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美言”点燃兴趣火把|明日之后火把怎么点燃

  摘要:语言是一门艺术,会说的三分巧,不会说的讨人嫌。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不热爱语言是不行的。教师对于语言的使用频率、要求程度之高则远远高于其他社会成员。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其工作是育人艺术,而教师语言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本文拟从语文课的语言运用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关键词:语言;艺术;巧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075-01
  语言是人类发声器管所发出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可以用于传达信息、交流情感、组织社会活动等等。教师对于语言的使用频率、要求程度之高则远远高于其他社会成员。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其工作是育人艺术,而教师语言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语言素质要求更高,不仅在于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更重要的在于能够表情达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高尔基说过:“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语言镶边,就会更加绚烂夺目。”由此可见语言的奇特作用。本文拟从语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谈谈几点看法。
  一、以语促情,巧设意境
  语文课关键在于一开始就给学生“入境就亲”的感觉,从而使他们产生亲近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否则便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劳力劳动带来疲劳。”记得我在带领学生学习《蔚蓝的王国》一文时,我用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有的喜欢红色,因为它热烈;有的喜欢白色,因为它纯洁;也有的喜欢蓝色,因为悠闲的白云喜欢在蓝天下漂游,轻灵的海燕喜欢在蔚蓝的大海上展翅高飞。俄国十九世纪的大文豪屠格涅夫就曾写下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令世人至今回味无穷,大家想不想随着他的笔触畅游蔚蓝的王国呢?”这一下子引起教室里的轰动,朗朗的读书声便是最好的回报,这就是源于导语设计贴合课文以及学生的生活,为本课的学习创设了优美的意境。再如我在教授沈从文先生的散文《云南的歌会》时,在优美的《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的带领下,充满边塞风情的竹寨里,身着少数民族传统服装的男男女女在围着篝火翩翩起舞,视频在缓缓的播放,我在一边轻轻的说:“大家如果身临其境将会如何,你还会作为一个旁观者吗?抑或是早已抑制不住发痒的喉咙想尽情的歌舞呢?大家要不要从散文《云南的歌会》中找找沈从文先生的答案呢?”一语把同学们带到了现实之中,大家赶紧通过阅读课文寻觅答案。导语设计,只要贴合文本,同时又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便可创设出合适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想象兴趣。这无疑是语言之功。
  二、以语融情,贯通教学过程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感情容易激动的青少年学生,所以一方面特别要学会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自尊心,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记得有一次上公开课,一位女学生因为紧张导致声音特低。甚至发不出声音来。怎么办,在那么多老师、同学的注视下,干巴巴的提醒肯定是不恰当的。我把课本一卷递到她嘴边:“来、来,老师送你一支话筒,这样大家就可以听得到你精彩的发言了。”这位同学听了会心一笑,大方、镇定的解决了问题。一句话,一个动作、眼神,便达到极好的效果,这就是语言奇妙的作用。另一方面,课本中的文章无一不是美文,它们从各各方面对学生给予精神的滋养,或培养个性;或融入集体;或畅游山河;或溯游历史;不一而足…因此必须使用好教材,许多时候在于激发学生感情,关键在于用以情达意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力求做到“一趣激情”“以情激情”。
  我在传授《过雪山草地》的时候,我先以浑厚深沉的语言范读课文,努力表达出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再让雪山听配乐朗诵,适时提醒同学们注意节奏,领会其抒情气势,然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诵,最后在听歌曲。过程清清楚楚,语言衔接紧凑。这样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熏陶感染,既培养了语感,又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其三,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必须多读。不读,无以品味精彩的语言;不读,无法进入文章的意境;不读,无从体会作者的情感。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抒情散文可谓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他用最平凡的笔墨透出最感人、最耐人寻味的意境;用最朴素的笔墨描绘出最美丽、最有色彩的图画。在学习他的散文《背影》时,就“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一看似平常实则意韵悠长的话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父亲已经安排好人,我也不止一次往返于北京,但他仍决定亲自送我呢?大家通过反复阅读在结合当时家中的处境,合力讨论得出了这恰恰是父爱深沉之体现;再如父亲过铁路、攀越月台为我买橘子的那一段,大家久久被作者朴实尔饱含激情的语言所打动,作者似乎已经将他的满腹情感揉进字里行间,这份父爱岂是几枚橘子所能衡量的。记得当时好多学生哭了。因为大家读出了在自己生活中还没有读懂的父子,要好好珍爱这份感情。一篇课文的学习仿佛是大家长大了,如果没用对课文语言的反复玩味,没用老师的画龙点睛般的点拨这是不可想象的,这不能不说是语言表达之功劳。
  三、以语激情,断课余味无穷
  经常会发现有的老师在下课铃响过以后便匆匆宣布下课,或用几句干巴巴的语言简单地总结一下,这使一节原本不错的课因断课不佳尔留下不小的遗憾。此时,断课语言的简明、传神,或耐人寻味、或深邃悠长定会起到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
  教师的语言是激发学生探求知识和人生的出发点,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老师应该也必须巧妙使用语言,调动孩子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我们的语文这株奇葩开放的更加瑰丽多姿。

推荐访问:美言 火把 巧用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