流;而最具代表性的“肤色轮替”,当数百年来的拳坛变幻。   自约翰逊以后,整个拳坛已经被黑人霸占了整整一百年,这一素材甚至已经作为常识为人所接受。但是,进入21世纪后,白人又开始重掌拳坛帅印。现在的重量级拳王中,拉曼的黑色身影甚至比克里钦科兄弟的博士学位更显另类。WBA重量级冠军瓦卢耶夫更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拳击选手,唐金赞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连续卫冕三次之后才首尝败绩;而胜者也是一名白人选手。白人在拳坛的重新崛起,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潮流。拳击场上的“肤色轮替”,表现在黑人在20世纪初崛起并霸占拳坛,以及本世纪初在东欧白人面前的黯然失色。如果我们的眼光和肤色一般浅薄,难免会心生纳闷,为何同为高加索人种的美国白人,丝毫不见重新崛起于拳坛的迹象?      种族体质决定论摇摇欲坠      如前文提到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常常以黑人四肢修长来分析其善跑的优势和举重之不利,而用密度较大来解释黑人在泳池中的劣势,这些直观的解释可以说是体质人类学上的经典解释。不过现在却需要更多的思考。   20年以前,唐纳Tanner分析了奥运会田径比赛运动员的相对腿长(坐高身高比),发现相对腿长在不同运动项目中差异明显,而参加同类项目的运动员中不存在种族差异;链球和跳高运动员最长,而马拉松、500米、100米和摔跤运动员的相对腿长最短。马拉松名列最后,你吃惊吗?   泳池也并非再是黑人冠军的禁地。早在1988年,苏里南的内斯蒂成为了世界上首位黑人游泳奥运会冠军;雅典奥运会上,津巴布韦的黑人选手考文特里独得三枚游泳奖牌,还包括一面200米仰泳的金牌;靠海的南非选手在泳池中大爆冷门,一举拿下4×100米自由泳接力赛金牌,这也是非洲历史上首枚男子游泳奥运金牌,并且有理由相信这绝对不是最后一枚。   在这些金牌面前,黑人不适合游泳项目的谣言不攻自破,其实在此之前,那些一贯被视作合理的解释数据就已饱受质疑。美国生理学家早就发现,大学生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密度大于同样年龄的大学生(显然和肌肉骨骼的强壮程度有关)。可见,将糟糕的游泳成绩与身体密度挂钩,恐怕难脱主观臆断的嫌疑。苏里南位于加勒比海岸,南非则以好望角出名,内陆国家津巴布韦也有着广阔的水域――这些产生了游泳冠军的国家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众多的非洲国家却连饮水都存在困难――这恐怕才是黑人无法在游泳项目上取得好成绩的真正原因。   正如不同运动专项之间的差异往往掩盖了种族间的平均体型差异一样,同一运动专项也能轻易抹杀种族间莫须有的体质差别。因为同―项目的运动员往往会倾向于某种有利体型,哪怕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肤色和头发。只要注重选拔符合举重体型的运动员,黑人在举重台上大放异彩也并非全无可能,他们需要的只是时间。      社会文化力量胜于肤色      过分关注种族与体育表面上的相关性,极易让我们错过更深层次的原因。鉴于国家和种族之间具有相当的重叠,表面上的种族优势,很可能只是国家优势的一种表象,而后者显然具备更多的社会文化成分。以国家社会因素来解释体坛上的“种族优势”,并不比强调种族体质更难理解――如果不是更有说服力的话。   拳击台上变幻的大王旗,既有肤色、血汗、牙齿的痕迹,背后更是摇曳出经济和文化影子。现代拳击发源于英国,分为业余拳击和职业拳击,虽然竞赛规则迥异,但业余拳击的兴衰却可折射出社会因素在拳击台影响力的变化。   美国一直处在现代拳击的中心地带,1904年的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上,拳击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属于业余拳击)入选(显然有东道主的功劳),44名参赛选手全部都是美国籍。当时美国黑人开始在经济社会领域崭露头角,但在严重的职业歧视面前,贫穷而缺乏教育的黑人青年获得好职位的机会依旧渺茫,风光、奢华、而且相对公平的体育竞技常成了他们改善状况的最佳出路。媒体的报道更是推波助澜,鼓励了更多的黑人青年投身其中。这些也是很多肯尼亚青年踏上长跑之路的原因,不过美国黑人更多地倾向于参与拳击或者是球类运动,事实上,这也是获利最丰的项目――如果他们能够在微乎其微的机会中出人头地的话。   和职业拳壬的肤色轮替几乎同步,也是整整一百年后,在雅典奥运会上,美国拳击手的风头早已被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运动员抢尽。这种现象至少说明,中亚地区的拳击运动正在迅速发展,而且在与美国拳击界的文化交流中,表现出几乎势不可当的强势。如果将文化与经济当作体育的主心骨,只把肤色看作社会问题的表现,问题将迎刃而解。   和拳击界白人的重新雄起不同,直至目前,短跑仍然还是黑人的天下,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短跑仍然是美国黑人的天下。过去六届奥运会中,男子400米的18枚奖牌中,美国人拿走了其中的13枚;他们创造了男子110米栏之外的所有短跑世界纪录;在雅典奥运会的男子百米跑道上,固然所有决赛选手都是黑皮肤,但“美国派”更为强大,除了冠军加特林之外,另有两位美国选手也进入了前五名。美国的女子短跑同样不逞多让,从1984年到2000年的五届奥运会中,黑人女选手,确切地说是美国黑人运动员在女子百米中取得了五连冠。仅有的一次桂冠旁落发生在2004年的雅典,居然败给了白人选手――仅仅0.03秒之差。   美国在短跑项目上的垄断优势形成已久,世界上大多数短跑好手都和美国有着深厚渊源,即便不是美国国籍,也在美国经受过长期的训练。当黑人因为上述社会原因成为美国的短跑中坚时,自然也屹立在了世界的顶峰。考虑到美国人在大多数体育项目上的集团优势,黑色肌肤或许不再是问题的根本。   因此,当我们看到相同肤色的不同族群却在优势项目上大相径庭时,或许不再需要惊诧莫名。肯尼亚运动员虽然耐力极佳,但足球水平却―直不见长进。肯尼亚的长跑好手大多来自高地部落,而擅长短跑的西非黑人在长跑项目上却无所作为。日本运动员创造了8项田径世界纪录,同为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选手,只有区区两项入账;反之亦然,当中国的“国球”选手们将所有世界冠军悉数收归囊中时,日本乒乓球手却仍将夺牌作为目标……这一长串的数据对比表明,在解释这种优势体育项目的差异时,国家因素似乎比人种更为有效,这正是因为前者包含了更多的社会含义。      个人天赋比种族影响更具意义      看来,要想让种族体质和优势体育项目联姻,还有不少礼数未曾过关。体育场上的种族优势是否真的如此巨大,仍然争议颇多;即便存在,社会文化因素似乎比种族具有更大的决定力。   正如在希特勒眼皮底下的尽掠四面金牌的欧文斯,2004年,刘翔和瓦里纳分别在110米栏和400米跑道上夺尽人们眼球。作为科学名词的“种族”和“人种”已经危机重重,是时候让它回归纯粹社会学阵营To我们―方面认同各族群文化在人类文明中的独特地位,同时也应该更坦然地面对体质上可能存在的客观差异,虽然这种体质差异极可能和体育优势无关。正如范可所言,对人群多样性的关注,应该“达到对独立个体的尊重,而不是助长业已存在的不同群体人与人之间的互不信任。”   无论如何,对于运动员个人而言,“种族优势”毫无意义。竞技体育真正关心的,是如何将个人推上荣誉的最高峰,同时把国家集体(以及曾经的种族)荣誉附加其上。在这方面,运动员的个人天赋远比种族的所谓平均体质特征更有价值。      文化基因更能推动体育的发展      正如体育种族主义在人类心灵刻满伤痕的同时,让我们反思种族的内涵及意义一样,体育赛场上某些极端现象也应该让我们思考:以健康为代价换取短期利益;享有体育资源的不公平性;在追求纪录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体能的作用;“公平”的竞争规则造成乐趣缺失;片面强调对抗性而忽视文化的融合……如此种种,还是体育竞赛的初衷吗?   或许,这些和体育精神背道而驰的现象和体育文化基因(而非体能基因)的匮乏密不可分。“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追求,本就不该是体育的全部;“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口号,也只是治标之策。   并不是没有人意识到这点,比如李宁。在本届亚运会即将开赛之际,李宁除了用科技装备全力支持中国“梦之队”夺金之外;也更加专注于如何将体育精神传达给每一个人,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纯粹的、运动的乐趣。他们提出了“全型备战”的口号,将世界冠军们还原为普通人,告诉大家:比赛结果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场上场下,随时随地都发扬体育精神的“全型备战”才是体育竞赛的初衷。   “现代体育要想获得持久的活力,必须从各民族体育中吸取营养。正如种族对于人类文化基因宝库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样,多样化的民族体育也应该成为现代体育文化基因的土壤。”这是华南师范大学胡小明教授的观点。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首次提出文化基因的概念,他认为在人类社会中,文化具备同生物基因一样的“遗传性”,同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基因对于人类的意义,正如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对于物种延续的重要性一样,两者都是不可缺失的。只有在此时,种族的分类才有足够的意义。   体育,正是我们融合文化基因和生物基因的最佳熔炉。

推荐访问:亚洲 输赢 肤色 输赢无关肤色 亚洲全型备战 输赢无关肤色 亚洲全型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