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见度观测 云和站能见度自动观测系统与人工观测的对比分析

  能见度对航空、航海、陆上交通以及人民生产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尤其与航空飞行活动关系密切,其通常用气象光学视程(MOR)表示。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 700 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 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气象上的白天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对比感阈为0.05)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水平距离,实际上也是气象光学视程[1]。
  目前全国大部分台站的能见度还是通过人工定时目测获取,但人工观测有明显的缺陷:一是观测时次较少,不能反映全天能见度的连续变化情况;二是观测精度不高,观测结果因人而异,能见度的准确性容易受观测员的视力差异性影响,还与能见度目标物的设置环境及分布是否合理等多种因素有关[1-2]。
  2010年11月,云和国家基本站布设了自动能见度仪,使该站既有定时人工目测又有自动连续观测的能见度资料。借此进行能见度观测系统与人工观测的对比分析。
  1资料与分析方法
  本文选取云和国家基本站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的逐日8:00能见度仪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主要分析能见度仪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之间的相关系数、对比差值、一致率和其他一些统计数据(标准差等)[2-5]。为方便分析,将资料细分为vis13.0 km 6个等级进行差异分析[6]。
  2结果与分析
  标准差反映整个样本对平均数的离散程度,是数据精密度的衡量指标;而标准误一般用于反映样本平均数对总体平均数的变异程度,是量度结果精密度的指标。一般来说,标准差及均值标准误越小,数据的离散度及误差度越小,数据的精确性和精密度就越高。能见度在不同等级情况下能见度仪资料与人工观测值之间的标准差和标准误见表1。由表1可知,由vis13.0 km,标准差和标准误一直增大(除10.0 km≤vis≤13.0 km的标准误较5.0 km

推荐访问:观测 云和 能见度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