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镇海防林体系的现状暨思路]培训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我镇的海防林体系建设以全镇410KM的流域性河道和县乡道为依托,建设以海防林为主体,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兼顾的绿色通道,近期又把海防林体系建设进一步地向深层次发展,向乡村道路延伸、向农田林网延伸、向城镇绿化延伸。
  一、海防林体系建设的现状
  建设海防林体系工程是我镇绿化美化环境、再造南阳大地秀美家园的努力实践。近几年来,通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截止目前,现在成片用材林4000亩,成片果园1万亩,县乡绿色通道72km,流域性河堤骨干绿化林带70km,农田林网3万亩,四旁植树30万棵,工程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辟了绿化造林的新思路
  从总体上讲,森林资源总量仍然不能满足生态保护的需要,但土地资源有限,造林绿化受到了很大限制,如何把加快林业发展,建设海防林体系工程与绿化美化环境结何起来,我们充分挖掘田边地头、道路两旁、村庄周围的土地资源,较好地解决了发展林业与占用宝贵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有效地拓宽了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空间。
  2.拓宽了生态建设的新格局
  县乡干道两侧是我镇生态环境建设的薄弱环节,也是人流物流频繁、生态和绿化效益需求最为集中的地方,多年来造林难成林,我们采用了工程建设的方式,把道路绿化、林带建设、城镇绿化和农田林网以及成片造林一起规划、同步推进。改变了过去道路绿化、村庄绿化由分散式的动员群众自我栽植,转向组织规模化、标准化的工程建设,有效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3.改善了全镇道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在道路两侧形成的防护林,不仅保护了道路设施还美化了交通环境,而且又发挥了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降低风速等作用,显著改善了道路沿线的生态环境,为促进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4.展示了我镇生态文明的新形象
  通过海防林体系建设,在全镇大地上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赏心悦目的优美环境,使人民群众受到造林绿化的成果,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改善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5.加快了兴林致富的步伐
  坚持调整优化林种结构,实行股份份合作造林,走产业化之路。从而加快了海防林体系建设步伐,使农民在植树造林中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
  二、正确认识海防林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从我国生态建设的大环境来看,党中央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国家关于加快林业发展政策中看出,把林业发展提高到重要的战略高度。由此可见,我镇地处沿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林业建设不能削弱,只能加强。
  其次是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看,我镇地处海堤西侧,海防林建设虽然有了一些长足发展,但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结构不优化。按照建设“绿色江苏”的总体部署,更要进一步地从我镇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海防林体系工程建设好,使全镇的森林资源逐步走向分布均匀、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效益兼顾的方向,构筑国土安全的绿化生态屏障,为全镇经济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
  再次是从林业工作情况的实际看,要求我们从新的视角和新的高度去重新认识、审视海防林建设,充分认识到国家生态建设大环境没有改变,抓海防林体系建设、绿色通道工程要常抓不懈,突出重点、狠抓抓点,把海防林体系建设向前推进。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海防林体系建设步伐
  当前我镇的海防林工程正处于一个关键期,要把工程建设继续推向深入。在现在的麋鹿线、通棉线、王港河、大丰干河、一卯酉河等海防林骨干林带基本形成的基础上,逐步向村、组道沿线、向村庄绿化、向农田林网拓延。做好此项工作,应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工程建设与保护耕地的关系,尽可能地做到不占用耕地,确实需要涉及农田的,可实行放宽行距、放大株距、进行林农间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耕地效益,增加群众收入。二是正确处理好行政推动与创新机制的关系。绿化造林是义务、是责任,但归根结底是利益,建设海防林体系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在依法组织全民履行植树造林,依靠行政推动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造林绿化新机制,为海防林建设不断增加新的活力。三是正确处理好植树造林与产业带动的关系。要把海防林体系建设工程与坚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来抓,在一手植树造林的同时,一手抓林业产业发展,实施林业产业带动战略,让群众看到希望、得到实惠,使造林投资者得到相应回报。四是正确处理好“造”与“管”的关系。海防林工程建设能否最终见成效,决定因素在于栽后能否做好抚育管护工作。种成是手段,管护是关键。这就是说明了要求我们必须在“管”字上狠下功夫,重点是责任制的落实,要制定相应的领导责任制和技术责任制。首先做到不栽一棵无权属的树。对种管有功人员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任人,要对相关责任人按造林绿化责任制,追究相关责任。

推荐访问:海防 浅析 我镇 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