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战略目标_牺牲不是战略目标

  对待牺牲者不可以马马虎虎。这就是影片中幸存的连长,为什么一定要竭尽全力为死去的47位战友恢复名誉,这是不错。但是这个原则中同时包含了另外一个意思是――对待活着的人也不能马虎
  
  电影《集结号》打出“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的宣传口号,“牺牲”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是这回影片走的是偏锋――即“不讨论牺牲有没有价值”,像以往围绕着《拯救大兵瑞恩》中可能出现的那样,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每一个牺牲都是值得被认真对待上面。
  换句话说――对待死人不可以马马虎虎。这就是影片中幸存的连长,为什么一定要竭尽全力为死去的47位战友恢复名誉,这是不错。但是这个原则中同时包含了另外一个意思是――对待活着的人也不能马虎。这是同一个原则的不同适用范围。一部影片需要将同一个原则贯穿到底,不能首鼠两端。
  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活着的人没有得到足够认真的考虑。
  用少数人钳制敌军主力以实现大部队安全转移,这在战争中是说得通的。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接受这种命令的人,与任何“个人选择”无关,也与什么“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之间的冲突”无关。这些词语适合和平年代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不适合战争时期穿上军装的官兵。一个人一旦选择行伍,就变得无可选择。这是基本前提。
  而这些人之所以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交出去,是基于一种信任。信任更高一级长官不会无缘无故将他们牺牲掉。信任他们自己与任何人一样,在任何战斗及危险中都同样拥有战略转移的权利。
  在这部影片中,战略目标无疑是大部队转移。为了大部队的安全转移,需要九连出面吸引敌人的火力,这是可以不争议的。但是大部队转移并不绝对等于将这47条汉子的命送掉。因为死掉47个人,并不是战略目标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在实现大部队转移与牺牲47个人之间,一定是有空间、有余地的。只要大部队转移这个战略目标实现,那么就要实现他们这些人的转移。他们不是战争中的贱民,不是只能被弃之不顾的。如果是这样,就要看为这47个人做了什么?是否做过任何努力,阻止他们只能命归黄泉?
  事情仿佛一开始就不可逆转。最初下达没有听到号声不让离开的死命令时,就应该考虑到后来在团长墓前司号员梁子所说的:如果吹响的话,会暴露目标影响大部队,这就需要做一些其他准备。影片倒是有一个间接交代:电台有时候也不算数,团长本人后来因为没有接到电台的撤退通知而阵亡。但是,通知没有及时抵达,与从来就没有通知对方,是一回事吗?对于后者,有理由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放弃。
  再比如人工送信如何?就派一个人趁黑送来消息,说大部队已经转移了,他们已经出色完成了任务。哪怕这个人半途被打死,但至少表明这些活人需要被认真对待。或者还有其他诸如此类的方式,剧作者应该是有想象力的。所有这些途径哪怕都试过了,再让这47个人无可逃脱也不迟。而且这样的设计,一点也不影响影片后来谷子地要求“平反”的努力。
  而现在这样的安排,给人的印象是――大部队转移与47个人送命之间是划上等号的:只要大部队想安全转移,这些人可以忽略不计!原小说作者在《南方周末》上透露:“团长早已决定不吹号”,电影里没有明说这个,但是在临走之前,有一些蛛丝马迹的透露:团长一反往常地给了战士们几包当时的名贵香烟,就像是给死囚犯的临终待遇一样;明知任务十分艰险却一个增兵都不给;答应给他们违反军纪弄来的敌军服装,这不是拿他们当作炮灰又是什么?
  这样做就破坏了军队的上下级之间应该存在的最可贵的信任。这个信任如此重要,它可以说是一个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到对这个九连负责,这个处理已经超出了战略的需要,变成战争之外的话题了。
  而一旦这种信任被破坏,摆在这些人面前的只有死路一条,那么他们是有理由拒绝继续服从原来命令的。“命令”这个东西与“值得依托”相伴相随,如果下命令的人不值得依托,剩下来的只有送死而不是牺牲。这部片子在很大程度上是向亡灵致敬的,是设想亡灵们地下有知含笑九泉的――但是,他们是否先知道原来没有人想在死亡线上拉他们一把?
  这个事情就不说了?死了就死了?死是可以谈论的,谈论生却是禁区,这是非常虚无主义的。

推荐访问:战略目标 牺牲 牺牲不是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 什么是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