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关于概括能力的训练 概括能力训练

  摘 要: 概括能力是指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围绕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这三种文体的特点归纳几点做题的方法。
  关键词: 概括能力 三种文体 做题方法
  
  概括提炼能力是指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提取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并把相关文字材料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概括能力是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都加大了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考察力度。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做好这一类型的题目,本文围绕三种文体,归纳几点做题方法。
  一、记叙文
  1.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做好这一文体应注意记叙的对象,干什么,什么事,结果怎样,即可分三步走:
  A.先抓住叙述的“主人公”(人或物)
  B.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什么事
  C.结果怎样
  如果是概括某段的段意,只要“时间+人物+事件”就可以了。
  如《风筝》第4自然段可概括为:有一天,我粗暴干涉弟弟做风筝。
  如果是概括中心,则后面还应多加上:赞扬了(或揭露了、歌颂了、说明了、表达了、表现了)……的精神(或思想、品质、道理、感情性格、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如《我的老师》一文的中心:通过记叙老师教导我的几件事情,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感激。
  2.写景的记叙文
  写景的文章一般都托物言志,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物”的部分,一是议论抒情的部分,只要分别找出这两部分,综合起来就可以了,即:通过描写了……抒发了……(思想感情)。如:《白杨礼赞》一文的中心:通过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美,抒发了作者对白杨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3.散文
  概括散文的主题,可以通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途径来完成。记叙文中常常出现议论或议论兼抒情的文字,这些文字往往起着画龙点睛、解释或升华作品主题的作用,因此只要认真品读这些句子,就很容易把握住中心。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每叙述完一个故事后,就有一段议论抒情的句子,只要认真分析每一个典型事例后面的议论抒情性句子,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即本文通过记叙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三个典型事例,歌颂了战士们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深刻地告诉人们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4.小说
  小说的主题是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题旨和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无一不是为主题服务的。所以,分析小说的主题,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综合考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看人物自下而上的环境,看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动。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性格的分析,对其遭际的了解等来分析概括。如课文《孔乙己》便是如此。通过对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摧残致毁灭的旧知识分子的典型,揭示并控诉了封建制度人吃人的罪恶本质。
  二、议论文
  1.找出或概括论点
  阅读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找准论点,概括论点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文章的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
  具体的方法是:找紧紧围绕论题、表达看法、主张的比较完整的判断性语句。同属这一类的句子,要找那些概括性强的。可先看标题和开头,再看结尾和文中总结过渡性的句子。因为论点在题目或文章开头出现的概率最大。如《为人民服务》题目本身就是论点,还有《谈骨气》第一段就明确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2)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来归纳论点。
  方法是:从归纳段意、层意入手,尤其要深入研究文章主体部分的内容,然后归纳出论点,最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论点。表述时应注意论点的语言形式,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判断性的句子,不能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也不能用问句。如《谈语言》一文,通过对每个自然段的概括,以及对作者原话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3)通过论据判断论点。
  如果不能快而准地判断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就可以从论据切入作出解答。因为论据唯一的作用就是支撑论点,分析论据,把握论据的思想内核,是确定论点的好方法,既简便又准确。如《懒惰的智慧》,通过对所列举的论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作者的观点: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4)根据分论点归纳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的主旨是通过对问题多方面的论述揭示的,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把握分论点(每一部分的核心)的方法来把握中心论点。故概括各小论点,就能确定中心。比如《给青年们的一封信》,设有三个小论点:①要循序渐进。②要虚心。③要有热情。概括了这三个小论点,就可推出中心:巴甫洛夫对青年的希望。
  (5)通过批驳的错误观点推导出作者的论点。
  这种情况是针对驳论文说的。驳论文的特点是点出批驳的观点,然后展开批驳。在分析、批驳错误观点的同时,正确的见解与观点也就凸显出来了,于是我们就把握了作者的观点。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议论文中段落的概括
  概括议论文中某一段的段意,我们一般可以用:通过什么典型事例或讲述什么道理论证了本段的什么论点。如《怀疑与学问》一文中,通过举戴震幼时读书好疑一事,论证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这一论点。
  3.对事实论据的概括
  做好这一类题目,可简单地概括为:什么人做什么事。要注意它比记叙文的概括要求更简洁,说清楚就行,不必太详细。如《谈骨气》中的三个事实论据:①文天祥拒绝降元;②穷人不食嗟来之食;③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三、说明文
  概括说明文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依据事物特征
  一般来说,说明文总要抓住特征来说明。故依据事物特征,就能概括中心。比如《苏州园林》依次说明了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局次,门窗的布置,等等,都着眼于图画美。依据这一特征,中心可概括为: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显示了设计者、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2.理清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是为了说明中心服务的。故理清说明顺序,就能找出中心。比如《爆玉米花》,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16世纪初”、“1621年”、“一百年前”、“本世纪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五个阶段。据此,可归纳出中心:本文说明了爆玉米花的演变历史。
  3.注意说明文段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或段
  如《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第6段就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要回答后文说明的主要内容就可以直接在本段找。
  当然,概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概括技能,树立不放弃的决心,用持之以恒的耐心,进行科学的教学,只要在教学中授之以渔,就肯定能使学生的概况能力得到提高。

推荐访问:作文 概括 训练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