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村地区女童教育问题与解析|浅谈农村文化论文

  【摘 要】通过呈现我国西北农村地区女童教育存在的入学率低、失学辍学率高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进而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个维度对西北农村女童教育面临诸多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西北农村 女童教育
  教育公平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理想,而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其中女童教育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许多国家教育整体发展的瓶颈之一。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 北京宣言 》特别强调:“投资于女孩和妇女的正规教育和培训,已被证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手段之一。”[1] 随着我国教育财政的逐年增加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有力实施,我国女童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西北部农村地区的女童教育仍然相当薄弱,女童入学率低、失学、辍学等问题依然是顽疾难医。
  一、西北农村地区女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村女性“小学以下文化占52%,初中文化占36%,高中文化占10%,大专以上文化占2.0%,女性文盲半文盲占文盲总数的61.2%。在辍学、失学儿童中,女童占60%以上,女性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仅为6.8年”。[2] 这只是全国的平均数字,在西北的农村地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经济条件的制约,较之男童,女童的求学阻力要大出很多。女童教育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化进程和均衡化发展,牵绊着教育公平的实现步伐,必然成为教育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1.问题的直接表现——入学率低、失学和辍学率高
  2008年,全国女童的平均入学率达到99.58%,但根据甘肃某县数据显示,该地小学适龄女童入学率为95.3% [3],低于全国平均女童入学率4.28个百分点。另外,根据对陕西一些县、乡的调查发现,小学女童与男童入学率差异在逐渐缩小,但毕业率和升中学的比率女童明显低于男童,乡村女童上初中的比例不到40%,某县一个镇上的女童上初中的不到50%,而她们升高中的比例则不到30%。 [4] 可以说,西北农村地区女童失学、辍学的问题被隐藏在了女童入学率大大提高的可喜成绩之下了。
  在西北农村地区,女童教育仍是教育的薄弱环节,女童的失学率远远高于男童,这是农村学生失学率持续偏高的突出原因之一,女童的不断流失是农村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女童失学、辍学的问题依然是许多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拦路石。
  2.问题的深层反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西北农村女童教育落后的一个潜在问题。这首先表现为农村家庭在对教育的直接投入上有着比较明显的性别偏向。通常家庭中子女越多,男女在校率的差异越大,这意味着当家庭资源有限时,男童往往在占有资源上优先于女孩。[5] 这种对男童、女童教育重视程度的差异也必然会影响到农村女童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能够接受教育的程度。[6] 而当家庭教育资源不足时,女童就不可避免地要牺牲掉自己的受教育机会,把有限的教育支出转移到男童身上去。
  二、西北农村地区女童教育落后的原因解析
  1.社会教育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制度历史的国家,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和“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传统思想始终贯穿于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尤其对于广大的西北农村地区,少数民族聚集,经济条件落后,这种男强女弱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更是根深蒂固,难以肃清。如此深刻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使得父母、教师乃至整个社会对女童的教育和发展都存有一定的性别偏见。虽然当今社会在提倡教育公平,不少父母和教师也都自认为秉持了“男女平等”的原则,但事实上,他们却给予了男童、女童不同的教育期待和成长期望。有调查显示,农村家庭在孩子教育的各项活动上进行的投入,主要是出于对家庭中男童的教育。[7]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西北农村长期以来沉积的思想观念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是分不开的,“儿子是家庭的顶梁柱”“舍女保男”“养儿防老”等观念依然扎根于农民的思想观念里,因此在西北农村家庭里剥夺女童的受教育机会、降低对女童的教育投入等行为常常是不由自主地发生的。与此同时,这种行为也固化了农民心里男强女弱、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这种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造就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不仅不能客观地反映性别差异的存在,反而使性别不平等现象在观念上合理化,使得从社会到学校、从家庭到女童自身都不能正确地认识女童受教育的价值和投资女童教育的长远意义。
  2.家庭教育
  父母的文化程度和教育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女童受教育的机会和受教育的程度。当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都认为投资女童教育是没有必要的,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女童的学习和发展。有些女孩的父母认为“女孩子终究要嫁人,干嘛花那么多钱给别人家培养孩子”,于是宁愿选择将女孩留在家里干活贴补家用,也不愿意为女儿的受教育投资;对于婆家而言,他们认为女孩书读多了,容易胡思乱想,不服管教。[8] 因此,相当部分的农村父母都认为投资女童教育对家庭而言,是没有回报的纯消费行为。这种对女性性别的歧视紧紧扼住了女童受教育的可能性,也限制住了女童受教育的程度,是营造女性平等地接受教育机会的巨大障碍。
  另外,在西北农村地区,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教育投资的重要性往往难与维持生计问题相抗衡,当教育遭遇贫困时,也只得被忽视、被省略。尤其在多子女家庭,教育资源不足以同时保证几个子女的教育时,如何分配仅有的教育资源又体现出了一个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性别观念,这主要表现为对男童和女童的关注点有所不同。比如说,对子女的成才期望不同,希望男童快速成长,成就一番事业,却只要求女童打理好家务,将来能好好地相夫教子,渐渐使得女童也形成了女不如男的错误认识;家庭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不同,许多事情允许和鼓励男童去做,却限制和禁止女童去做,渐渐使得男童的行动能力强于女童。这种对子女教育期望上的性别差异,也直接影响到男童、女童课余时间的分配,农村女童回家要帮忙打理家务活,而男童通常除了农忙季节参与农活,就不用帮忙其他家务了。长时间的家务劳动直接挤占了女童的校外学习时间,从而影响了女童的学业成绩,也间接影响到女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女童越来越多地被隐没在家庭劳动中。这样,当家庭教育能力不足、教育资源紧缺时,女童就很容易在家庭内部以学业成绩高低为标准的教育资源的分配和竞争中失利,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成为了教育的“隐身人”。   3.学校教育
  从理论上讲,学校教育理应成为走向性别平等的阶梯,成为使女性摆脱传统弱势地位、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发展机会的重要途径与桥梁。但事实上,学校教育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存在着性别倾斜和性别歧视现象,以至于在某种意义上“学校教育已经成为制约性别平等的瓶颈,成为实现两性平等的障碍”。[9] 学校教育本身对女童失学、辍学等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因为:学校教育是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肩负着传播和弘扬文化的重要职责。学校教育更是新生一代学习社会性别文化、性别态度和性别行为的重要场所,在个体性别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有着重要的性别塑型作用。[10] 当学校教育自身都暗含性别差异信息和带有性别歧视色彩时,在学校度过的较长时间的女童,耳濡目染了学校里存在的性别文化,接受了不利于女性教育的性别认识,形成了错误的性别文化观念,这些都会影响女童正确的性别认识的形成和行为的塑造,乃至她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如若深层挖掘貌似男女平等、或者说是性别中立的学校教育我们就会发现,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及受其影响的行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首先表现在学校的教育内容方面。统计人教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发现男性占全部人物形象的81%,并多以领袖、企业家、科学家的形象出现,即将男性角色定位于政治、经济、社会的大领域,而女性仅占19%,且多以教师、护士、服务员等形象出现,将女性角色定位于学校、医院、家庭等特定的小领域。教材中这样的角色定位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自身的性别角色认识和角色期待。[11] 另外,男性不仅在课文和插图中出现的频次远远高于女性,而且文章中出现的具名者以及教科书所选文章的作者大部分也是男性。也就是说,学校用于传播文化知识的主要媒介教科书所体现的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观。同时,教材中所表现的男女分工传统模式所造成的男女形象单一化和对性别认知的简化使男女两性的社会分工合理化,维护了男女之间的权力差异。[12] 常以男性为主角,而以女性为配角、胁从者的教材,表现出对女性的忽视、扭曲和刻板化,使得其所传播的文化知识暗含着“男强女弱”“男主女副”的性别偏见和男尊女卑的价值取向,暗示了女性作为弱者的存在。学校中散播的性别偏见和性别不平等信息使女童形成自己不属于教育主体的错觉,认为自己处于教育、家庭乃至社会的从属地位,并容易产生放弃学业的想法,这是造成农村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原因之一。
  其次,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面,也常存在着性别偏见。有学者指出,教师经常对男女生的相同行为做出不同归因,男生获得的积极评价远远多于女生。[13]也有研究表明,许多教师认为男生更聪明、更有发展潜力。尽管不少教师认为男生好动顽皮,但是正因为如此,教师往往给予了男生更多的关注,也与男生产生了更多互动。因此男生在频繁的互动过程中,更容易形成大胆、自信的形象,女生则不自觉地被边缘化了,习惯性地处于教育过程中的“不在场”状态。虽然很多教师并不承认自己有性别偏见或者男女不平等的观念,但是他们的言语或者行动无形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期待与影响,的的确确强化了男女生自身从认识到行为上的差异。
  三、结语
  我国女童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西北农村地区女童的教育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入学率低、巩固率低、辍学率高的问题依然严重,隐蔽于其下的教育性别差异对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更是顽疾难医,封建文化中的糟粕和传统的性别观念仍然紧紧扼住了女童教育发展的咽喉。为此,我们必须给予西部农村地区女童教育问题更多的关注、更高的重视,全面分析和揭示目前女童教育真正存在的主要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挖掘制约西部农村女童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以期根据不同原因,从源头上寻求相应的解决思路,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促进我国西北农村地区女童教育的稳健发展。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参考文献:
  [1]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袁连红.农村女性教育问题之探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3]教育部.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4]郑安云,靳连冬.贫困地区女童就学障碍的社会性别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5]郑真真,牛瑞琴,邢立强.中国10~18岁青少年就学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教育,2002(4).
  [6]王兆锋,钟涨宝,俞红.家庭教育投资对农村女性教育地位影响研究[J].商业时代,2007(22).
  [7]郑真真,连鹏灵.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性别差异[J].妇女研究论丛,2004(5).
  [8][10]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9]查啸虎,陈玉梅.走向两性平等──教育公平性别视角的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2).
  [11]史静寰.教材中的性别问题研究——“对幼儿园、中、小学及成人扫盲教材的性别分析研究”项目的设计与运作[J].妇女研究论丛,2001(1).
  [12]强海燕.性别差异与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3]史静寰.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J].妇女研究论丛,2002(2).

推荐访问:女童 解析 农村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