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初中新目标英语的高效课堂] 初中新目标英语

  【摘要】课堂是教育教学实施的主要阵地,课堂质量和效益的高低决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转变教育观念,渗透新课标理念,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理所当然地成了我们一线教师必须认真重视和积极探索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自己的课堂,真正实现高效、科学,走出形式、虚假、低效的怪圈,让我们的教育更有效。
  【关键词】课堂高效探究
  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1、班额过大,效率低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一般都设计了多种课堂活动,可是对于一个有50名学生的课堂而言,每位学生能有多少机会参与活动?教师是否有能力适时监控学生的活动,并关注个体差异?一旦教师的关注不到位,就很容易导致活动流于形式,取不到预期的效果。
  2、单词过多,难掌握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Go for It!教材为例,教材共分5册,词汇表中有2285个单词,389个固定搭配,其中标注为黑体的重点单词和短语1393个。而考试经常涉及到非黑体词汇,所以教师要求学生掌握所有词汇,其中不少拼写复杂的单词给学生的记忆和运用造成了很大障碍,导致学生的学习困难,至使一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
  3、任务与应试不可兼顾
  目前不少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但在中考的内容与形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教师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补充语法知识。教师在"任务"与"应试"之间挣扎,既要安排课堂活动,又要讲解语法知识,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从教材处理、自主探究、了解学生和教学的有效性四个方面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
  一、教材内容整合要得体
  我们在上课之前,可以根据所教教材和学生的情况,从网络资源、报纸杂志、图片资料以及图书馆的藏书中搜集并组织教学内容。时常征求学生的意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作为授课内容,从而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需要,教师也有更多创造与发挥的空间。
  不少的教师抱怨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内容过于复杂、词汇量过大、对学生的起点设计过高时,我们是否想过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让它更适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呢?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如有可能,应尽量与学生一起协商补充或取舍哪些内容,使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对教材的灵活处理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拥有良好的教材分析能力和使用能力。如果教师能够自如地使用一套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教材,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实际自编教材,那么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必将得到提高,学生也必将学得轻松。
  二、 自主探究要有可操作性
  1、 目标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
  在自主课堂中由于教师讲得少了,目标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显得越来越来重要。目标要明确,备课和上课期间如何带着目标意识。目标是课堂的核心是教学活动的重点,重点太多等于没有重点,核心太多等于漫无目的。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我们设计目标往往设计为:知道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培养什么情感?做法是对的,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目标达成了没有?达成度如何?教师怎么调控?学生知道了吗?教师怎么知道的?学生理解了吗?教师怎么知道的?所以我们要把目标细化:能说出什么?能写出什么?能复述出什么大意?等等。那么学生的达成情况可以通过这些具体的可操性行为来及时检测,教学过程相应灵活调控。
  2、 探究不能流于形式,对任何问题都进行探究
  有位教师在教学动词不定式的知识时,在没有对动词不定式做必要的解释的前提下,要学生探究:动词的不定式是怎样构成的?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不定式的知识挺难的,教师有必要直接从例句入手,指导学生理解动词不定式的说法,并通过给出更多的例句来进一步巩固这个知识点。另外一名老师在处理相关知识点时,首先要求学生收集含有动词不定式的英语句子,然后在全班交流,进行讨论,变师生之间的交流为生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阅读课前准备好的带有动词不定式的句子,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归纳,然后得出动词不定式常与哪些词连用,在句子中常作什么成分等语法规则,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自己总结出语言规律。接着,他又要学生用探究的方法总结出引起动词发生变化的情况,学生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表格:
  动词的变化形式
  时态中动词的变化 一般现在时be (am, is ,are )
  实义动词(V.)
  现在进行时 be +v-ing
  接在某些动词之后 want, like, love, need, (to do sth.)
  enjoy, practice, have fun, like, love (doing sth.)
  let""s do sth., Please do sth., make sb. do sth.
  接在所有介词之后 thank you for doing sth, be good at doing sth…
  重点句型中 It""s time to do sth… It""s important to do sth…
  七年级的学生能把相关知识综合起来,也体现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并能更好地指导实际知识运用。学生形成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 多角度了解学生,组织适合学生的教学
  一些教师与学生接触时往往比较在意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态度,但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或对学习的偏好,所以大部分教师总是给所有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让所有学生回答同样的问题,并满足于得到相同的答案。
  一些教师往往欣赏循规蹈矩的学生而排斥那些与众不同的孩子,担心学生奇怪的思维会破坏秩序井然的课堂。其实,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学生,制定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案:可以让善于言辞的学生作朗读的表率,让文笔出众的学生当写作的标兵,让善于表演的学生担任演出的主角……,这样学生就能因为自己的优点得到老师的赏识而产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同时,教师也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即便是在最常见的课堂提问之前,也不妨观察一下学生的面部表情,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避免出现让学生尴尬的场面。
  四、知识教学的有效性应得到保证
  一节课的效率高不高主要看达标率。如果目标合理而适度,学生就应当堂达标且要人人达标,只有少部分学生达标的课不能算是好课。有些教师在"达标测试"环节往往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①只检查好学生。教师随便提问几个好学生,这几个学生会了教师就以为全班学生都达标了。这种检查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在一节课上,教师要尽量检查到每类学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单靠教师的提问很难做到这一点,可通过合作小组相互检查的做法来实现。②虽然全部检查,但对落后学生没有补救措施。有些教师在下课前也搞全班检测,做对的举手,但对没有举手的同学教师没有问错在什么地方,课后谁来给他补课,何时汇报结果。没有具体的补救措施,这些学生就会逐步变成落后生。
  如果教师在下课前能自豪地说:"这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我班内的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就是一堂好课,一堂高效率的课。只有保证有效、高效教学的课堂,新课程的光辉才会遍洒整个教育大地,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都应为之而奋斗,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高效课堂的四个要件》 天津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敏勤
  [2]《新课改课堂教学建议100条》 楼德镇中学教研室
  [3]《试论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管理》 五指山红星学校 成咏梅

推荐访问:高效 英语 新目标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