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组2008年高考试题谈昼夜长短的判断]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新课改使得探索新高考命题变化趋势成为教育研究者共同研究的热点。2008年高考地理试题反映了高中新课改后学生学习的特点,反映了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考查考生基本思维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作出了探索。
  笔者就2008年高考试题探索新课改背景下新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下面是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全国卷Ⅱ)中的一组选择题: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6―8题。
  6.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A.66.5°N、66°N、40°N、40°S
  B.66.5°S、66°S、40°S、40°N
  C.66.5°N、66°N、0°、40°S
  D.66.5°S、66°S、0°、40°N
  7.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8.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Pa与Pb的关系符合()。
  A.01
  【试题分析】这组题借助示意图,考查考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是一组设计巧妙的好题。其主要特点表现在:(1)变传统的简单识记式考查为灵活运用式考查,将概念性原理规律巧妙地借助图像进行考查。试题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借助不同纬度的四地白昼长短变化示意图进行考查,同时引入平均昼长变化进行比较判断,巧妙灵活。(2)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解题思路】
  1.根据条件,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a月①、②两地昼长变化较小,b月①、②两地周长变化较大,①地在a月的昼长接近于零,而且昼长是持续变化,a、b两月应为连续两月,可以推知a、b两月不会是四月与五月或五月与六月,更不会是二月与三月或三月与四月,一定是一月和二月。据此能判断出①、②、③三地位于北半球,④地位于南半球。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故选A。
  2.根据条件分析看出,A、B两个选项相对简单,较易排除,从图中还可以判断出②、③两地,②地纬度较高,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C选项排除。③、④两地分别位于南北半球,③、④两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赤道当然满足条件,故选D。
  3.据图判断①地a、b两月昼长的变化分析看出,a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较小,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b较大,所以0

推荐访问:年高 考试题 昼夜 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