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包裹温暖行动_李宗峄:爱心包裹传递温暖

  与演员邬靖靖、倪妮一起主演的电影《毕业那天,我们说相声》中,李宗峄以英俊小生的面孔出现在观众面前,成功地饰演了男一号米林。《包裹》中,他将要在云南山区体验做一名淳朴支教老师的艰辛。
  体味当地人的生活
  电影《包裹》,以云南省的一件真人真事为背景,讲述了最底层的乡村支教老师吴立山(原型:毛利辉)与一辈子不能转正的蒋老师,为改变山村的教育面貌,与当地村民相濡以沫、共渡难关、相互温暖的感人故事。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恰巧可以用到李宗峄的身上。在初次听到《包裹》的故事后,宗峄就决定一定要参与这部戏的拍摄。看完剧本,他总感觉故事叙述得有些问题,可又说不出来,结果晚上睡觉做梦居然梦到这部电影的所有情节,几条故事线穿插的非常棒,他赶紧爬起来将梦中情节记录下来,第二天飞到昆明,将自己梦到的故事讲述给制片人、编剧和导演。经过商讨,最终采纳了宗峄的建议。
  影片拍摄地点选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风景区,这里也是黑颈鹤的栖息地,景色优美,非常原生态。来到山顶上的拍摄地,腾云驾雾般的仙境映入眼帘,眼前全是云彩,云彩下面就是嘉陵江。剧组住在大山包镇上惟一的一个宾馆,白天宾馆没有电,所有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坐40分钟车到达山顶的拍摄地。
  眼看影片就要杀青了,大山包却下起了雪,全镇断电,宾馆连自来水也断了,幸好居民家中有自己的发电机,可以做开水,宗峄每天都要提着两个大塑料桶到居民家中打水。李宗峄说:“以前拍摄战争戏,每天炸来炸去的,觉得苦。其实这里的居民生活一样辛苦,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拍摄,是我从艺以来,最苦的一部戏。”大雪封山,雪深三米,最浅的地方也能没过膝盖,这给剧组的拍摄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制片人雇了一个大型的推土机给组里其他车辆开道,希望能铲出一条通向山顶的道路,结果才走了四分之一的路程,推土机就被积雪埋了,问过当地老乡后得知,如果等雪化,最少要一个半月。制片方经过协商后,决定全组人先回家,一个半月以后再继续拍摄。
  最真挚的表演
  李宗峄这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大男孩,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大一才上了一半,就果断地放弃正在学习的国际贸易专业,转向考取中央戏剧学院学习表演。上学期间,从不迟到早退,曾经有一堂声乐课,听讲的学生只有他一人,他珍惜着每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同样他也珍惜着每一次拍摄经历带给他的感动。
  李宗峄说:“其实在演戏的过程中,对演员来讲,有很多的辅助东西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帮你尽快地融入角色。比如:服装、化装、道具、制景和与你一同对戏的演员。”《包裹》中的小演员大部分是当地本土的小学生。而给李宗峄印象最深的是与这些孩子们的对手戏。对孩子们来说,零下17度的冷天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们穿的衣服很单薄,破旧的鞋子早已露出脚指头,手和脸都冻得发紫,他们并不在乎冷暖,生活还是那样的快乐。演起戏来,台词非常流利,而且是原生态。
  在一场爷爷去世的戏中,一个当地学校里的小女孩参演,她不像城市中的孩子那样含蓄、礼貌,她说话直白,声音很大,但却让人听着心里很舒服,因为你能感觉到她的纯真。开机后,她站在爷爷的身旁,全身心地融入到场景当中,从她身上看不到一点儿表演痕迹,朴实的表演打动了在场的工作人员,也打动了坐在监视器旁的李宗峄。
  戏中的主人公是大学毕业后才来到村庄做支教的。因此在语言上,李宗峄并不用学说当地方言。一有空闲,他便与支教老师吴立山的人物原型毛利辉闲聊,向他了解当年刚到村庄时的风土人情,从中捕捉他的说话语气、办事状态及眼神和习惯动作,同时对毛利辉这个普通而辛勤的园丁更加充满敬意。因为拍摄《包裹》他被授予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大使。李宗峄将中国扶贫基金会向剧组提供的所有爱心包裹亲自发放到每一位学生家中,让“爱心包裹”温暖着当地孩子们的心灵。
  本文图片由李宗峄提供
  责任编辑/冯湄
  

推荐访问:包裹 爱心 传递 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