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培育修学旅游目的地的模式分析]鹤庆一中段培育

   摘 要:目前,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在不断创新,对旅游目的地产品开发独创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将教育学与旅游学两门学科交叉融合在一起,是为了顺应市场需求而研究开发的修学旅游的需要。虽然我国修学旅游开发起步较晚,但依托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条件,修学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模式也各具特色。由于鹤庆紧邻丽江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若发展与丽江同质的旅游产品,其旅游地形象会被完全屏蔽。因此,鹤庆要结合自身旅游资源特色,借助丽江的旅游品牌优势,开发具有文化创意性的修学旅游。
   关键词:鹤庆;修学旅游;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102-03
   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在不断创新,对旅游目的地产品开发独创性要求越来越高。将教育学与旅游学两门学科交叉融合在一起,是为了顺应市场需求而研究开发的修学旅游的需要。虽然我国修学旅游开发起步较晚,但依托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条件,修学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模式也各具特色。由于鹤庆紧邻丽江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若发展与丽江同质的旅游产品,其旅游地形象会被完全屏蔽。因此,鹤庆要结合自身旅游资源特色,借助丽江的旅游品牌优势,开发具有文化创意性的修学旅游。
   一、修学旅游的理解
   (一)修学旅游
   修学旅游与文化旅游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因此,学者对修学旅游的认识主要是在对文化旅游理解的基础上的。修学旅游由Richards and Raymond( 2000)第一次进行定义,认为修学旅游是文化旅游的扩展或反应,是为游客提供发展、创造潜能的机会,即通过积极参与课程的学习,这种类型的旅游是度假胜地提供的一个特色旅游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6)将修学旅游的定义为:修学旅游是旅游走向参与和真实体验,旅游者参与学习艺术、文物、或一个地方的特殊文字,并提供与创造地方生活文化的当地居民的连接。白四座(2008)认为,修学旅游的主体是学生群体,而修学旅游是为这一群体设计的以学习为目的的旅游产品。维也纳经济大学的旅游研究对修学旅游的内涵理解是从修养的角度出发的,认为修学旅游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的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等原因的旅行。
   修学旅游者与文化旅游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修学旅游者不再满足于纯文化视角的观察,而是要寻找一种积极的参与。因此,修学旅游满足了旅游者更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可以认为修学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下一个发展阶段。
   (二)产品特征
   1.参与性
   从修学旅游与文化旅游的区别看可以发现,修学旅游的重点在于体现其极强的参与特性。修学旅游的目的是旅游者深入了解旅游地的文化、自然资源,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因此,修学旅游产品要体现参与体验性强的特征。
   2.交叉性
   修学旅游是旅游学与教育学融合交叉的产物,因此,修学旅游产品不仅仅是满足旅游的需求,还要使游客获得文化教育的功能,是寄学于游之中,在游乐中增长学识的功能。
   3.个性化
   修学旅游产品丰富多彩,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参观国家公园、访问历史古迹,到涉及职业选择、自然体验、考察先进企业甚至体验商人活动等等,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充满时代的个性。
   4.可持续性
   修学旅游产品的可持续性非常高,由于修学旅游是个不断创造的过程。修学旅游资源依赖任何的艺术或创作过程,通过人们的创造力进行更新再生。修学旅游模式的旅游产品开发,使得历史民族文化资源能够完好的保存,手工艺品打造技术获得传承,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因此,修学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可持续性的旅游开发。
   二、国内修学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
   (一)传统文化体验型
   传统文化体验型在我国主要集中于有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华中、华北地区。国内最先开发的修学旅游是1989年的山东曲阜修学旅游。山东曲阜是传统文化体验型修学旅游目的地的典型代表,主要开展对孔子生平及其哲学思想的研究探讨活动,以及对中国书法、武术、音乐、民俗、烹饪等的培训活动。因此,传统文化体验型的修学旅游方式主要为“旅游+培训”、“旅游+研讨”。传统文化体验型的修学旅游模式具有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推广旅游地文化的作用。以曲阜开展修学旅游为例,其旅游发展带动了孔子诞生地尼山、中华民族轩辕始祖黄帝诞生地寿丘、元圣周公庙、复圣颜子庙等“旅游冷线”的升温,从而带动了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从文化角度而言,修学旅游的推出有助于曲阜对孔子文化的推广,通过各式活动的培训、研讨,旅游者不仅仅书面理解儒家思想,更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二)差异文化交流型
   差异文化交流型在我国主要是集中于经济较发达地区进行的异国文化或港台文化的交流。随着政治经济推进,东部沿海地带成为差异文化交流的集中区。近年来,福建成为闽台文化交流的修学旅游目的地,是基于国务院出台的文件中明确福建旅游发展战略定位为海峡旅游。与此同时,闽台高校之间积极的高新技术项目的交流与合作为两岸修学旅游丰富活动内容。差异文化交流型的修学旅游方式主要为“旅游+科研”、“旅游+寻根”。从差异文化交流型修学旅游目的地培育的来看,主要的推动力量是政府的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给予的保障。
   (三)民族文化探索型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并且各民族之间生活习俗差异大,民族风俗千姿百态。中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集聚区,因此,民族文化探索型的修学旅游主要由中西部地区推出,通过打造独特民族风情,以吸引东部、北部地区旅游者及海外旅游者探索少数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探索型修学旅游目的地尚未有系统的打造,是具有较强的开发潜力。
   三、鹤庆开发修学旅游的资源现状
   鹤庆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结合修学旅游产品的特性要求,鹤庆适于开发的修学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独特民族风情的手工艺、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文化沉淀深厚的小镇古韵上。另外,由于鹤庆处在大理、丽江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为其开发修学旅游提供资源支撑。
   (一)历史古迹资源
   鹤庆古镇沉淀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拥有完全生活化的白族特色建筑、保存完好的文庙。“四合五天井”式的白族建筑,融入在居民的生活中,为修学旅游进行的建筑考察提供完好的模型。文庙里浓浓的书卷气,为古镇点缀上一抹文学韵味。这里还有茶马古道上马帮遗留下的痕迹。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使得地处“大理—丽江”黄金旅游线上的鹤庆更具灵魂的展现旅游地魅力。
   (二)艺术创作条件
   新华村位于鹤庆县西北部,从唐南诏国时期就有人从事金、银、铜器手工加工工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依托着悠悠岁月里“小锤敲过一千年”的漫长历史和传承和发扬了祖辈遗留下来的手工技艺,新华村2000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俗文化村”。新华村最具特色的是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打造,是西南地区具有相当名气的银器打造集聚区。银器新华村现建有东南亚较大的民族手工艺品展示园、新华村国际生态园、五星级维景国际酒店、民族三市街、小桥流水等旅游项目,为游客的修学旅游提供基本的设施保障。
   (三)自然生态资源
   鹤庆自然资源丰富,为修学旅游进行的自然界考察提供现成素材,主要提供的调查研究资源为生物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生物资源:在鹤庆县的草海湿地等处均可观察到小天鹅、赤麻鸭、紫水鸡、白骨顶、灰雁、小䴙䴘、凤头䴙䴘、黑颈䴙䴘、普通秋沙鸭、大白鹭、针尾鸭、琵嘴鸭等60多种鸟类;云南省分布的32种鸭科中,鹤庆湿地就发现17种以上。
   龙潭资源:鹤庆县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有数十处水从山下流出或从地上涌出,有些出水处形成大小不等的水塘,称为“龙潭”。龙潭在鹤庆县境内均有分布,约有60多个,根据水温的不同,又分为温泉、热泉等。鹤庆因此有“泉潭之乡”的美称。仅从鹤庆坝子从南到北10多公里的西山脚下,就有羊龙潭、温水龙潭、白龙潭、黄龙潭、西龙潭、黑龙潭、大龙潭等。
   (四)周边支撑条件
   鹤庆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紧邻丽江市,并且丽江机场坐落于鹤庆的北面,是“大理—丽江—香格里拉”黄金旅游线上重要的旅游地。周边旅游资源对鹤庆开展修学旅游起到资源支持作用,并且大理、丽江已形成的旅游品牌形象,为鹤庆开发修学旅游获得客源保障。
   四、鹤庆培育修学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
   (一)修学旅游目的地培育模型
   修学旅游目的地培育既要考虑旅游地是否有供给因素,也要结合旅游者需求,进行全方位的打造。基于Rossitza Ohridska-Olson and Stanislav Ivanov(2010)①构建的修学旅游商业模型,结合国内旅游发展的情况,提出修学旅游目的地培育模型。这个模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考虑。一方面,供给因素是结合旅游目的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培育修学旅游目的地需要的开发条件。培育修学旅游的基本条件是具备旅游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将重点考虑旅游地的文化资源是否具有多样性,并且地方文化是否能凸显当地特色。另一方面,从旅游者需求角度,旅游者对修学旅游的需求主要是对文化体验的需求,对自身修养提高的需要。
  图1 修学旅游目的地培育模型
   (二)鹤庆修学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分析
   针对市场细分,明确客源市场,突出自身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明确鹤庆培育修学旅游目的地的存在性和可能性,从而对鹤庆开发修学旅游的模式基于游客参与、产品创新、资金投入等的角度进行研究。结合需求因素,鹤庆开发修学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呈现三大主题:历史民族文化探索、制作手工艺品体验、自然生态科考。三种模式都强调修学旅游的积极参与性要素,使得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获得心灵上的充实。
   1.文化探索模式的修学旅游
   (1)校园型修学旅游
   古镇坐落在鹤庆县城,城中完备的基础服务设施为修学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基本保证。主要发展思路:借用文庙坐落在鹤庆一中校园内的便利,为喜好校园体验的修学旅游者提供时光倒流的感受,使其在学校的氛围里感受重返中学时期的纯真。另外,为周边地区进行寒暑假修学旅游的学生提供历史文化的教学,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游玩的乐趣。
   (2)建筑型修学旅游
   鹤庆是白族少数民族集聚区之一,拥有保留完好的白族民居建筑,即“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构建模式。主要发展思路:以鹤庆有历史文化的古建筑为主要旅游吸引物,为喜好建筑和艺术的旅游者提供白族民居的居住与考察方式的修学旅游。
   2.艺术体验模式的修学旅游
   (1)手工体验型修学旅游
   新华村的手工艺体验不仅仅在于这里有手艺精湛的银器打造者,还因村落的环境氛围带着悠闲气息而使旅游者获得更多的感官享受。体验银器敲打的修学旅游项目具有不断创新变化的潜力,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打造,推出不断更新的新奇体验。主要发展思路:以爱好艺术的学生群体为主,为其提供亲自参与手工艺品的创作的体验,结合新华村龙潭资源条件,开发手工体验与旅游密切结合的修学旅游。
   (2)艺术研讨型修学旅游
   以本身拥有民间艺术人才资源为依托,结合紧邻丽江机场的区位优势,开发具有较高研究性质的艺术型修学旅游。主要发展思路:研讨型的修学旅游对提供的基础服务要求较高,而新华村已建有民族手工艺品展示园、新华村国际生态园、五星级维景国际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能满足这种类型的旅游开展。银器手工艺打造是鹤庆旅游开发最大的特色,并且已享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因此,定位修学旅游者可从国际民族文化交流的层面开展。
   3.自然科考模式的修学旅游
   (1)地质考察型修学旅游
   在鹤庆有一种新奇的体验是,地表不断的有清澈的泉水冒出,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潭,而水潭里一簇簇幽绿的水草飘扬着。鹤庆的各个龙潭为整个县城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自然生态的观赏价值。造成处处有龙潭的现象是由于鹤庆地处断裂带,具有的特殊地理条件。因此,形成以各代表性龙潭为考察对象,结合龙潭周边文化旅游资源,连成具有科考价值的修学旅游线。
   (2)鸟类研究型修学旅游
   这里鸟类品种多样,特别是冬季候鸟来此栖息时,可为观鸟爱好者呈现丰盛的视觉盛宴。这种类型的修学旅游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为城市公园,为爱好鸟类研究的旅游者提供一个鸟类观察的平台,淡季时又能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场所。城市公园开发中要以保护湿地、保护鸟类为前提,尽量保持原生态型,在外围地区完善旅游服务基础建设。
   五、总结
   鹤庆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为其发展修学旅游提供了客源保障。基于鹤庆资源条件优势,其修学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主要凸显三大特色资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地形象。但目前关于修学旅游的供给、开发管理等方面内容还很缺乏,因此,鹤庆开发修学旅游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还需要结合自身特色进行不断摸索。
  
  参考文献:
  [1] Lindroth, K., J. Ritalahti, T. Soisalon-Soininen. Creative tourism in destination development[J]. Tourism Review. 2007.
  [2] 罗明义.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9,(9).
  [3] 苗小倩.浅析修学旅游项目开发与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07,(9).
  [4] 丁敏, 杨飒.论我国修学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业时代,2010,(17).
  [5] 陈非.修学旅游初论[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责任编辑 杜 娟]

推荐访问:鹤庆 修学 培育 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