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津津有味于三俗报道 津津有味

  2012年5月16日,《深圳都市报》在A01版推出一张模拟的方舟子与凤姐的结婚登记照片,并配上标题“从了吧!方舟子”(整个图文占据头版除广告之外部分的近二分之一版面),并在娱乐(A24)版整版隆重推出该报记者陈某《为了韩寒(引题) 凤姐要嫁方舟子(主题)》,更配以系列组图——分别模拟方舟子与凤姐手拿结婚证的合影、方舟子与凤姐及其“孩子”方风子、方舟子与凤姐相遇的场景、凤姐与方舟子闹洞房的场景。这组报道是典型的三俗报道。
  首先,报道对象庸俗。
  凤姐一直持续借助种种媒介,发表低俗而雷人话语,如“我要和陈冠希结婚”、“家乐福中国区总裁非常喜欢我,说我是一个好员工,兢兢业业很刻苦,准备向我求婚,我会考虑一下”、“我现在征婚的话,一律要海归人士,而且只要欧洲和北美的海归。哈佛牛津毕业的优先”等,吸引部分公众关注。该报道选择凤姐为主要对象,极具庸俗性。
  其次,报道内容低俗。
  众所周知,结婚是两个单身成年男女之间的私事,其他个人、团体等都不能干预。中国已经推翻封建制度近百年以来,男女平等、婚姻自主、一夫一妻等已经庄严地写入各个时期的宪法,该报道不顾方舟子和凤姐个人的真实想法,以及方舟子已组建家庭的事实,无视社会良俗和法律规定,仅仅根据凤姐在自己的道具——微博上的那段表演性的表达,无视方舟子个人感受,就鼓动凤姐嫁给方舟子,而且煞有介事地制造了5幅图片,这种相当低俗乃至恶俗的行为,让一百多年前煽动美国和西班牙开战,乃至鼓动公众成功刺杀美国总统麦金莱的、臭名昭著的赫斯特倘若在世,也会自叹弗如。
  第三,违背传播规律。
  新闻之所以能够从众多信息中被传播为受众所知晓,根本原因是因为具有新闻价值,能够提供公众以信息服务,倡导和彰显社会核心价值。该报道缘起于2012年5月15日8点18分,凤姐在其实名认证新浪微博发言:“针对方舟子同学对韩寒同学不断挖墙角的行为。本人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我决定与方舟子这位秃顶老男人结婚。用我的后半身(应为后半生——引者注)来守住他。并在每晚面对方舟子的时候,把他想象成欧美高富帅年轻男。”
  撇开方舟子因质疑韩寒的诚信,而与韩寒发生口水战的是非不说,凤姐的表达,实质上是想继续借名人成为话题中心,而维系自己在网络上的影响力,从凤姐微博中“秃顶老男人”、“欧美高富帅年轻男”的相关表达,她并不想和方舟子结婚,维护韩寒的 名誉是一种伎俩,自己给自己创造合理存在和出镜的机会,引起世俗关注,为了韩寒嫁给方舟子并不是凤姐的真实的意愿,不是真实的信息。从凤姐一向的言行和思维惯性判断,估计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嫁哪些人,适合嫁哪些人。
  但是,该记者看见后如获至宝,可能认为,拥有百万微博粉丝的凤姐,作为报道的主角的言行,具有轰动效应而应该关注。撇开新闻意识形态不说,中西方关于新闻的职业基本道德要求是无差别的:都要求真实、客观、准确,都摒弃虚假新闻等。
  深圳都市报社本应本着真实、客观、全面的态度找凤姐、方舟子核实,但该报道仅凭凤姐微博表达,就隆重而热烈的图文并茂地表达,表明该报的行为完全背离新闻应该具有的真实、客观、全面等基本要求,完全将新闻基本职业要求抛弃到九宵云外,也违背社会主义基本核心价值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新闻的真实、客观、准确,从延安时期就开展反对“客里空”运动。2003年10月起,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力图根治媒体的三俗现象。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定条件下,利弊是相互转化的。《深圳都市报》关于“凤姐要嫁方舟子”的报道,违背了媒体应有的职业要求,但也为今天的新闻界进行三项教育提供了鲜活的靶子。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推荐访问:津津有味 报道 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