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伪君子] 明朝伪君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我所知道的最早的关于君子的话了。两千多年来,君子的形象日益高大,有柳下惠坐怀不乱,有尾生抱柱,有谭嗣同引颈献法……对比起来,我谈不上君子,倘若加个“伪”字倒是客观事实。
  我一直是亲戚长辈眼中“好孩子”的典范,常被拿来以官方的名义教育他们的小孩子。时目一长,连我自己也以为确是事实,大庭广众之下总是极力维护自己的光辉形象,不上网,不打游戏,不骂人……整天“文质彬彬”的。其实我很讨厌这种样子。
  我越来越反感人家夸我好,希望大家都拿我不当回事,把我看得一无是处,甚至视我为空气。这样一来,我就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需要试图像个变色龙似的伪装自己。
  也许伪装是动植物求生存的本能,很多动物为7捕食或避免被捕总是将自己的肤色或形体伪装起来,变色龙就是一个典型。人类从猿到人,确实是一天天地进化了,然而就伪装而言,又是逐渐地升级了。
  我们不单单是满足于外部形体的伪装,而且还学会了掩饰那些不符合“礼仪”或者说不够文明的天性,使之与长期形成的普遍认同的主流“君子观”相符合。如果说动物是在自然环境下的伪装,那么人是在社会环境下的“自我粉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这是孔圣人的“君子观”。走在校园里、大街上,遇见美女,趁四下里无人总会偷偷地瞄上几眼。当身旁有人经过时,就赶紧做贼似的把目光收回来,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走路。
  身在集体场合,突然感到一股气流欲喷涌而出,但必须憋着,憋着,让气流一点一点地溢出,好好的一个屁让我放得支离破碎。随后,我不安地静坐着,等着有人嗅到。终于有人捂住鼻子说“好臭!谁呀?”此时我也装着一脸茫然的样子,在搜寻那个破坏空气的人。
  班级的大后方很乱,我也在心里默默地埋怨;听到课堂上瓜子壳破碎的声音,我也想拍案而起。但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谁不想当个好好先生呢。我从来都会对他们微微一笑,发出我很欣赏他们潇洒的信号……
  我也很鄙视我的“伪”,但一面又给自己找借口。
  我也常常在想,或许人一开始就是伪装的,经实践检验某种伪装好,于是就以它作为标准,标准积累得多了,保存得久了。便形成了社会道德,伴随着文明进步,道德进一步完善,于是上升为法律。这仅仅是我的主观臆测罢了。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人性中有“真”的一面,也有“伪”的一面。很多事想做却不敢做,很多事不想做却又去做,很多事做了却不敢承认。我就是这样一个“伪君子”!
  (指导老师赵克明)
  编辑/梁宇清

推荐访问:伪君子 我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