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要背的所有文言文 立足课本,吃透教材,学好文言文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在母语教育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9条指出,高中生应“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从2009年开始文言文阅读题分值比以往增加一分,虽然分值很小,但说明了新课改对文言文的重视。
  可是,目前因为文言文社会基础薄弱,缺少文化氛围,再加上本身枯燥乏味,所以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淡薄,致使文言文阅读的得分率较低。其实,从高考试题来看,最容易拿分的、提升分数最快的就是文言文这一项。那么如何快速地提高文言文成绩呢?我认为应该吃透教材,以本为本。而要想吃透教材,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诵读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多年来已经被“满堂灌”“填鸭式”的讲解代替。特别是文言文的学习,老师更是唯恐学生不懂,讲完实词讲虚词,讲完句法讲文法,忽视了语文训练最有效的最基本的学习方法――诵读。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关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1]语文课既然是主要的技能课,那么,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技能训练,以学生活动为主,把诵读作为学习的“铁门槛”。叶老曾说:“诵读就是学生这种特殊的语言习惯的一种训练。”
  在此,强调文言文的多读,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来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诵读可分三步进行。
  1.粗读课文。粗读的主要任务是疏通文字,借助注释,准确地读准字音、断句,然后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
  2.精读课文。精读时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3.熟读课文。要熟读成诵,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浅显易懂的典范作品,尽管古今汉语中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但两者毕竟是不同时代的文化产物,所以学生不理解古文是正常的,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如果在学生尚未正式接触文章之前,就让他们去理解,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所以要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不管懂不懂只管读,一直读到琅琅上口为止,到这时,文章的大意自然就能基本掌握。因为通过“读”可以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耳濡目染,学生的脑海里便会留下深深的烙印,时间一长,便可达到“通”的境界。
  如我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先播放《三国演义》连续剧中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学生感知大江的气势,想象《三国演义》片头画面,随着滚滚东逝的江浪,一个个英雄豪杰走上屏幕,接着我声情并茂地背诵,然后学生齐读、个别读、男生女生分开读,要求他们读出词的豪迈奔放的气势。下课时,学生均能将词倒背如流,课文目标完全解决。又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如读邹忌要读出他的机智;读妾、读客要读出各人不同的思想动机和心理反应。同学们听着朗读,仿佛看见鲜活的人物在进行着表演,人物的特征、性格,不要多讲,一切尽在朗读中。这样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不同的读书方式,活跃了课堂,加深了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自然能了解文章的大意,但高考不仅仅考查文章的大意,还要能“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而学生读书读到什么程度,对课文理解了多少,要通过翻译、通过实虚词的解释等加以考查。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考查题目中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考查学生的领悟和表达能力。学习文言文如同学习外语,只有会翻译才能说明理解掌握了。因此,对于一些含有重要文言现象的句子要重点翻译、落实,因为往往这些就是考查点、命题对象。
  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的是学生对全句的理解,但命题人选择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因此,考生必须特别注意这些采分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即要准确表达文章的意思;翻译出来的文章要明白通畅;文采要好。这些题目对不少学生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如何科学、高效、到位地翻译文言文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功夫要下在平时。从历年高考文言文命题方式来看,在文中出现的语法结构都是采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句式,在文中运用的词汇主要是文言文中常用词和次常用词,所以学生要在平时学好课本中的文言文。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直译课文,这不仅是省力省时的办法,而且是高考考试大纲的明确要求。
  讲读文言文,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操作程序”。
  第一步,将古文中词的现代汉语的意义对应着写下来。
  第二步,关注特殊的文言现象,词类活用、名词状语、前置宾语等,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
  第三步,用“留、删、增、换、调”五字法,试译课文。
  保留。对于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除。去掉那些没有意义的文言虚词。像音节助词、结构助词之类可以删除不翻译。如“填然鼓之”――咚咚咚地击鼓进军,“之”为音节助词,不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懂得文辞休止和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两个“之”字为结构助词,不译。
  增补。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只有补出省略的成分,才能使句子完整。
  替换。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日”译为“太阳”,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倒装句式是高考必考内容,包括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2]
  如果按部就班,即使有难以理解的句子,都可以顺利解决。建议在翻译时做好笔记,尤其是针对文言现象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定的句式等要学会积累,并逐步达到贯通。高考试卷上的选文出自课外,但是知识点却都来自课内,当我们把语文课本上的文言知识点融会贯通了,不管出题人如何变化题型,也可以应对自如。
  三、巧背
  有人认为只有大量地背诵课文,实现“量”的积累,学生才能充分地汲取文章的精华,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背诵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如果每篇文言文都全文背诵,则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是一种享受,而不看作是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深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是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3]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选取优美的语段,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背诵,比如《琵琶行》一课,就可以让学生背诵描写音乐的精彩语段及含有哲理的语句,比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古典诗词自不必说,即使散文,也可选取一些优美的段落,甚至是优美的语句,让学生背诵。古人教学,从不讲解“之乎者也”,但是历数古文化大家,他们的文学成就却光照千古,为什么?我们都已习惯了在电影、电视上看古人摇头晃脑的读书情形,想来,他们大量的背诵、丰厚的积淀,是他们厚积薄发的文化源泉。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高考体现的是对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检测,而语文学习是慢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收其效于朝夕。如果忽视日常学习积累,寄希望于高三做模拟卷来提高语文成绩,只能是事倍功半。“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演好高考考场这“三分钟”,就要把功夫下在平时,而临考突击,常常难以奏效。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商务印书馆,1983:335.
  [2]陆晓华.文言文翻译(导学、导析、导讲、导练).
  [3]低年级学生朗读指导例谈.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02).
  [4]张隆华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

推荐访问:吃透 文言文 学好 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