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ppt

  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广大农村的小康建设是关键,只有实现了农村的小康建设,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农村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石。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虽然农村教育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之间教育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正在扩大。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已成为各级政府特别关心的问题。
  (1)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农村人口众多,面广量大,农村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各级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一件很重要的大事。农村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积累和转化农村人力资本,尤其是专业技术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出发,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增强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只有坚持把实施人才工程作为加强发展的突破口,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生产力是第一要素,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根本手段在教育。例如:久仰乡位于剑河县境中部,全乡土地总面积90.8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近一万九千人。居民大部分是苗族。全乡依据农村劳动力走向规模,大力支持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现有现代远程教育信息中心站一个,村级信息站播放点11个,村收视1个。根据乡远程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技人才培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并聘请农村致富带头人为实用技术指导员。各村根据实际建有鱼塘、沼气池,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农业科技显现了效益。根据农民外出打工受学历低、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低现象困扰的特点,进行劳务输出学历短期培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和培训使得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为民造福的工作成效,为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并快速转化为人力资本,加快了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3)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教育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要把教育这个基础打牢,必须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一是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巩固和提高已取得的教育成果。加快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坚持并完善党政领导责任制,实行部门帮扶、助学济困、督导评估、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千方百计把农村教育发展纳入党政领导的目标管理。三是在依法确保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的同时,采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强学校建设,建立健全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积极鼓励社会团体,公民个人捐资助学,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教育,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好科教服务。四是建立健全教育监管体系,让社会、家庭、学校分别扮演各自的角色,教师全能身心投入教育教学,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形成社会关心、家长放心、教师用心的教育教学体制。为新农村建设不断注入新生力量。
  (4)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根本。教育是培养人才,造就高素质劳动者。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教师附件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这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是基础。只有发展农村教育,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改革,开创农村教育改革工作新局面,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农村新型劳动人才,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推荐访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农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