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吃下的“胖胖糖”] 胖胖糖

  人为什么爱吃糖   人的舌头实际上只能感受到四种基本味道:甜、酸、苦、咸。其余的味道都是这四种味觉混合起来形成的。这四种味道在舌面上有各自对应的敏感区域。其中感受甜味的味觉细胞在舌尖分布的最多。于是,有人戏谑地说,舌头总能先尝到甜头。
  每每看见大人这样哄小孩:“你要是乖乖的,我就给你糖吃。”就会想,为什么总是拿甜蜜的东西来作为奖励呢?没有大人会拿苦瓜或者中药来让孩子听话就范的吧。
  当我们不再是孩子,甜食也比以前吃的少了很多时,一旦品尝到美妙的甜食,舌尖的愉悦引发浑身的舒畅,孩提时的美好回忆便伴随着甜味从心口中萌出。人类对甜味的嗜好让“甜蜜”远远超越了味觉体验,而“甜蜜”也因此成为了各种美好感受的代名词。
  人们之所以喜欢甜食,与人类的动物本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糖、脂肪、蛋白质是人体的三大营养物质。在这“三兄弟”里,最容易被利用,转化为驱动人体运动、维持体温的物质就是糖。人的机体天生具有惰性,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所以相对于需要先花费力气“转化”的脂肪和蛋白质,身体更加欢迎能够“拿来就用”的糖类。因此在三大营养物质中,糖是人体能量的直接提供者。
  但是,糖作为能量物质有一个缺点:来得快,去得也快。它富含的能量远高于蛋白质,却又不似脂肪那般具有持久储能和供能的能力。它的效果是“即时的”,人体摄入糖份,然后直接利用。如果过剩,便将它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存起来。
  所以与其说孩子们对糖有着天生狂热的喜爱,倒不如说他们是对摄入能量有着无限的渴求。有的研究还发现,有孩子在吃了很多糖——譬如糖果、蛋糕、软饮料以后,会出现短时间的亢奋。虽然有系统的试验和配套的分析显示,糖对儿童的表现力和行为没有直接影响,但是我们在吃了甜食以后,从心中荡漾出来的那种甜蜜的幸福感觉,是或多或少存在的。
  不一样的糖
  这一代人的喝水习惯正随着各种软饮料的入侵而渐渐改变。
  小林是典型的“喝着可乐长大”的一代。无论是炎炎的夏日,还是冰冻三尺的冬天,每天午睡起来如果没有一瓶可乐提振精神,他就会觉得整个下午都疲惫无力。
  的确,可乐或者是瓶装果汁的口味非常讨喜,而且其中的咖啡因和糖类物质都能够提振情绪。而人们一般说起糖,脑海中跳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从甘蔗中提取出来的白砂糖。可是,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厂商对蔗糖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甘蔗种植业却因为气候变化而萎缩,蔗糖的价格渐渐提升,饮料生产的成本自然水涨船高。为了控制成本,厂家开始寻找另外的物质来替代蔗糖。
  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另一种便宜高产、种植广泛的农作物——玉米上。构成玉米粒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由许许多多个葡萄糖分子首尾相连而形成的,本身没有甜味,但是科学家通过淀粉酶的酶切手段,将一条长链的淀粉打断成一个个小小的葡萄糖分子,从而得到一个个具有甜味的葡萄糖。
  想想看我们吃馒头的情景:馒头刚刚入口时是没有甜味的,但如果多咀嚼一会儿,嘴里就出现了一丝甜味——这是唾液中的淀粉酶的工作成果。可是如果将蔗糖的甜度设为100,那么葡萄糖显然不够甜,大约只有70。
  科学家经过研究又发现,果糖是自然界中最甜的单糖,分子式和葡萄糖一样,只是原子连接方式不同而已。通过一种叫做“异构酶”的物质,可以将葡萄糖的分子空间构型转换成果糖,甜度能跃升至173 ,这样转化而来的产品被叫做“高果糖浆”。这两个化学反应需要的条件很温和,玉米的产量也很丰富,生产甜味剂的成本因此大大降低,从而现在被食品工业广泛采用。于是,“高果糖浆”随着两大可乐公司的大规模使用而盛行。
  让人不知不觉就多吃的糖
  
  喜欢自己动手榨鲜果汁喝的黄女士发现,不论如何调配,她榨出来的橘子汁总是没有买来的瓶装果汁好喝,有些酸涩,入口口感也粗糙一些,而且,喝一杯就腻了,但是换了瓶装饮料,她能喝了再喝。
  瓶装果汁良好的口感与“喝不饱“的特质,很大程度上与上面说到的“高果糖浆”有关。这种糖浆能够让食品里面的分子分布更“均匀”,从而产生细滑的口感。同时它带来的几乎两倍于蔗糖的甜味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悦了人的味觉器官。
  另外,当蔗糖进入人体内,会被体内的酶分解为一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分子,从而以能量物质的方式被人体吸收利用。当葡萄糖进入血液后,人体的“血糖指数”会上升——它是糖尿病人最熟悉的一个数值——过高的血糖指数会诱导机体分泌胰岛素和瘦体素。这两种激素一边发出“饱足信号”,一边代谢血液内的葡萄糖,人体因此产生“腻”和“饱”的感觉,停止对食物和糖的摄入。但果糖分子代谢途径和葡萄糖完全不同,不会引发人体产生胰岛素和饱足的感觉,也就是说会让人吃得更多。
  曾经有一个实验,研究人员请2005名英国市民估计出本国最流行的几种饮品中含有多少糖。结果市民普遍地略微高估了碳酸饮料中的糖含量,同时严重低估了奶昔、冰沙、能量饮料和各类果汁中的糖含量。
  另一项估算平均每周饮料饮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英国人每周通过非酒精类饮料平均摄入659克的糖和3144卡路里(每天约450卡路里),而这个卡路里摄入量几乎等于女性每天卡路里建议值的四分之一,男性建议值的五分之一。可见,人们会低估饮料内存在的糖分。
  另外,果糖的构造比葡萄糖更容易转换成甘油三酯,最终产生更多的脂肪,囤积在内脏、腹部和臀部,造成向心性肥胖。这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害。不仅如此,如果长期摄入大量果糖,还会导致胰岛素抗性的增加。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关键,胰岛素抗性的增加意味着胰岛素对血糖变化的敏感性下降,严重的就导致糖尿病。
  与氢化植物油并驾齐驱的甜蜜杀手
  前不久,一篇题为“浙大教授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女儿喝街边的奶茶”的帖子被疯狂转发,虽然与当下的老酸奶和有毒胶囊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但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另一方面,同样是食品工业添加剂的果糖似乎总能逃过被曝光的危险,可是它造成的危害一样不容小觑:体重增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不良后果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清晰的验证。媒体也渐渐开始关注起果糖作为食品添加剂产生的危害来。
  为了逃避舆论的指责,很多饮料厂商开始在“糖”上面做文章,于是我们在选购饮料时的选择忽然就多了起来。
  爱喝茶饮料的刘小姐在超市的货柜面前就有点迟疑。因为她不仅看见了某款冰红茶的普通版本,还看见了“低糖版”和“无糖版”,甚至在最醒目的位子,还有一款“0能量”的包装在吸引着她。一时间花多眼乱,刘小姐也搞不清楚其中的区别。不过为了减肥,“还是选择‘0能量’的吧!”于是不少既想满足口腹之欲,又想塑形的消费者便冲着“0能量”或者是“无糖”义无反顾地冲了过去。
  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按照《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里的规定,100毫升饮料里如果含有的能量少于或等于17千焦时,即可表述为“0能量”。但仔细检查产品的成分表,我们仍然可以找到“白砂糖”或者是“果糖”的踪影。
  有的产品如果不加入甜味,口味可能会变得十分不讨喜,在市场上没有销路。所以有的商家就在产品内加入了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赛蜜、纽甜、三氯蔗糖(蔗糖素)等 “高效甜味剂”。这些物质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全是通过工业合成出来的。它们的甜度是白糖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在产生适当甜度的时候,所含的能量非常非常低,有的甚至完全不含有能量。这样既能符合“0能量”的标准,又可以调节口味,符合人们的感官需求。
  可是有很多研究证明,这些合成的高分子物质能量虽然很低,但却能让人吃得更多,食欲更旺盛。长此与往,它们甚至比直接摄入“高果糖浆”更容易让人发胖。
  也有研究表明,每天喝两瓶或两瓶以上无糖饮料的人,发胖的速度是不喝饮料的人6倍。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海伦教授用了9年半的时间追踪474名成年人的生活习惯,她发现,喜欢喝饮料的人腰围增长速度比别人快70%。她说:“摄入的饮料和人造甜味剂会使人养成吃甜食的习惯,并破坏食欲和脑细胞。所以,爱喝无糖饮料的人,会比喝普通含蔗糖饮料的人更喜欢甜食。”
  另外,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大环境下,这些化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对于人体是否有害我们还不能盖棺定论,而且厂家在使用这些甜味剂时,是否能够做到精确控制,保证它们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安全的范围内,还不得而知。
  糖对人来说,本来是绝好的能量的物质。在那些没有糖吃的日子里,吃蔗糖还是吃果糖都不会造成什么太严重的后果。可随着科技和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他们产生的负面效果也渐渐浮出水面。人类的进化速度远远没有赶上科技的发展和食品供应的速度——身体还是按照进化出来的本能,只要是糖,是能量物质便照单全收,似乎不会“满仓”。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代谢病就成了“富贵病”,吃多少糖,选择吃什么糖,取决于你在健康和口腹之欲之间做出的权衡。

推荐访问:胖胖 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