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宫腔皮影戏名称探析:皮影戏名称

  【摘 要】 本文分别对“阿宫腔”说、“遏工腔”说、“北路秦腔说”的历史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认为持“遏工腔”论者,基本都是从阿宫腔唱腔特点出发的,这一结论似乎更可靠。但是,这个看似更科学准确的名称却没能被广泛运用。因此,还需为阿宫腔皮影戏正名,以利于对该剧种的抢救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 阿宫腔;皮影戏;名称;分析
  
  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皮影戏”项目名称下有十三个分项,阿宫腔是其中之一。在阿宫腔剧种的家乡陕西关中,各级政府、各种媒体对此颇为关注并积极宣传。在宣传过程中,免不了提及阿宫腔名称的来历、剧种形成时间等。可是,直到目前,戏剧理论研究工作者、阿宫腔艺人和政府部门等对阿宫腔的名称、渊源等都存有争论,因此,见诸政府和媒体宣传的内容与学界的理论文章多有分歧,本文试图对有关阿宫腔研究的文章进行梳理,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见。
  作为全国稀有剧种的阿宫腔,见诸史料记载不多,仅见的一些史料中名称也多有不同,直到现在,不论是史志、辞典还是报刊杂志对这个独特剧种仍有几种不同的称呼。通过调查和文献分析,可以看到虽然目前“阿宫腔”用的比较普遍,但“遏工腔”、“北路秦腔”也时常出现在文字资料中。之所以出现几种不同的命名方式,是因为目前还不能确切考证出阿宫腔的源流,每种不同的命名方式背后都蕴涵着不同的源流假说。下面,分别就“阿宫腔”说、“遏工腔”说、“北路秦腔说”的历史文献进行梳理分析。
  一、“阿宫腔”说
  目前所能见到的文字资料中,由于约定俗成或者媒体推广的原因,“阿宫腔”名称使用最多。在使用“阿宫腔”这个名称时,不论承认与否,作者基本上都要提及“阿宫腔”剧种有来源于秦始皇阿房宫音乐遗音之说。
  徐谦夫发表于1959年10月《陕西戏剧》上的《灯影“阿宫腔”介绍》中说“‘阿宫’的命名有两种说法:一说‘阿宫’,是由秦时阿房宫中歌女唱的曲调传出发展而来的。一曰‘阿宫’亦称‘遏工’……以上说法是否可靠,姑且记之,尚待专家考证”。这里,作者虽然认为“阿宫”的说法不一定可靠,但是文章题目还是用了“阿宫腔”,说明当时部分理论工作者和读者观众已经习惯了“阿宫腔”的名称。
  1983年出版的《陕西戏曲剧种志》中提到阿宫腔“源流有两种传说:一种认为阿宫腔是由秦代阿房宫宫中歌女所唱曲调衍变而来。汉灭秦,项羽入咸阳,火烧阿房宫,其中的宫娥、内侍、歌女逃出,所唱曲调也随之带至民间。阿宫腔虽经若干年的流传衍变,但它至今仍然保留着宫廷生活的烙印。最明显的是唱句字音送完之后,拖腔带有‘噫咽’之音,这‘噫咽’之音即是宫娥、内侍语音之一的遗响;其次,阿宫腔的清雅细腻的风格,也是保留了宫廷戏的艺术特色。”作为剧种名称,作者还是用了“阿宫腔”,在行文中也提及了阿宫腔遗音的说法,并且结合声腔做了适当说明。1989出版的《陕西戏剧剧种概观》基本上承袭了《陕西戏曲剧种志》的说法,只是个别字句有所改变。
  1984年第8期《当代戏剧》上有题为《阿宫乎?遏工乎》的文章,文章中作者指出“我认为阿宫不能称之为‘遏工’”,并且结合阿宫腔流传于咸阳附近,而认定阿宫腔是大批宫女散落乡里把宫廷音乐传到民间,从而肯定“阿宫腔属于宫廷音乐是确定无疑的”,同时作者指出“阿宫腔因在演唱方法撒华那该讲求翻高遏低而得名为‘遏工腔’是站不住脚的”,这篇文章力挺“阿宫腔”名称,并断言阿宫腔来源于宫廷音乐。
  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一些专业史志中也多用“阿宫腔”这个名称,作为权威文献,虽然用了这个名称,但史志在述及阿宫腔源流时都没采用宫廷遗音的说法,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史志用这个名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约定俗成。如《中国戏剧志》(陕西卷)、《辞海》、《中国戏曲剧种手册》等。
  通过以上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使用同一个名称“阿宫腔”,其背后的源流假说也不尽相同,史志多力求公允严谨,报刊杂志则喜欢“大胆假设”。
  二、“遏工腔”说
  当有些史志和报刊运用“阿宫腔”这一名称时,另一些比较权威的辞书却以“遏工腔“为词条,一些理论工作者在行文中也多用“遏工腔”这个名称。
  1981年9月出版的《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以【遏工腔】作为词条,该词条下有:“也叫“阿宫腔”。皮影戏剧种。盛行于陕西泾阳、三原、乾县、礼泉、富平、耀县等地。初出现于礼泉,现以富平为中心。……唱腔用喉音和鼻音,口不放音。唱七字句或十字句中间停顿处与句尾落音讲究“起止”,有“三颤”不及“一遏”的说法”,显然这里采用阿宫腔特点命名的,只是词条中将“三放”不及一遏改为了“三颤” 不及一遏,无论文字出现什么变化,都强调翻高遏低的唱腔艺术特点。
  1983年8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 曲艺)卷中有“中国戏曲剧种表”,在这张表中有如下文字:“剧种名称‘遏工’, 别名‘阿宫’,形成时期‘1958年’,所唱腔调‘遏工腔’”。这部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百科全书之一,倾几多学者心血的这部全书其权威性勿庸置疑,因此,可以看出当时学界基本认同“遏工腔”说。1984年戏曲音乐工作者吕自强撰文《为“遏工腔”正名》,经过从音乐入手进行考证后得出以下结论:“一些从事陕西戏曲音乐工作的同志,对于遏工腔和秦腔在声腔音乐方面的雷同相似之处看得较为深透,那么,遏工腔是源于阿房宫歌女们的声腔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当然也不能定名为‘阿宫腔’”。吕自强先生是秦腔理论工作者,他和同行从音乐方面分析声腔特点得出的结论似乎更可靠。
  以上持“遏工腔”论者,基本都是从阿宫腔唱腔特点出发的,强调“翻高遏低”“三放不及一遏”的特点。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遏工腔”这个看似更科学准确的名称却没能被广泛运用。
  三、“北路秦腔”说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阿宫腔是秦腔的一个分支,在大类上属于秦腔。1987年3月出版的焦文彬主编《秦腔史稿》是第一部系统的秦腔历史著作,该书主张秦地秦腔有五路,其中“北路秦腔,主要流布在渭北黄土高原及陕北一带,今人称阿宫戏。即北路秦腔遗派。它的特点是:娴雅婉转、刚劲有力,缠绵处令人陶醉,激昂处发人深省,乐器二十多种,用底锤少或者竟不用,硬打硬屑,紧奏有力,以吹打见长,吹打曲牌极为丰富,且专人专事用专曲。”无独有偶,1985年出版的王正强主编《秦腔词典》也持此说,《秦腔词典》有“北路秦腔”词条,词条内容基本上与《秦腔史稿》一样。
  持阿宫腔是北路秦腔观点的学者,都是基于阿宫腔是古秦腔“礼泉派”的流派之一,“秦腔礼泉派,入富平一带成为‘阿宫’,在乾礼曰‘弦板’原都为皮影” (田益荣《秦腔史探源》,载《艺术研究荟录》1982年第1期),认为阿宫腔保留着“以胡琴为主,月琴辅之”的乐器及演奏特点,应该是秦腔在关中北部发展衍变的产物。这一种说法,将阿宫腔归为秦腔大类,从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阿宫腔作为独立剧种的特点,因此,“北路秦腔”一说在学界和普通传媒中很少被提及。
  自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不仅媒体对阿宫腔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各级政府对阿宫腔的实际投入也大大增加,阿宫腔老艺人也频频在各种活动中现身,凡此种种,无不使我们为阿宫腔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瑰宝再度焕发青春感到庆幸。但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也不无遗憾的发现:由于目前对阿宫腔源流衍变尚无定论,对“阿宫腔”的命名也未在学界达成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阿宫腔剧种的抢救保护和传承。

推荐访问:皮影戏 探析 名称 宫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