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趣和个性在探究中飞扬】 情趣蛋糕

  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有活动,但无激情;有思维,但无智慧;有探索,但无创新;有回答,但无质疑的现象。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改革,应当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策略思想。探究作为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内在活力发挥的舞台,为课堂注入了活力。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探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创设探究氛围,恰当选择和设计探究问题,以维持学生的探究乐趣和思维的活跃,让学生在课堂上倾情展示,充满情趣,尽情交流,舒展个性,让数学课堂个性飞扬。
  一、根据兴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一种内在需求,任何外在强制性或功利性的学习一定不可能在学习中实现心灵的震颤、心智的启迪、感悟的诱发,更不可能实现生命的生成。课堂探究能否顺利进行,首先取决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主动的探究兴趣。这种兴趣很难自发生成,此时,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诱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兴趣诱发学生深入自觉地探索,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用一个小魔术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分给各小组一叠扑克牌,每叠36张(每种花色的1~9张),让每个小组长任意抽出一张牌藏起来,其余35张打开整理,把能凑成10的两张牌挑出来,最后每组仅剩下一张,交给老师。这时老师根据学生送上来的牌,很快猜出每组藏起来的牌是几。学生很惊讶,展开热烈的讨论,最后明白剩下的一张和藏起来的那张也能组成10。这样,在探究的过程中,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和强烈的操作欲望。
  二、 捕捉闪光点
  学贵有思,思贵有疑。探究性学习当然应从发现问题开始,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能体现探究价值的问题,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拓宽质疑的路子,这样才会激发他们探究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我们可以通过展示实物、演示课件、讲故事或做游戏等手段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动机。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拿了一条红领巾问:“看到这条红领巾,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纷纷回答:“这条红领巾底和高多长?”“这条红领巾要用多少布做成?”“这条红领巾面积多大?”……针对这些问题,我顺势而导:“要想知道这条红领巾面积多大,学了这节课你们就知道了。想学吗?”这时学生们兴趣盎然,我就把握时机与学生一起投入到后面的探究学习中去。
  三、找准争论点
  不同的人对数学的理解不同,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见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因此,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独立地思考,不受约束地发言,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教师应尊重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水平,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解题策略去解决问题。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首先播放足球比赛录像片段,出示以下表格
  师:在世界杯预赛中,我们中国队获得一个宝贵的罚点球的机会,如果你是卡马乔教练,将会安排哪位球员来罚这个点球?这时,出现了三种意见,每种意见的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点燃探究的热情,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灵气。
  责任编辑 邹韵文

推荐访问:探究 情趣 飞扬 让情趣和个性在探究中飞扬 探究中让学生个性飞扬 让个性在阅读中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