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为民,为国】 国为民

  一   古话说得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作为一名教师兼班主任,我认为在培养学生智育的同时,更应该强调德育的发展,即学好知识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做人,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效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准则正体现了中学应有的价值观,中学生要以此为人生的坐标,指引自己人生前进的道路。在历史上不乏传统美德教育的典范。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爱国诗人陆游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等。这些仁人志士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舍己为国”的高尚精神。教师应通过讴歌爱国志士和他们感人的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又倡导“责己严,待人宽”。这说明古代思想家已经具备了勇于自我批评、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又如“不贪为宝”、“暮夜却金”等典故表明了古人非常重视道德品质修养,把不贪作为人生的珍宝,这对教育、引导中学生严于律己,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如果学生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和教育自己的师长都不尊敬,又怎么能爱他人、爱社会、爱人民、爱祖国呢?因此,我们必须以此来教育学生,在家庭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尊重每位职工;在社会要敬老爱幼,助人为乐。我国人民历来注重文明和礼貌。“与人为善”、“平易近人”、“推心置腹”等成语即说明了人要以善良、谦让、诚恳、宽容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圮上老人”、“举案齐眉”、“曾子杀猪”、“让枣推梨”、“宾至如归”、“千里送鹅毛”等典故,分别说明了长幼、夫妻、父子、兄弟、亲友、主宾等各方面的具体原则。上述成语、典故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好教材。教师必须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原则,突出文明行业的训练和养成,如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尊敬师长、遵守社会公德,等等。古人是非常重视立志成才的,并倡导自强不息,持之以恒。如大禹为根除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为挽救楚国的危难而“上下求索”,还有“磨杵成针”、“悬梁刺股”、“羲之墨池”等故事,表现了古人有为实现理想而甘愿吃苦的决心和恒心,这无疑是我们民族精神中的精华,对教育中小学生立志成才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二
  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做人。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因此,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那就是:为学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更好地为民为国服务,即家国天下的和谐统一。德育即思想的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三
  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中学生现状令人堪忧,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也是值得我们教育深思的教育问题。目前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使得很多学校、很多老师只强调抓智育,而忽视了德育教育。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学生上网成瘾;厌学队伍日渐扩大,好吃懒惰、无所事事的学生人数急增。据抽样调查,近20%的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大部分抱有“读书没有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社会上的“行话”、俗话、脏话脱口而出,这中间也包括女生。长发、染发、穿耳洞者为数不少,以致常听到人们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总之,中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学校、家庭和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
  那么我们如何既抓智育又不疏忽德育呢?那就要双管齐下,共同发展。对于智育,我们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境。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当代德育教育尤其应强调如下几点:
  1.紧抓心理健康教育。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以及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不是纸上谈兵,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从正反两方面自觉调节情绪、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
  2.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为坚持“五爱”和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认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更有动力去学习。
  3.提倡个性发展教育,优化社会环境,坚持正确导向。个性发展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主要是进行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二十一世纪,人们的审美观易受影视、音像制品、网络文化及广告宣传等影响,中学生更是如此。因此,个性发展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4.根据不同区域中学生价值观的差异性,立足正面教育。中学生价值取向与当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既受经济发展快慢、改革步伐开放广度深度的影响,又受其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家庭物质生活状况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外界交往频繁,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反映出来的新情况也多些,新旧价值观念的碰撞与冲突更为激烈,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变化也更大。内地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比较封闭,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变化相对比较迟缓、淳朴一些。所以,沿海发达地区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具有许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意识,这是内地中学生所不及的。这些价值取向的差异,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矛盾的反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地域因素,各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对价值观教育所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根据各地的不同特点,多层次、多渠道、多侧面地为各地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加强价值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中学生的身心尚未成熟,其人生价值观念,一方面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又随自身的成长不断加以调整。这种现实状况是对中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不应只囿于抽象层面的指点和批评,关键在于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充分发展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提倡先公后私,把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有机地结合,防止消极因素的发展和向不好方向转化。因此,必须更新价值观念的教育内容,把学校教育与群众性文明活动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要利用当地素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发挥出自己对社会贡献的能量。
  总之,为学是为了更好地为人,为人是为了更好地为国。我们应把“先忧后乐”作为青少年的格言和道德准则,并注入无产阶段集体主义的新内容,以此作为激励中小学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心扶贫帮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推荐访问:为民 为国 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