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创作评析_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许多音乐评论家对贝多芬的《黎明》这首奏鸣曲极为称赞,认为它是一首欢乐的生活颂歌,是《第六(田园)交响曲》的先声。如果说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8是《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步重大的准备的话,那么Op.53是明显的第二步。在第一乐章和最后乐章中,时代的鲜明轮廊是十分清晰的。巨大的尾声几乎相当于第二展开部的开始,这是贝多芬在探索奏鸣曲式“新路”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值得注意的是,这首奏鸣曲只有两个部分,没有较长的慢乐章,并用序奏(柔板的引子)把两个快速的乐章分开。原先贝多芬计划在引子的部分安排一个F大调的行饭,他已把它写好放在手边并非常喜欢它,使得此奏鸣曲的篇幅相当庞大,破坏了各个乐章的平衡。日后贝多芬接受了友人的劝告,重新写了一段仅有28小节的“序奏”,而且不停顿地放在终乐章之前。
  《黎明》奏鸣曲是雄伟的钢琴田园交响乐。它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活力、清新的气息和抒情的诗趣。全曲共分三乐章。第一乐章是采用奏鸣曲式。其呈示部的C大调主部主题以短促跳跃的节奏型、同音反复的进行、明亮的倚音和灵巧的快速音阶描绘了曙光熹微、万物苏生的晨景。在E大调上出现的副部主题具有明朗的曲调、清澈的音色、新颖的调性、和弦式的织体,如同一首颂歌,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对光明和幸福的向往。接着,辉煌的颤音,如闪烁不定的阳光,似波光鳞鳞的涟漪。柔和的旋转式音阶从高音区到中音区逐步下降,好似微风吹来了淡淡的花香。生机勃勃的运动亦逐渐缓和,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运动的停止,而是向掀起更大浪潮的展开部过渡。
  副部主题在A大调出现,曲调更高亢,音色更明亮,更富于激情。但在第二句,主题就进行到同名小调,使热情、挚诚的赞歌带有几缕愁思。再现部的尾声较呈示部扩大了几倍,在发展手法及情绪上仿佛是第二个展开部。上下行音阶大幅度起伏,左右手快速音型的连续交替,从低到高的音浪冲击,充分展现出大自然的澎湃力量,形成了全曲的高潮。在副部主题再次唱出深情的赞歌后,急待解决的属七和弦延长音三次出现,仿佛作者在沉思中反复提出疑问。最后,充满活力的音型滚滚向前,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得到充分的肯定。

推荐访问:贝多芬 奏鸣曲 评析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创作评析 贝多芬黎明奏鸣曲分析 贝多芬黎明第一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