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股份制有待研究的几个问题_股份制公司需要几个人

  摘要:教育股份制是多种民办教育办学体制中的一种。教育股份制下发行股票需要政府适当调控,同时又不能完全依赖政府调控,要发挥经济规律的积极作用。教育股份制与教育券制度之间可以建立很好的链接。
  关键词:教育股份制;股票;教育券
  中图分类号:G40-01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021-02
  
  收稿日期:[HTSS]2006-11-02
  作者简介:王雪琴(1975-),女,贵州遵义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
  
  教育股份制是一个多维的制度集合。教育股份制是一种以股份形式筹措教育经费的高效的资本联合制度,是一种规范化的财产组织形式,是一种科学的产权制度,是一种以完善的内外治理结构为主要特点的经营管理制度,还是一种以持股份额分配利益(同时承担风险)的分配制度。
  
  一、教育股份制的股票问题
  
  创办一所学校,“单个资本和合伙资本有其局限性。一是难以提供巨额资本;二是巨额投资对于单个投资者来说投资风险太大,靠银行贷款存在还贷压力,而且还会遇到种种限制,通常银行不愿发放长期贷款。民办学校的创建和发展需要集中巨额资本,通过发行股票能够在短期内把分散的社会货币资源集中起来,满足创办和经营学校所需的巨额资金需求。”[1]
  “就国际而言,民办高等教育进入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在我国,也出现了资本市场向民办高等教育渗透的现象。”[2]教育股份制下发行股票就是以股权融资的方式介入资本市场,这是民办教育介入资本市场的最新设想。
  (一)股票及股票的发行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证明股东在公司中投资入股并据以取得一定收入的所有权凭证。股票的持有人可以成为该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或股东之一,从而拥有股东的权益和责任。”[3]
  股票的发行属于权益性融资,权益性融资即“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向社会上为数众多的投资者发行股票而获得经营所需长期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4]。
  “股票的发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设立发行,即股份公司因设立而发行股票。另一种是增资发行,即股份公司为增加股本而增发新的股票。”[4]股票的发行打破了个别资本在数量上的限制,成为促进短期内资本集中的有力融资方式。
  (二)教育股份制下可否发行股票
  “就国际而言,民办高等教育进入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在我国也出现了资本市场向民办高等教育渗透的现象。”[2]教育股份制下发行股票就是以股权融资的方式介入资本市场。
  教育股份制下可以通过教育投资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从而发行股票,关键的问题是选择在什么顺序下发行且发行多少。
  教育股份制下可以发行股票,但发行多少又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曾任美国金融学会主席的耶鲁大学史蒂芬・罗斯(Stephen Ross)教授,曾提出了一套资本结构选择的‘信号’(signaling)理论,即一个公司过多选择发行股票,说明这一公司前景可能不佳,所以才选择风险共担、只需付息的股票集资方式;相反,一个公司若多选择债券和银行贷款,说明该公司前景不错,所以才敢用既还本又付息的筹资手段。”[5]这个信号理论启示我们,教育股份制下不宜过多发行股票,应多选择教育债券和银行贷款。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人存在着严重的“重股票、轻债券”的思想。
  总之,“教育股份制通过产权股票化、股票大众化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发挥其筹集资金的功能,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1]但是,股票是虚拟资本,具有游离性、逐利性、投机性、风险性、脆弱性等特点。它的这些特点,使其在经济活动中既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也有影响社会经济稳定的双重性质[6]。因此,教育股份制下股票的发行,需要政府的适当调控,比如制定资格限制,避免市场机制不健全而损害教育,同时又不能完全依赖政府调控,要发挥经济规律在股市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保证教育股份制下股票的发行朝着可控的、健康的方向稳步发展。
  (三)教育股份制下发行股票的利弊
  1.有利因素
  (1)发行股票可实现资本的社会化,是筹资的好方式。首先,通过发行股票,大大扩展了投资者的范围,把投资者从狭小圈子转到广阔的社会。其次,股票票面价值很小,使得大多数资金很少的社会成员也有可能成为股东和投资者。再次,一般都鼓励内部员工持股,使员工也成为股东,这大大缓解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冲突[7]。最后,股票可以自由转让,满足股东随时将股票变现的要求。因此,股票对社会上分散的、众多的投资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能在较短时间内集中获得庞大的社会资金。
  (2)融资来源固定、永久。股票是永久性证券,发行股票融资,方可以永久使用资金,不须归还股本。股东要想收回投资,只能将股票转让,但这并不减少发行方的股本总额。股票在股票市场上换手,只是虚拟资本的运动,只是在股票持有者手中的转移,不影响实际资金的运行。可见,用股票筹集的资金来源固定,有利于补充股份制学校自有资金不足,满足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
  (3)财务风险小。股票筹资不需还本只须付息。从这个意义上讲发行股票是一种低成本的筹集资金的有效途径。股本的不偿还性,股息支付的灵活性,可避免市场情况逆转,减少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4)有利于引导一个新的意义上的教育市场秩序。股票的抛售或买入,股票价格的升降能够实现对股份制学校经营管理阶层的鞭策,而且能够引导社会资本在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项目上的有效配置。
  (5)股票市场财务公开有利于投资者的选择和公众的监督。由于购买股票的人必须了解必要的相关信息,于是产生了上市基准的公开和经营状况的公开,以及财务内容的公开,股份制学校因此就会被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
  (6)为采取股票股息的分配方案提供制度前设。股票股息是将以往未分配的利润或者历年积累的公积金学校资本,以一定的比例向股东派发公司股票的一种分配形式。采用股票股息的分配方式,股份制学校可以将全部或部分利润截留不分,以增加学校规模,在将来可以为股东提供更高的回报。因而,采用股票股息的分配方案常常被视作具有发展潜力的标志。
  2.不利因素
  (1)发行股票有短期化倾向,即强调现期的股票价格而不注重长期价值。比如,单纯为了进行所谓的资本经营而发行股票,不仅影响长期发展,还会背上沉重的包袱。极端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圈钱”,股票发行前一个样,发行完钱到手后又一个样。
  (2)发行股票可能稀释原股东控制权及每股收益率。发行新的股票融资,原有股东的控制权将因新股东的增加而削弱,或者导致原股东内部控制权大小的转移。同时新股东与老股东一起参与净收益的分配,稀释了每股收益率。
  (3)由于股票融资便捷且数额巨大,容易超出原有规划所需的资金量,往往容易降低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股份制一般都是完整的股份制度,即包括三个方面:建立股份公司、股票发行和股票交易。我们通常把这三方面简称为“有股、有票、有市”。如果只有股(股权),而没有票(股票发行),或者虽有股票发行,而没有股票市场,都不是完整的、规范的股份制度。由于教育股份制还处于摸索发展的阶段,现在还处于“有股、有票、无市”阶段,因此目前的教育股份制是非完整性的。“教育股份制可以把‘蛋糕’越做越大,吸引更多的教育投资,当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教育管理公司的股票上市,就会产生质的飞跃。”[8]
  
  二、教育股份制与教育券
  
  教育股份制与教育券能够建立怎样的链接?这样的链接又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认为教育股份制与教育券制度之间可以建立很好的链接。教育券制度完全适宜教育股份制的制度生态环境,它可以进一步推动教育股份制的良性发展,为教育股份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教育券使股份制学校拥有了获得教育财政经费的机会
  教育券以代币形式发放到学生手中,股份制学校通过竞争获得学生手中的教育券之后便可向政府换回等额的教育经费,这就公平地享受了财政教育经费,获得了货币化的教育财政补偿,实际上是重新界定教育财政经费的使用权。
  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重要的制度层面上的突破。在我国,民办学校被定义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进行办学活动的教育机构。这本身就从制度上排除了民办教育的公共性。在股份制学校运作中引入教育券,实际上是很好地利用了教育财政资金来资助股份制学校的发展,这突破了我国传统教育制度对于公共性的“制度意义”的理解,开始把公共性扩展到“规范意义”和“组织意义”上,突破了我国教育政策对民办学校的外延界定[9]。
  (二)教育券带来股份制学校与公立学校及其他民办学校之间广泛的竞争,这为教育股份制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竞争性环境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有权选择受教育类型和学校。教育券带来的教育竞争源于学生对受教育的选择权。经费跟着生源走,使得公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为了获得更多的教育券而竞争生源,进而促进各类学校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率。
  学生持券在手,凭券选择学校,学校必须提供质高价低的教育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否则就有被市场淘汰的危险。那些教学质量好、学费低廉且能办出特色的学校将最终成为教育市场竞争的优胜者。相反,那些教学质量不高又办不出特色的学校就会因无人问津而被淘汰出局。各个学校为了应对这种市场竞争的形势,都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办学策略,深挖学校内部潜力,提高教学和服务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青睐,继而心甘情愿地将教育券投给它们[10]。这改变了过去教育经费财政拨款一味让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公立学校“锦上添花”,而让处于弱势的民办学校因利益分配不公而“雪上加霜”的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券通过在学校间创设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使股份制学校享受“国民待遇”,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三)教育券作为一种代币在股份制学校和其他学校间自由流动,是一种还资源配置权于市场的机制
  如果股份制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高,办学效果好,选择在该校就读的学生就多,学校所获得的教育经费以及资源就多。
  把教育券引入股份制学校,实际上拆除了禁止教育财政资源进入该类学校的壁垒,使资源得以按照市场规则在教育领域自由流动。这打破了限制教育需求者自由选择教育供给机构的种种政策规定,给股份制学校被选择的均等机会,有利于股份制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四)教育券向股份制学校发放即是政府承认股份制学校的信誉
  这有利于吸引和确保股份制学校的生源,坚定投资者的信心,有效地促进教育股份制的健康发展并分担教育大众化的重任。
  (五)教育券的引入会激发外来资金投入股份制学校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当地民办教育发展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股份制学校运作中引入教育券制度能够促进股份制学校的发展。但教育券的引入和实施会也遭遇一系列的问题,如马太效应问题,政府角色定位问题,安全性问题和完善教育要素市场问题等,在此不作细述。
  
  参考文献:
  [1]段素元.我国教育股份制的发展与规范研究[M].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7).
  [2]邬大光.民办高等教育介入资本市场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3(24):35.
  [3]常宗贤.国企股份制改造实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文非.股份制企业选择融资方式之浅见[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2):33.
  [5]范向前.关于发展股份制和股票市场的几点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1995(3):41.
  [6]严桂林.股票市场若干理论问题讨论综述[J].学术月刊,1994(4):108.
  [7]陈佳贵,黄速建.企业股份制改造概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32.
  [8]李向东,曾高清.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学院办学模式探索[J].经济体制改革,2002(3):168.
  [9]王森.长兴“教育券”风暴与弗里德曼学券制理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1):34.
  [10]邱小健,田莉莉.关于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学券制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4(6):41-42.
  〔责任编辑:吕增富〕

推荐访问:几个问题 股份制 有待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