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得有效”才能“学得有效”]有效学时需要多久才能考试

  摘要: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效益性,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达到预期的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活用”教材;师生平等;课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36-02
  近年来,我发现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专注之情少了,而厌恶和畏惧之情却多了,大量重复的习题和怪异的奥数竞赛题,使部分学生在屡次失败的痛苦之后选择了逃避。这种现象出现在小学阶段是十分可怕的。我认为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丧失兴趣和自信的原因之一,便是我们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教学的有效性。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它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好好思考的问题。
  一、认真备课,是提高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认真备课,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在备课前,应认真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同时还要使学生感兴趣,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拟定教学目标时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其次,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应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应着眼于学生怎样“学”及在学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哪些问题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还应考虑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在备课时要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融入于课堂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爱学、乐学。另一方面,要灵活使用教材。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如,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认数”时,学生对整万数这样相对较大数的认识,是需要借助一定的具体情景,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对数的大小把握才是鲜活的、有生命的,为此我摈弃了教材中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数据,而是选择了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事物,如汽车、商品房价格等。为了帮助学生感知相关数的大小,我还借助有关图片,帮助学生形象感知。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学生感受到所学习知识的使用性和重要性,从而对所要学的知识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数学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工具,生活中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资源。只要我们以教材为主线,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增强自己的学习兴趣,由此就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是提高有效教学的根本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站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真正地“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只有在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才可能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达到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例如六年制数学第九册有一道题:前进小学看两部科学教育影片,第一部分片长585米,放映了19.5分钟,第二部分片长720米,要比第一部多放映多少分钟?在教学这一道题时,我利用语言激励和实物奖励的方法,并适时引导学生思考,激活课堂活力。学生通过思考、探索,解出720÷(585÷19.5)-19.5和19.5÷585×720-19.5时,我进行了表扬和鼓励,并及时引导、追问:放映机的速度不变,为什么第一部比第二部用的时间少呢?这一问激起了同学们思维的深刻性,又列出两种算式:(720-585)÷(585÷19.5)和(19.5÷585)×(720-585),紧接着我又以回忆旧知的方法进行再问:能不能用第二部是第一部的几倍这个条件来解答?这时学生很快就列出了19.5×(720÷585)-19.5的解法。这节课我主要以学生为主体,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营造了学生积极参与和乐于学习的课堂气氛,收到了有效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努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传统的师生交往方式。缺乏兴趣的学习则是枯燥无味的,只有创设民主和谐的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课后教学反思,使课堂教学有效化
  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一节课四十分钟是短暂的,但教师几十年的教学生涯是漫长的。教师面对的是具有鲜活生命的课堂,由于个性的差异,认识方式的不同,给课堂带来了复杂性和不可预料性。要使自己的教学经验得以升华,缺点和不足得以纠正,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教师只有勤于笔耕,及时捕捉自己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把它记录下来,教学中的亮点才会永远放光,缺点才能加以修正。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发现,有些学生在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时,通分的时候并没有用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来进行计算,从而使计算变得较为复杂。为此,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想想学生在计算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呢?究其原因,问题应该还是出在第三单元的“最小公倍数”学习的不够扎实。通过对学生“学”的反思,能使教师进一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学过的知识迁移、运用,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活动,有效教学也就是教学的效益。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呢?这是每位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就是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推荐访问: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