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米伦高阶英语学习词典》隐喻专栏评析】

  摘要: 本文从隐喻的本质、运作机制、类型、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以及跨语言研究五方面来评析《麦克米伦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的隐喻专栏,综述其特点与不足,以期能更好地服务学习词典使用者。
  关键词: 麦克米伦高阶英语学习词典 隐喻专栏 特点与不足
  
  一、引言
  
   《麦克米伦高阶英语学习词典》(以下简称《麦克米伦》)于2002年问世,主编为前《朗文当代英语辞典》的总编Michael Rundell,副主编为前《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编辑部主任Gwyneth Fox,可谓联合了当今世界顶尖的词典编纂学家,融入了两大英语学习词典的长处。同时也有创新,如在“语言提示”栏中独辟“隐喻”、“计算机词汇”、“口头话语”和“商务英语”等专栏,特别是“隐喻”专栏吸收了时下正新兴发展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使用者一方面可在中页材料的“语言提示”中了解隐喻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可在词典正文中具体掌握诸如“angry”、“argument”、“life”等词汇的隐喻用法,如:Life is like a journey,and your experiences are like different parts of a journey.Dying is like travailing to another place...下文将结合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知识来评析《麦克米伦》的隐喻专栏。
  
  二、《麦克米伦》隐喻专栏评析
  
   认知语言学是当今的研究热门,《麦克米伦》紧跟时代步伐,应用语言学最新理论,推出了隐喻专栏:“Lakoff和Johnson的书(即《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所介绍的思想影响了本词典隐喻专栏的编写。”下文将从隐喻的本质、运作机制、类型、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以及跨语言研究五方面来评析《麦克米伦》的隐喻专栏(以下简称专栏)。
  (一)隐喻本质
   隐喻早期主要作为修辞现象来研究。20世纪6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影响下,隐喻研究向认知转向,成为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方式,以体验哲学为基础。一般认为,隐喻是一种基于相似的源概念域向目标概念域的映射,“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Lakoff & Johnson,1980∶5)。其本质为:“借用在语言层面上成形的经验对未成形的经验作系统的描述。我们的经验在语言层面上先由那些具有明确形式化指引的事物得到表达,这些占有先机的结构再引导那些形式化指引较弱的经验逐步成形。”(陈嘉映,2004∶378)如“人生是一次旅行”,源域“旅行”中的“起点”、“路途”和“终点”可以分别映射到目标域“人生”中的“出生”、“达到目的方式”和“死亡”上去。
   专栏首先指出“人们常把它看作是诗歌和文学的典型特征。但实际上,许多日常的单词和短语都有隐喻的含义”,这把隐喻从修辞工具中解放出来。然而专栏又指出,“隐喻是一种比较:当你以隐喻的方式使用一个词或短语时,你用的是从字面意思演变而来的带有某些相同特征的意思”。这是传统上对隐喻的定义方式,反映不出其内在的认知本质:借助业已成形的具体概念使得较弱的抽象概念成形。因此可见,专栏介绍了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认知工具,但对其本质未作深入说明。
  (二)隐喻运作机制
   以Fauconnier为代表的概念整合理论深入揭示了隐喻的运作机制:“隐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心理空间在概念上的合成,并且主要是诸心理空间中个相关语义要素的合成,由此在业已合成的空间中产生新显结构,隐喻意义的在线构建即在于此。”(王文斌,2004∶8)按此理论,源域经映射后并没有消失,而是其相关要素与目标域融合在一起。藉此,不仅目标域获得了成形,而且源域也获得了新义。如笔耕不仅使写作成形,耕作也获得了新意义。(陈嘉映,2004∶375)因此,隐喻不仅是基于相似的源域向目标域的简单映射,而且两概念域发生了整合。相似、映射与整合便为隐喻背后的认知运作机制。
   专栏指出“每个隐喻的单词或词语都包含一个‘关键思想’。这是字面意思和隐喻意思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处”。专栏指出了相似性基础,但没有涉及在此基础上的映射过程,也没论及两个概念域映射后发生的整合现象。因此,专栏对隐喻运作机制也未作深入表述。
  (三)隐喻类型
   隐喻有常规隐喻与创新隐喻之分。常规隐喻的使用业已固定,被某一言语社区接受而进入词库,通常被词典收录,成为隐喻义,如汉语“活动”一词有“指钻营、说情、行贿”一义,已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入;而创新隐喻可视为词义活用,是旧词新义的内在动因,在一定时期内不会被言语社区广泛接受,通常不被词典收录,如“感冒”可表示对某事物、事件感到不自在或反感,该隐喻义没出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常规隐喻和创新隐喻是相对的,在历史上的某段时期常规隐喻被看作创新隐喻,而在将来的某一点创新隐喻会成为常规隐喻,如计算机刚问世时,这方面的词汇被视为是创新隐喻,而现在都已进入词典,成为了常规隐喻。
   通过《麦克米伦》设有隐喻专栏的词目来看,这些词目都为常规隐喻用法,如“An idea or theory is like a building or structure:Their ideas were based/built on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Your accusations are without foundation...”。关于创新隐喻,专栏指出“其他的则是人们想更有效地描写新情况而创造出来的新隐喻,许多这样的新隐喻在任何词典里都没有出现过”。创新隐喻属于活用现象,一般出现在文学作品、科技文章或政治话语中,通过在词典中介绍这种现象是对已收入的常规隐喻的一种有效补充,能更好地服务学习者。专栏涵盖了这两种隐喻,但对这两个概念未作深入说明,也未对两者间的关系作介绍。
  (四)隐喻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关系
   专栏中与隐喻相关的概念只提及了明喻:“明喻很像隐喻。差别在于明喻包括了诸如like或as等词。这清楚地表明了正在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这是传统修辞对两者关系的说明。从认知角度来看,这两者的本质与运作机制是一样的,如“人生是一次旅行”与“人生如一次旅行”,只不过如专栏所述后者清楚地表明了两者的比较关系,更为直接。
   专栏中没有介绍转喻这一与隐喻有密切联系的概念。“华盛顿与莫斯科之间的谈话”便是转喻,它以地名转指机构。一般认为,转喻与隐喻的区别为前者是同一概念域内的映射,而后者是跨概念域的映射。刘正光(2002)对转喻与隐喻之间的关系作了综述:经典定义下的转喻和隐喻可视为“转喻―隐喻连续体”上两端的类典型范畴,转喻―隐喻互动现象属于连续体轴上的中间部分,如下图:
  
   该连续体的意义在于提出了在人类认识与思维过程中,转喻不但是和隐喻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而且可能更为基本。因此,掌握了转喻将会更有效地掌握隐喻。
  意象图式在认知上是比转喻与隐喻更为基本的概念,其基本地位在于为转喻和隐喻提供源域,如“power”隐喻的源域为“up-down”这一基本意象图式。其他意象图式还有“容器图式”、“远-近图式”、“前-后图式”、“整体-部分图式”等。
  这部分总的来看,专栏只介绍了明喻这一与其相关的概念,而没有介绍比隐喻更为基本的转喻与意象图式。
  (五)隐喻跨语言研究
   隐喻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Taylor(2003)作了跨语言研究来说明隐喻的这两种性质。他比较了英语与南非的叟索(Sotho)语两种语言中关于“热”的隐喻情况。英语有以下的一些表达方式:“get hot under the collar”、“lose one’s cool”、“a bitch on heat”等,与叟索语中的“agitation”、“impatience”、“anger”相对应,这说明了隐喻的普遍性;而叟索语有其他特殊的表达方式:“bereavement”、“physical pain”、“insanity”、“childbirth”等,除此之外,叟索人还必须远离家人与牛群,以免把自己的“热”传染给他们,这说明了隐喻的特殊性。经分析,两种语言隐喻的普遍性是由于人们对“热”共有的生理反应:当人们接触“热”时,体温会升高,心跳会加速,接着就会有烦躁、不安、愤怒等情感表达方式;两种语言隐喻的特殊性是由于人们生活的物理环境不同:叟索人长期生活在炎热、干旱的高原上,他们对“热”的感觉会更为深刻和复杂,于是对“热”的表达方式也会相应地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化。可见,隐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也是由体验哲学决定的。
   专栏也介绍了隐喻的跨语言现象:“影响英语单词的一些隐喻思想也出现在其他语言中。有些只出现在欧洲语言中,但其他的却很普遍。”还以“up”为例,指出其普遍性与特殊性,但对其深层原因未作解释,未说明这是由人类的体验基础决定的。
  
  三、结语
  
   《麦克米伦》的隐喻专栏联系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成果,向广大学习者介绍了隐喻这一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基本认知工具。通过以上五方面的评析,专栏对隐喻作了基本介绍,但对隐喻的认知性未作深入的理论说明,有些缺乏对相关概念的介绍。
  
  参考文献:
  [1]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3]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刘正光.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J].现代外语,2002,25,(1):61-70.
  [5]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与思考[J].外语研究,2004,(1):6-12.

推荐访问:麦克 隐喻 评析 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