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前两句运用了谁的名字 [在《望庐山瀑布》一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设想]

     多媒体技术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加了教学信息传递的方式方法,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并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一、创设教学氛围,丰富形象思维
  
  
  一般说来,小学生认识事物以形象思维为主,书面语言最大的缺憾就在于它只是平面的、静态的,这对小学生实现从书面语言向内部言语的转化,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能根据小学生容易感知形象事物这一特点,很好地将声音、图像、动画等效果来创设教学氛围,把平面的、静态的书面语言转化为立体的、动态的形象语言,很直观、很形象地再现事物的存在及其变化过程,从而丰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理解时,运用多媒体根据词义再现情景,使每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如理解什么是“瀑布”时,瀑布――从山壁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如果我们根据词义制作课件,展示有关瀑布飞流的情景,变抽象的概念为可见、可闻的具体形象,学生很轻松地就知道了“瀑布”的含义。又如“红日…香炉峰”“紫烟”这些很抽象的书面语言,单靠教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借助多媒体课件展播相应的动态画面,使静态的画面动态化,学生认知兴趣相当浓厚,使教学变得非常简单,学生学起来感到非常轻松快乐。在这首诗的教学中,还有一些关键词,如第一句中的“照”和“生”二字描写了红日照射下香炉峰的美丽景色,体现了瀑布的色彩美;第二句中的“挂”字则化动为静,逼真而贴切地描绘了瀑布从高而下的整体形象,饱含着比喻的意味和想象的空间,体现了瀑布的静态美;在三、四句诗人则尽情地描绘瀑布的动态美,一个“飞”字描写了瀑布的奔腾直下、迅疾异常;诗人由“三千尺”的夸张自然产生“落九天”的想象,一个“落”字则是语气舒缓而有力量地写出了瀑布飞珠溅沫,好似银河里的群星白天而降的情景。教学时如果用事先做好的课件展示这些视觉形象,再将它们制成动画的效果,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和体会诗中的动词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古诗词知识储备有限,生活阅历浅,对诗歌中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等都不是很了解,表象储备贫乏,情感体验、知识积累和阅读能力非常有限,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等全部再现于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让学生透过事物固有的信息,通过事物的发展变化去获取知识。课前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网址,让学生课余时间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预习和自学。学生利用网络查询与诗歌相关的作者简介、作品背景、作者的其他作品及优美的图片或视频文件,并将收集的材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点评。教学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可以再现古诗《望庐山瀑布》所描写的意境和内容的图片以及文字说明,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播放《庐山》电视风光片,让学生了解庐山险峻与秀丽,庐山“雄、奇、险、秀”的特点以及庐山的瀑布景观。教师要根据学习诗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好课件,准备好相关的专题片、视频片段和图片、朗读录音、文本字幕等等。教学这类古诗时,要让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信息和来源经验,指导学生要懂得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景交融,引导学生感悟和创造美
  
  
  在古诗教学中,根据诗词的意境用音乐创设浓厚的情境氛围,营造诗词所体现的意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有效的途径。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营造氛围,变无声为有声,有助于学生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染与震撼,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古诗词所体现的意境,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教学情境,形成多彩立体的视听效果,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唤醒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枯燥的语文知识的学习趣味化,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时,充分利用动画效果和图像背景使幻灯片具有形象生动的画面,与文字、诗词互为衬托,将“红日…香炉峰”“紫烟”和“瀑布”这些视觉形象,展示红日照射下香炉峰的美丽景色;运用声音、动画等效果来表现瀑布的动态美。这样,可以使诗词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为学生深层理解诗歌的艺术内涵起到烘托作用。也可以配置合适的音乐增强诗词的感染力,激发学生产生联想,情不自禁进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以诗入画,使学生在那逼真的画面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学习时入情入境,品词学句,很自然地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推荐访问:庐山 瀑布 设想 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