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趣味数学游戏【让数学教学在知情互动中展开】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更要“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必须努力搭建各种学习平台,开放数学活动,和谐数学交流,让每位学生在良好的情绪体验中构建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提升心智的水平。
  
  1 创设情境。思考源于问题,学习源于情境。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情境的创设应该为数学教学服务。例如一位教师教学《轴对称图形>,第一次教学时,在课的开始,他设计的教学活动是从剪纸入手,让学生先欣赏美丽的剪纸,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需要,然后让他们亲自动手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引导学生根据对折后两边能否重合把这些作品分成两类,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在实际教学中,他发现学生在动手剪纸时,都在反复地折,认真地比划,小心翼翼地想剪出一幅最漂亮的作品。大多数学生因为受欣赏的剪纸作品的影响,尽量把纸对折了多次,剪的图案比较复杂,不但花费了很多时间,最主要的是剪成的图案并不能帮助学生很好地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这样的情况也使数学课似乎成了美术课。第二次教学时,他省去了欣赏剪纸这个环节,一开始就让学生剪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可以对折了剪,也可以直接剪,并鼓励剪得快的学生先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很快,黑板上出现了对折以后剪成的轴对称图形和随意剪成的不对称图形……可见,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既要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对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全面、准确的分析。很多时候,教师还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想象教学活动的效果,而对学生认识远远不够。
  
  2 开放活动。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一种新的传道授业方式正逐步为我们所接受,这就是数学活动。《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种能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的数学活动,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追求。有一句话说得好:“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会了,就理解了。”开放的活动中,学生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头脑思考,用数学的语言交流,有效促进了每位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在领悟中形成,在形成中发展。这样的教学设计比传统的教学,更能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今后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3 和谐互动。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有效的人际互动过程,其中师生互动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开发、丰富课程的过程,将课程变成动态的、发展的,使数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现今的课堂上,最能反映师生互动的形式便是小组活动。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课时,他先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又分配给每组学生实验材料,有椰子汁罐、茶叶罐、一次性杯子、纸做的圆柱、剪刀和大小不同的圆片等,然后小组利用材料,可以摸一摸、剪一剪、看一看,研究圆柱的特征。在学生进行活动的时候,老师也参与到了每一个小组的活动中,并对每个小组的活动进行了不同侧重的指导。活动结束后,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时,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意见,再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这个过程顿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
  
  4 丰盈情感。没有情感的数学教学是苍白的、低效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这段话告诉我们,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任何游离于情感之外的数学学习活动都不能真正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使学习有效成为可能。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积极情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的艺术。让课堂少严厉,多微笑: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少失望,多期待。让数学知识在情感的天空下生成、发展,数学教学必将成就学生积极的思维、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人生!

推荐访问:互动 知情 数学教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