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_北京奥运会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模式分析

  摘 要: 本文对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北京奥运会这次历史机遇中的融合模式进行了研究,旨在找出中西方体育文化和谐交点,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中西方体育文化 北京奥运会 融合
  
  中西方体育文化各有自己的独立特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体育文化,而西方体育文化是以技运动项目竞赛为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1]。东西方文化有着诸多差异,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中西方体育文化自然也就存在着许多不同。然而在近代两者却奇迹般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在碰撞之中逐渐融合,最终西方体育占据了中国体育的主体地位,成为近代中国体育的主流。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加深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历史机遇,同时也成为中西方体育文化融合的桥梁。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指由中国几千年文明史演化而成的,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体育文化。西方体育文化是指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欧文化,它是经过文艺复兴和产业革命,在工业生产、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竞技运动项目竞赛为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中西方由于地域环境、思想意识、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体育思想和体育价值观的差异。从两种文化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各自的特征。中国哲学观讲“天人合一”,认为宇宙、自然界、人都是由“气”构成的一体,而西方哲学讲天人相对、天人有别。人生观方面,中国人乐长生,重节制,讲中庸之道(温、良、俭、让);西方人求价值、谋进取、趋极端(敢、强、险、异)[2]。在认知形式上,中国人重直观感受、求整体把握;西方人重知行分析、细剖层究。思维方式上,中国人重直觉顿悟;西方重抽象思辨。由于以上原因,西方产生了以激进性、个体性、开放性、流变性为特征的“竞技体育文化”。中国因封闭的农业基础、自给自足、缺少更高文化竞争等产生了崇尚经验、注重伦理、看重礼仪教化、稳健为特征的农耕文化,也孕育出了“养生体育文化”。
  
  二、借北京奥运会促进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
  
  人类社会的体育交往,就其整体发展来看,它包括接触、传播、冲突、选择、调适、融合和发展等过程。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一个社会的信息输入和输出频率越高,这个社会的体育交往就越频繁,反之则是越低。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再三表示,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具有奥林匹克文化传统和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奥运会。曾参加汉城奥运会策划和组织工作的韩国教授访华时表示,韩国为了让西方人接受韩国文化,仅对开幕式就争论了3年,争论的焦点是如何使韩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融合。这同样也是我们当时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强迫别人接受中国文化,而是要想办法把东西文化融为一体,使人们感到既是东方的,又是西方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这就要依靠智慧、艺术和科技来解决,绝非轻而易举,要花大力气才行。北京奥运会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使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和亚洲扎根。从推进奥林匹克运动的角度来说,举办奥运会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如果把举办奥运会分成三个阶段,即赛前阶段、比赛阶段和赛后阶段,我们切不可忽视赛后阶段,因为普遍的现象是赛前紧张准备,比赛轰轰烈烈,而赛后就冷冷清清,一切故我依然,要不了多久,奥林匹克就会在人们心中烟消云散。亚洲举办过两次都是如此,这就没有达到举办奥运会的真正目的。要使奥运会在中国扎根,需要大量引进先进的西方体育文化,同时输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体育文化,包括哲学思想、人文理念、养生之道和健身方法,使奥林匹克文化注入世界体育文化的精髓,使中国体育文化有长足发展。
  
  三、北京奥运会下中西方体育文化融合模式
  
  1.物资层面的融合
  北京奥运会推动了中西方体育文化在物资层面上的交融,促进了运动项目的健全、运动形式的多样化、场地设施的改善、体育器材的现代化和运动技术的创新性。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促进中西方体育项目的融合提供了机遇,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竞技运动项目的融合,如我国实施竞赛制度的运动项目的增加,与西方休闲运动项目的融合(如台球、保龄球、健身操等),以及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太极拳、气功等)为西方人所接受。在奥运会的推动下,我国按照奥林匹克组织体系健全了国内体育组织,逐渐完善了运动体制,如全国体总与奥委会分离,又成立了一些全国性的单项体协和行业体协。北京奥运会推动了我国各项公共体育文化设施的建设、修复和完善,提高了人民群众对体育文化资源的共享数量和质量。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有37个比赛场馆,其中在北京修建的场馆有32个(11个新建,其他改扩建等),总投资127亿元(约合16亿美元),其中国家体育场为31.3亿元,国家游泳中心10.34亿元,国家体育馆8.67亿元。据知,其自行车比赛馆为中央政府财政投资(中央财政拨专款)3.6亿元。有5个场馆建在北京的大学校园内,赛后将留作该大学的永久体育馆。如北京大学乒乓球馆建筑面积约为26000平米,投资额约为2.6亿元,奥运比赛结束后,将改建为北京大学体育馆。同时要建设1.3万亩国家森林公园,在亚运村地区至今没有一座有规模的公园,而亚运村地区的居民却日益增多。
  另外,北京奥组委确定了40余项场馆通信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奥体中心体育场、奥体中心体育馆、工人体育场、工人体育馆、北京大学体育馆、北航体育馆、首都体育馆、国际广播中心(IBC)、主媒体中心(MPC)、奥运村、媒体村、IOC总部饭店、奥组委总部大楼、BOB总部大楼等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场馆分散,规模空前,通信网络的复杂程度超过了历届奥运会,对北京网通来说,奥运场馆的通信保障工作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奥运的体育设施和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文化休闲资源。为迎接奥运会,各大古典园林均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面系统的整修,规模之大,覆盖之广是前所罕见的。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提出,人文奥运进社区,促进了社区体育文化设施的建设。
  2.制度层面的融合
  建国以来,我国的体育体制于20世纪50年代借鉴了前苏联的体育模式,它是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要求而形成的高度集中、行政肯理主导型的体育领导体制。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阻碍了中国体育的发展,而西方的体育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这些不足,解决这些弊端。因此,北京奥运会给这种融合带来了契机,中国体育文化开始了与西方的体育制度文化的融合,这种融合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首先是部分的、浅层次的融合。原有的举国体制和运行机制并不从根本上转变,融合西方的体育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完善“举国体制”,即试图不触动原有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改善;其次是全方位的融合。其历史变革性不亚于建国之初与前苏联、东欧派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一方面,改变原有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另一方面,实行体育职业化的管理模式。最后,在体育职业化取得实效的同时,体育的产业化也初步形成规模。
  3.精神层面的融合
  在中西方体育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融合不断走向全面的过程中,随着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不断更新,中西方体育思想文化也开始了全面的交融,它以我国改革开放为背景,也是我国体育思想发展最快的阶段。从20纪80年代开始,西方的体育思想和实践经验不断被介绍到我国,成为我国体育思想发展的重要资源。首先是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其次是多维体育思想的形成,最后是体育产业观念的形成。在不同外来体育思想的引入之后,我国的体育思想内容日益丰富,具有时代特色的面貌。素质教育的实施、“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都是中西方体育思想融合的结果。
  体育的本质功能只是教育、健身和娱乐,这是任何一种体育形态所共有的,是体育本身所固有的,也是其他任何一种社会现象无法替代的。至于其它社会功能,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只是借体育活动来达到某种目的,是体育的非本质功能,不是体育本身所固有的。北京奥运会是全方位发挥体育功能的大好机会,是体育大显身手的舞台,对我们全面理解和实践体育的多功能、增强感性知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体育在人民心目中地位的一次最充分的展示。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内外合一”的中国传统体育思想逐步显示出它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一面。北京举办奥运会是在我国发扬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时机。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含整个奥林匹克运动的各种活动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为友谊、团结、和平、进步、公平、参与、民主与科学,等等。这些对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我国运动员的奥林匹克意识和体育道德作风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2.
  [2]顾拜旦.奥林匹克理想[M].北京: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4]魏委.面向21世纪的文化引导战略[J].理论与创新,2005,(2):4-11.

推荐访问:对中 北京奥运会 融合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