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不曾死去的传统 泉州南音

  饭后泡一壶铁观音,听一段南音,是泉州人过去最寻常不过的休闲方式。与高甲戏、梨园戏、提线木偶等曲艺形式不同,南音是泉州人挂在嘴边的“流行歌曲”。往往三五个人往院中巷口或榕树底下一站,便能弹唱起来。在热闹的寺庙、宗祠旁边,时常能看到民间自发组建的南音社团。
  南音,又称南曲,虽然名字里带个“南”字,且如今多流行于闽南、台湾省一带,其实却是正儿八经的中原音乐,传说是唐明皇所创。据史料记载,泉州多系中原移民的后裔,移民活动以唐初、晚唐、唐末三个时期最为频繁,他们带来了中原文化,并且反客为主,成为此间的主流,南音便是其一。学者考证,“五音弦管为我国最通行之古乐”,如今仅见于南音。南音表演者是横着抱琵琶的,与五代后唐名画《韩熙载夜宴图》里的情形如出一辙,这是宋朝以前音乐的一大特点,此后琵琶便改成竖抱了。
  28个字唱4分钟,慢品古乐、古语、古风
  下午3点,位于新门街南面的南音艺苑,化妆室里一片忙碌,一群女演员一边化着妆,一边说说笑笑。5点将有一场1小时的专场演出。李白燕坐在最外侧,静静地看着她们,偶尔嘱咐一两句话。作为国家一级演员、泉州南音乐团副团长,李白燕今天有两个节目:清唱《更深寂静》,琵琶弹唱《直入花园》。
  自从1984年考入福建省艺术学校南音班,李白燕已经跟南音打了将近30年的交道,1994年还上过央视春晚。2004年,南音首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李白燕前往巴黎参加了专场演出。2009年,南音入选第四批世界非遗名录。
  化好妆,演员们换上作为演出服的紫色长裙,各执乐器操练起来。提前1小时进行练习,是每次演出前的例行功课。没有演出的日子,他们每天要练习3个小时左右。此刻演员们练习的是一段名为《菲菲飒飒》的嗳仔指。嗳仔指,是以琵琶弹奏为主的套曲,是南音三大表演形式之一,表演时虽然有二弦、三弦、洞箫、唢呐等乐器配合,但仍是琵琶在起指挥作用。乐声时而欢快,时而轻缓,时而如奔腾之江海,时而如拂面之轻风,千变万化,难以尽言;最后乐声趋于密集、紧凑,仿佛百鸟朝凤,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不禁想起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的“丝竹管弦之盛”。
  李白燕正式登场了,她手持拍板站在中间,身后坐着四个伴奏者。据说这也是古制所留,汉时有“相和歌”,表演时“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南音延续了这种传统。待她开腔,开头一句“更深寂静/掠只花草来吟诗/谁人晓得/阮这诗中意味”,便技惊四座。在外人看来,南音的唱法颇为古怪,这短短4句唱词,唱了将近两分钟,许多音拖得特别长,以至于到最后都成了“咿”声;当你以为她换口气要开始唱下一个音节的时候,却只是变了下声调,又“咿倚咦咿”地唱了下去,连绵不休。这便是南音旋律特别讲究的“清、雅、淡、慢”,听时需沉心静气,如同品茶。张继的《枫桥夜泊》只有28个字,李白燕用南音来唱要花上4分钟,平均每个字8.6秒,急躁不得。泉州有些商人,遇到着急恼火的事情,便会静静地听上一段南音,心情旋即平和下来。还有人把它与时下流行的慢生活、养生联系起来,用这种“慢运动”来调理呼吸。
  李白燕认为,正宗的南音要用泉州市区北门街附近的闽南话来唱,这里的闽南话语速比其他地方要慢一拍,演唱时又要慢一拍,字与字之间还要拖长音,通常唱完3个字要半分钟,这就需要演唱者慢悠悠地吐气,调动起身体各个部位的气息,人则有一点点沉淀下去的感觉。闽南话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又称“河洛话”,因为闽南人的祖先多是自黄河、洛河一带迁徙而来。古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配以古老的语言,让人对历史生出一种向往,如果梦回大唐,听上一场音乐会,又该是何等景象呢?
  南音的唱法本已绵长,加上唱词又很悲切,难免让人心生酸楚。《世说新语》记载,中原士族“衣冠南渡”,遇到天气晴好的日子,便相邀到长江边上的新亭聚会。有次,周顗感慨道:“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人不禁面对面哭了起来。丞相王导却变了脸色,批驳道:“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闽南人也是南渡之人,所吟唱的南音便兼有新亭对泣中的“周顗”和“王导”之风:前者十分伤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比如李白燕正在演唱的《更深寂静》,充满了自伤自怜的语句;后者则慷慨典雅,多表现为散曲。
  我想起连横笔下的明末台湾文坛:“一时避乱之士,眷怀故国,凭吊河山,抒写唱酬,语多激楚,君子伤焉。”另一方面,大家又想着北伐复国,故而文章有时又“激昂悲壮,热血满腔,读之犹为起舞”。据说在台湾省,南音的繁荣比之泉州有过之而无不及,恐怕与台湾省特殊的历史际遇不无相关。美学家朱光潜说:“悲剧中有人生。”听着这故国之声,想必人们心中也是颇多况味吧。
   “小传统”的活力
  在泉州听南音十分方便。临近百源路的工人文化宫楼前,有个专门的南音表演场地,每天晚上7点到10点都有免费演出。仅隔一条街的府文庙,旁边有个南音室内演出地点,白天不定时开放,不开放的时候,一些老弦友(南音是弦管伴奏,因而爱好者互称“弦友”)就带着录音机聚集在府文庙前的大榕树底下,聊天听戏。走在小巷当中,也能听到古厝中隐约飘出的南音。
  西方社会学家认为,社会中存在“大传统”与“小传统”两个迥然不同的体系,前者有正规的组织、结构和形式,但是只存在于上流社会;后者则在大众社会里流行,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为号召,哪怕有些东西有悖于“大传统”。史学家黄仁宇曾援引这一说法来解释《三国演义》与正史的差异,虽然前者不乏错误、荒诞的地方,但民众更乐于接受,而且传播的历史更为久远。因为同样的缘故,关公虽然是个骄傲的战败者,却被民间视为“战神”,并以讹传讹,终于演变成财神了。
  在民间仍然拥有顽强生命力的南音可以视为“小传统”之一。过去,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人因为传统不续,感叹说中国的古代音乐史就是一部“哑巴音乐史”。1983年,音乐教育家、时任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的赵沨到泉州调研,认定南音“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欣喜异常。他关于南音的判断得到了黄翔鹏等中国古音乐专家的认可。如今,泉州登记在案的南音社团有230多个,遍及市区及各县,高校开有南音系,一些中学也设有南音课程。   天刚擦黑,工人文化宫南音表演的观众席里已经坐了二三十人,都是最为坚定的弦友。虽然这是场免费演出,但表演者依然个个盛装出席,报幕、演奏、谢幕,一丝不苟。台下,有的老先生听着听着,忍不住闭上眼睛,轻轻地跟着哼唱,手缓慢地举起、落下,仿佛也拿着一块拍板,要执节而歌。夜间的文化宫是个极热闹的所在,东面的大排档不时有划拳、谈笑的声音传过来,西面广场上则是一群正在扭秧歌的大妈,这边台上的《将进酒》不时被嘹亮的流行歌曲盖过,但表演者和听众都不为所动。不时有年轻人闪身进来,好奇地看一会儿,不到10分钟便又出去了。工作人员见惯不怪,手持水壶来回走动,往弦友的茶杯里续水。一个美好的晚上便在这茶水与南音的氤氲中过去了。
  说到南音的曲目,有趣的是,最为经典的《陈三五娘》竟是一部“叛经离道”之作。它讴歌打破礼教、自由恋爱的青年男女陈三与五娘,虽在明清时期屡遭官方禁止,却传唱不息,直到今天。文化的传承不可缺少宏大的叙事,但是有了流传于民间、长存于人心的“小传统”的存在,我们方有底气说传统不曾死去。
  Tips
  小木偶的大气派
  泉州有“戏曲之乡”、“戏窝子”的雅号,除了南音,还有泉州北管、拍胸舞、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打城戏等多个戏曲品种。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遗名录,福建省以37项的数量位居第二,其中泉州的戏曲所占比重最大,观众面最广的木偶戏名列榜上。
  泉州的木偶戏又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两种,后者以繁复精湛的工艺、灵活多变的表演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喜爱,曾在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上亮相,表演经典选段《四将开台》。舞台上,演员通过30多条线让木偶角色挥舞大刀、跳跃腾挪,仿佛活人一般,恰如张艺谋评价的:“泉州小木偶能演出大气派!”有的木偶角色还能表演打醉拳、吹唢呐、骑自行车等高难度动作,每次亮相都能赢得满堂喝彩。除了在泉州各地巡回表演外,提线木偶多次到海外献演、交流,2005年还曾受邀参加设在联合国总部的首届“联合国中国春节文艺晚会”。
  观赏提线木偶,可以到清源山脚下、泉山路西侧的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园中的木偶艺术馆每天都有演出,可电话预约(0595-24678693、22286924)。经典节目有《小沙弥下山》《驯猴》《钟馗醉酒》等,有的节目如《钟馗元帅》还能与观众互动。打锡街、后城街、海交馆等地方有提线木偶的专卖店。

推荐访问:死去 传统 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