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多玩引发的思考|一物多玩

  摘要: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孩子是主体,教师应用合作的态度去尊重孩子意愿,并为孩子的活动提供条件,引导他们开展创造性的活动。   关键词:幼儿;教师;主体;支持;合作;引导;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19.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115-01
  
  皮亚杰指出:“儿童是自己的哲学家,教育的第一条件就是要尊重主体、认识主体、热爱主体。只有充分地尊重幼儿,使起发挥应有的主体性,幼儿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活动”。在体育活动中,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和合作的态度。陈鹤琴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因此,教师应不失时机抓住生活中各种健康教育的机会,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案例一:教师提供塑料圈,要求孩子玩得和别人不一样。活动中,教师说:“我来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于是,孩子们纷纷演示起来。教师对一些孩子的玩法点头赞许:“我看到彤彤玩得和别人不一样!”这时很多幼儿都摆出了各种姿势让老师看。
  案例二:户外自由活动暂告一个段落,教师让孩子们就地坐下休息,然后手拿一块塑拼地板,询问孩子有哪些玩法。孩子们想了一下,开始积极举手,演示他们的玩法,如有的顶在头上,有的当飞盘扔,有的试图用它围成一个家,等等。其中有的玩法孩子并未实践过,而是根据教师的提问临时想出来的。教师对此进行了简单的讲评,有些幼儿获得了教师的夸奖。
  案例三:下午户外活动时间,教师组织幼儿玩沙袋,让孩子们想出各种玩法,看谁创造的玩法多。分散活动之后,教师把大家集合起来,讲评说:“刚才有的小朋友创造的玩法很好。有的小朋友虽然在玩,但是玩得不好。现在,让希希来告诉我们他的玩法……”
  从以上三个案例来看,教师的教育目标似乎得到了落实,但是我们发现游戏中幼儿的创造行为似乎更多是为了迎合教师的愿望,获得教师的夸奖,而不是出于自己的游戏需要。我们说创造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创造性态度的培养。马斯洛认为:在创造能力的激发阶段,创造者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只生活在此时此刻,他完全沉浸、陶醉和专注于现在的时刻和眼前的情形,倾心于现在的问题。他指出,这种“专注于此刻”的能力是任何创造必不可少的前提。当孩子通过教师的行为和言语揣测教师期待他们“与众不同”时,那种本该属于孩子的自然的,同时也是宝贵的、专心致志地沉浸于游戏之中的状态被打破了。而如果幼儿能够不受干扰,专注于游戏本身,他们就能以最大程度的自发性,表现出创造能力。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陈鹤琴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因此,教师应不失时机抓住生活中各种健康教育的机会,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应做到:
  一、努力使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性、支持性的、发展性的环境。
  要做到这点教师关键要注意:第一,在活动中教师要重在支持幼儿自主活动,主动探索、操作和充分体验;第二,创设多样的“问题情境”和“开放性问题”,以激发幼儿思考与探索,调动与激励幼儿参与和不断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与环境、情境、问题的不断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中获得主动、有效的学习。
  二、促进幼儿间积极的主动与交往。
  同伴及其交往是儿童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儿童在同伴群体中互相观察、教导、模仿、讨论、协商、合作,学习和锻炼着各种社交技能、社会行为,发展着适宜的情感、态度、自制力和多样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促进同伴间交往,在儿童中建立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合作性学习氛围,是教师环境创设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师自身要成为幼儿学习和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教师要以关怀、尊重、接纳的态度与每一个幼儿交往,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幼儿;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问题、困难与需要,并即使给以适宜的支持和引导,与儿童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成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附属幼儿园

推荐访问:一物 引发 思考 多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