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实训报告总结1000 保税区物流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随着对外贸易的往来频繁,港口运输得到了飞速发展,从而催生了港口物流业。港口和物流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物流涉及到综合运输,外贸货物的物流更以港口为最好的交汇点。不少沿海港口和大的内河港口都是公铁水联运的货运中心,是交通运输的枢纽。可以说港口是物流链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物流的开展离不开港口的服务,而物流的兴起和发展又为港口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提出新要求。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交往的日趋频繁,港口物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地域上形成了以核心海港为主体,以江河商港为辅助,并集聚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构成综合立体式国际航运中心。
  2009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将港口物流推入发展“快车道”。截至2009年底,我国港口共拥有生产性泊位31429个,其中沿海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1554个,集装箱泊位314个。除传统的装卸搬运设施,港口区域兴建了一批物流中心、分拨中心和流通加工中心,延伸物流服务环节,提高港口区域的综合经济效益。
  在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的港口仍处于大建设、大发展阶段。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港口布局,重点建设集装箱、煤炭、进口油气和铁矿石中转的运输系统,扩大港口吞吐能力。我国港口物流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广阔的市场空间。企业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引导着我们建设实训室的方向。
  2.项目总体规划
  2.1项目定位
  基于项目的分析,本项目的关键在于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现有教学手段与方法,建立以物流管理专业、报关报检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金融管理专业等多个专业的专业建设体系,重点在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建设体系框架,支撑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可增长性。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具体的说是要以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四人对象为主体进行设计,围绕拓宽专业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仿真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建设内容包括技能培训、专业认知、理实一体教学、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支撑平台与全面内容。
  让学生从到保税区物流港实训室基地实训开始对所面向的产业、面向的行业、面向的企业、面向的岗位,通过专业学习中心进行自主的理论知识学习,到专业实训中心通过分层次的训练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最终通过专业实践中心提供学校与企业的通道走上职业之路,是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就业的全过程培养。同时,建立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就业三位桥梁。
  最终形成以企业人才需求为依据,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模拟企业真实的内外业务环境,建成面向现代服务领域开放式、多功能、高度共享的高职财经大类专业群理实一体“教学实训基地”,让学校、企业及个人学习者能够直接动手参与运营决策、体验经营管理和训练业务作业。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服务性和社区性特征,为区域、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在岗、转岗服务的职业人才培训基地。
  2.2资金使用情况
  保税区物流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预算500万元,第一阶段所需资金300万元,第二阶段所需资金200.00万元,其项目实施资金来源的方式争取向自治区级财政、地方政府安排资金用于实训设备的采购资金500万元。
  2.3硬件建设
  保税区物流港实训基地采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方式,由学校牵头提供场地,积极寻求与企业共同建设,达到双赢的局面。在巩固原有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根据开放互助、合作共赢原则,力争于企业合作,共建具备综合性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
  2.4软件建设
  继续推进和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课程、师资、基地、教材、教法”五位一体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即与企业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同步进行;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团队,为专业教学教改提供支撑;校企共建开放性实训基地,实现实训环境与企业“零距离”,为教学改革实施提供保障;开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材,为课程改革提供系统的配套教材;开展“做中学、做中教”的教法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深化考核方式改革在课程考核标准与方式方面,采用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方式,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考核为核心的职业型标准化考核方式,组织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开发专业课程项目考核内容和设计与实际岗位要求一致的任务单,加大教学中过程考核的力度,特别是要参照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制订相关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训项目、实训大纲。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着力提高高等教育,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的主要任务。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必须明确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根据这些要求,学校在“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和2005-2010年的发展规划中,提出要 “建立良好的具有学科先进性的、现代的基础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和平台,加大产学研合作的力度和步子”的建设目标,要“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与投入,鼓励各实验中心申报中央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要求。特色专业建设平台正是在学生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且完成了一定的专业实验之后,更深一步从综合知识运用层次上进行的针对性更强的实践性教学。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个有层次梯度、循序渐进的实践训练平台,提倡、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升级和创新。
  职业院校全面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不仅可以改善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也将促进职业院校在办学指导思想、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从整体上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大量技能型人才以及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这在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培养面向报税区物流岗位群的高技能技术型人才,亟待建立一个高水平、示范性的保税区物流港实训基地。
  4.项目建设内容
  4.1项目建设的目标与功能
  1.保税区物流港实训基地基本按照真实集装箱码头一定的比例设计,完全按照实际业务进行运作。项目建成后,必将吸引港务集团、集装箱码头员工前来学习,拉近院港距离,促进学生实习和就业。如建成,该实训中心将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多功能港口实训实训室。如操作得当,可在建设港航强省的大背景下考虑申报省重点实验室并获得一定资助。
  2.保税区物流港实训基地建成后,可供港口业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码头的参观实习等内容。如建设与课程开发得当,可以进行部分港口码头的布置等实训内容,包括谷粮、煤炭等码头的装卸工艺设计等部分内容。
  3.保税区物流港实训基地不但要满足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还要能承担经济管理类其它相关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具体来说,实训室服务的对象不单是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的师生,根据学校的要求,还应为经济贸易学院、管理学院、商务策划学院等多个经济管理类学院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管理工程、机械制造等多个专业的实训课程提供教学支持。
  4.保税区物流港实训基地的所有软硬件,不但能单独运行,完成某个单项的实训项目,还要能根据需要,灵活组合使用,提供专业综合实训需要。
  5.保税区物流港实训基地运行所需的业务等案例资料充足,且与实际联系紧密(包括单据、业务活动及流程)。系统运行的软件采用企业版有实际企业客户,而不是简单的教学版。
  6.保税区物流港实训基地实现港口实训室与计算机教学的集成。使学生在计算机教学内利用港口软件完成设计港口方案后,能将其数据传输到实现港口实训室,实现对其中港口仿真设备的控制,演示该方案的运行过程。
  7.保税区物流港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仪器设备购置)保证能够成功同时在实体(即实训室硬件设备)和软件上模拟港口进出口货物的运输、包装、装卸与搬运、通关、商检、保险、结汇和信息交换等商品全程港口、码头、集装箱堆场的全部流程。
  8.保税区物流港实训基地旨在通过港口、码头软件与硬件的集成实现对港口、码头企业全方面运作的真实模拟。
  4.2项目建设具体规划
  根据市场的导向以及我院的场地资源,我们建议保税区物流港实训基地布局如下:
  1.国际物流实训室:场地大约需要190平方,该实训室建设具备(多媒体教室实训区、国际物流实训区,两者合二为一)这样高水平的和综合性的仿真实训室,一定要做到真正仿真,与该行业的各种现有业务系统完全一致,只有这样,学校的专业学科实训室才能真正满足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专业课教学的需要。而国际物流实训区主要是让学生扮演各个实训岗位角色,如:进口商、出口商、货代公司工作人员、船代公司工作人员、港口工作人员、堆场工作人员、海关工作人员、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等;
  2.物流综合实训室:场地大约需要280平米,本实训室建设以供应链为背景,分别设置有原材料仓储实训区、生产流通加工实训区、自动化立体仓储实训区(成品区)、电子标签分拣实训区、打包封装实训区、商业连锁经营实训区、物流软件实训等等,并为其配备了管理计算机,以及岗位实习区,从而构成一个实训室物流信息管理实验模块。学生在这样一个实验模块上进行实验作业等;
  3.叉车操作培训中心:场地大约需要150平米,本中心主要从学生考证为出发点,增加学生技能多样性,同时也可以面向社会培训。
  4.港口物流实训室:场地大约需要350平米,本实训室旨在通过软件与硬件的集成实现对港口、码头、集装箱堆场全方面运作的真实模拟。从而展现国际物流中码头、堆场、船舶、集装箱、海关、银行等到多个重要环节。其中港口中岸边吊、龙门吊、门座机等到设备技术具有先进性和规范性。
  5.报关报检实训室:场地大约需要200平米,实训室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并配以相应的报关、报检实训软件系列。实训室的建设总体考虑实用性,从企业实际操作业务出发,从企业实际岗位设置出发,从企业实际的业务案例出发而展开设计。同时,实训室通过仿真场景模拟企业操作环境和软件使用相结合,使学生的实训操作在业务流程、操作规范等方面体验企业实际情况。软件既模仿企业操作界面,但又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设计多层次多方位实训和练习,注重由浅入深进行实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的同时,大力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并采用全国报关技能大赛平台软件,可作为报关实训和报关大赛的训练场所。该实训室等同于创建了一个模拟仿真的国际贸易环境和技术、技能训练的场所,可以使国际贸易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训、实习将得到可靠的保证;可以成为劳动技术等级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场所;成为学院报关、报检、物流、国际贸易相关专业教师培训场所;提供教科研人员从事教学、科研及成果推广的平台。
  5.项目预期效果
  5.1社会效益
  (一)教学效益
  能够保证进行专业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实验技能训练,彻底改变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造成的实训设备不足、实训室建设相对落后的状况,更好地适应市场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多功能实训室对于提高经贸类,物流类、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满足教师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对应用性人才的要求,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贵校不断地提升办学层次、办出特色和扩大社会知名度、产生社会效应等将具有重要意义。
  1.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知应会能力
  本项目建设的先进性和综合性,使学生能够在高仿真(全真演练)的条件下,学习并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所对应的企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使每个学生就业有技能。
  2.方便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学习和考试
  既可以掌握专业的相关业务知识,及时把握行业发展的新动向,还将大大方便学生参加统一职业技能资格考试。
  3.实训基地建设可“以产促学”,促进专业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也可通过示范作用接待全省乃至全国兄弟院校来参观考察,提高我院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二)社会效益
  本项目不仅可满足学院经贸类、物流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而且也可为其他院校经贸类专业、物流类专业的师生提供实训实践活动,还可以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策划、考证等方面的服务。
  1.可实现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
  由于经贸类、物流类专业操作性强,对实训室的要求比较高,而目前许多高校仍未系统建设这方面的实训室,各校实训基本上处于一种局域网内各自为战的分散状态,离网络化、远程化、协同化实训的要求差距甚远。本项目建设在完善校内网站的基础上,向校外延伸,发展校际专业教学、实训的合作关系,建立区域性的实训教学网站,拓展远程教育,发挥示范效应,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2.可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培训
  企业在人才市场上难以获取企业所需相关专业人才时,将更多地依赖专业机构提供的内部培训。因此,学校可以利用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本项目工程建设优良环境,为企业开展培训、提供项目管理的咨询服务甚至是承担一些项目实施的合作任务
  总之,为全面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结合社会对高级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建设有特色的保税区物流港实训基地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黎雪荣.《2012-2016年中国港口物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http://www.省略/reports/2006105gangkouwuliu.

推荐访问:保税区 建设项目 物流 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