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_东营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了就业,为人民日常生活提供了各方面服务。但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融资问题。本文介绍了东营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东营地区 中小企业 融资 问题 对策
  
  1.东营地区中小企业情况
  近年来东营地区中小企业高速发展,东营中小企业分布分布最多的是服务业,其次是制造业,再次是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2007年底,据东营工商局统计,全市中小企业达到44570家,比2006年增加576家,其中仅私营有限公司便达到7350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85%,比2006年底增加210家,其中,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有限责任公司达到3140家,500万元以上的1286家,1000万元以上的3344家,1亿元以上的8家。2007年上半年民营经济营业收入实现600亿元,完成增加值150亿元,利润65亿元,税金13亿元,分别比2006年同期增长41%、45%、71%和33%。其中民营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完成增加值130亿元,利润46亿元,上交税金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7%、52%、47%和38%。
  2.东营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2.1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的现状。
  2.1.1间接融资方式单一,以银行贷款为主。
  通过表1可知目前东营地区中小企业首选筹资方式为银行贷款,占比重最大的也是银行贷款。
  2.1.2银行贷款存在较大地区差异。
  由于东营经济发展不平衡,乡镇与乡镇、城区与乡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由此也导致了东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极不平衡。
  2.1.3通过银行进行间接融资难。
  银行贷款在东营中小企业的融资中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状态,据东营市统计局2007年底公布的资料可知(如表2)。
  2.2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现状。
  目前,东营地区除了华泰、科达等几家规模较大企业外,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还不能进入公开的证券市场进行股票融资。我国《公司法》和《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发行人股票(主要指A股)上市的审批条件之一:“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对众多资产规模不大,资本金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还难以达到此要求。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筹资,通常是在发起人、相关部门和内部职工之间认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范围。
  民间融资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融资,如亲戚朋友之间的借贷、个人财产抵押借款、捐赠等。由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甚至“拒贷”,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在东营一些地区特别是银行贷款不畅通的县以下的中小企业,如乡镇民营企业、村民营企业等,民间融资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据调查,民间借贷利率一般为法定贷款利率的2―3倍。
  3.东营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3.1国家宏观政策因素。
  1998年后,信用担保机构的数量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总体框架为“一体两翼三层”的结构。其中“一体”是指以政府投资为主体;“两翼”是指以商业性担保和互助性担保为两翼,是主体的重要补充;“三层”是指担保体系由中央、省、地市三级担保机构组成。
  虽然发展迅速,但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规模较小,只能承保小宗贷款;信用担保机构设立门槛低造成了机构数量的泛滥;制度目的不明确。
  具体到东营地区,担保体系主要问题如下:
  3.1.1担保机构数量少。
  虽然自广饶县8家中小企业自筹资金1000万元,在全市率先成立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协会后,其他县区也成立了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但目前全市仅有8家信用担保机构,数量还是偏少。
  3.1.2担保基金(资本金)匮乏。
  目前东营地区信用担保机构担保基金的来源主要依靠各中小企业联合筹措,大多是民间资金。而且由于担保机构规模有限,不能筹集到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资金量,导致信用担保机构无法保证在高放大倍率下的运营。
  3.1.3专业性信用担保机构发展滞后。
  专业性信用担保机构很少,目前8家担保机构中比较专业的仅广饶和东营区地区2家,相关的抵押物处理和各种权利关系的法律规定也没有完善。
  3.2现有金融体系的因素。
  近年来东营国有商业银行纷纷从县以下领域退出,县以下的金融服务范围缩小;即使是县城和县以上的城市,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实行统一运筹的策略,也将资金重点投向发达地区和优势行业,以致欠发达地区和一般行业的中小企业难以得到贷款。调查显示东营地区81%的中小企业认为“一年内流动资金贷款不能满足需求”,60.5%的中小企业认为“没有长期贷款”。
  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程序繁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
  4.东营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对策
  4.1发挥政府职能,改善宏观政策环境。
  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是疏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拓宽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的关键,同时也是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的“入场券”。由于信息不对称,再加上中小企业自身规模与经营实力较弱,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公众也不愿意接受中小企业的有价证券。因此,应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一方面向银行提供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的真实信用水平,另一方面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使其满足金融资本市场的要求。
  4.2中小企业从自身切实提高总体素质。
  提升中小企业总体实力,规范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
  4.3完善资本、金融市场,加快银行改革。
  4.3.1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各类融资需求,建立多层次的债券交易市场体系。
  银行体制改革具体措施有:(1)促进现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充实核心资本,扩大业务规模,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整体实力。(2)放松银行业的准入限制,鼓励具备条件的个人或机构投资者组建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便进一步形成竞争格局,实现风险的合理配置。
  4.3.2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实行股份制改造并且公开上市。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并公开上市可以有效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的监管。
  
  参考文献:
  [1]王景武.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探讨直接融资新途径[J].济南金融,(8).
  [2]于文涛.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7,(8).
  [3]杜坡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07,(13).
  [4]刘淑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06,(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东营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