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者 打工者要的是尊严

  在沿海多个城市,一方面,众多企业抱怨“用工荒”;另一方面,许多打工者却抱怨工作难找——这其中的矛盾如何解释?生存夹缝倒逼企业和打工者作出怎样的选择?(2月7日《中国青年报》)
  这让我想起了温家宝总理在前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在与网友交流时,温家宝还说,要想实现人的尊严必须做到三点:国家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人权;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企业为什么有用工荒?除却用工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等制度与技术因素外,最大原因不是因为我国劳动力的总量不够,而是许多企业没有能给打工者以尊严;打工者为什么难找工作?不是难找到一个干活的地方,而是难找到一个能获得尊严的企业。
  按照温家宝总理的说法,一个人要有尊严,首先要保障他的自由与人权。可是,在青岛一家生产日用品的外资企业,十几名求职者发现,车间内粉尘飞扬,工人表情僵硬动作机械,问负责人如何计件,对方竟回答不清楚。不仅如此,这家企业不给工人交社会保险,工人须每天上12小时班,每月仅休息两天。显然,在这家企业,工人的健康权、休息权、知情权都得不到保障,出现用工荒就不足为怪了。
  按照温家宝总理的说法,一个人要有尊严,就要满足他的物质文化需求,并为他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新生代农民工小雷曾辗转于深圳、内蒙古等多地打工,深有感触地说:“找份满意的工作真的很难。”为什么难?因为他有所期待。他的期待是这样的:工资高些,不要太累,工作环境整洁,住宿要有洗浴间,餐厅要大,最好要有一定时间看书学习。如果可能,他希望早日结束漂泊的打工生涯,做一名图纸设计师。应该说,他的要求不是很高,只是想过有尊严的生活。可是,企业难以满足他的要求,他就觉得找工作难了。
  也有相反的例证。一家生产石油机械的公司为许多工人青睐。这家公司每天确保8个小时工作时间;因配件成本高,当工人状态不好的时候允许工人休息。“企业的管理者是真正为员工服务而非暴力管理者,工人享有真正的尊严和幸福感,在这样的地方工作,谁愿意频繁跳槽”?
  其实,招工难的企业也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为吸引更多员工,许多企业的招工简章上纷纷写有如下条款:保证不加班、每年组织集体旅游、提供夫妻间、给予优秀员工出国进修机会。至于承诺增加工资的企业那就更多。倘若这些承诺都能兑现,打工者就可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了。可惜,一些企业只承诺不兑现,也就是明知打工者要尊严,而不给打工者以尊严。当然,欺骗只能奏效于一时,“用工荒”自然就难以避免。
  存在本文开头所说的矛盾并不是坏事。那些发生用工荒的企业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尽力满足打工者的需求,让他们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二是在市场竞争中被无情淘汰。而无论是哪种情形,都有益于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推荐访问:的是 尊严 打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