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学习法在初中科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本文探讨了问题式学习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思考并提出应从关注学生的问题,精心设置问题情境,精心引导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实践学会解决问题,精心反思教学。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问题式学习 问题意识 科学教学 思考
  
  问题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力和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批判性的思维技巧以及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学习。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应该了解或理解基本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学会或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了解科学在现代生活和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问题既是学习的起源,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又是掌握知识的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扮演辅助的角色,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欲望,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一、问题式学习法的实践
  
  将问题式学习法运用到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其教学步骤是:第一、创设问题情境;第二、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第三、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第四、反思深化问题。例如,在《物质的燃烧》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个问题实验情境;在一块玻璃板上安置了一长一短两支蜡烛,若蜡烛点燃后,又用透明玻璃罩将它们罩起来,提出问题:罩子里面的蜡烛哪支先熄灭? 全班学生反应热烈,各叙己见,绝大多数认为短的蜡烛先熄灭,但也有认为长的蜡烛先熄灭,由此,课程内出现了激烈的争论。接下教师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即先让学生说出他们各自的理由,然后进行演示实验,实验的结果是长的蜡烛先熄灭。对此,绝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十分惊讶。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对“为什么长的蜡烛先熄灭”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进行互相交流。学生们一致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蜡烛燃烧过程中罩子里面的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上升还是下降的?教师可适时地提示学生利用教材中所附的“气体密度表”做进一步研究得出结论:1.在常规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比氧气的密度大;2.气体的密度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要高许多。这样,学生们理解了罩子中长蜡烛先熄灭的道理。此时,有个学生提出新问题;“罩子的大小和蜡烛的长短程度是否会影响问题的答案?”这时教师应当场表扬这位学生的好学精神。同时请全班学生就“长蜡烛先熄灭这答案是否唯一的?”问题在课后进一步探究,可以自己设计实验。同学间互相交流,根据探索结果修正课堂上得到的结论。这就是最后一个环节,反思深化问题。
  
  二、问题式学习法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问题式学习法一段时间的教学,对所任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科学能力及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基本上能理解所学知识,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减轻了学生及教师的负担,使师生双方通过问题进行多向信息交流,相互沟通,教学相长,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愉快。但有些学生不适应这种问题式学习法,主动学习技巧缺乏,又不肯动脑积极思考问题,有些学生随自己的喜好心情时随时断思路,造成学生流失在外。
  
  三、问题式学习法应用的思考
  
  问题式学习法,就是将学习置于有意义、相对真实的问提情境中,让学习者在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中尝试解决问题,以问题为核心,并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它旨在使学习者建构起广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式学习法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学习的合作者,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关注学生的问题
  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学生的问题,让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科学品质。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即使是不恰当的甚至荒唐或错误的,但是只要提出问题,就证明他们动过脑筋,这个过程的本身就蕴涵着创造思维火花,教师应鼓励他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学校组织班级之间的拔河比赛,学生问:为什么班主任要挑选体重大的男女同学参加,并且希望参加者穿较新的旅游鞋,而不选择灵巧力大的同学参加,这有什么依据吗?这样选择,比赛就会赢吗?又如:为什么高尔夫球表面有许多凹陷,而乒乓球表面却很光滑。这有什么道理吗?教师应重视这些日常问题,并不断积累,留待教学中备用。
  2.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要先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在课堂上不应只局限于教学生怎么做,教师应创设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在熟练掌握教材和详细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境。如在《大气压强》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一下子接受大气压的存在确实困难,教师先做一个实验将事半功倍。即挑选两位学生,一位身高体壮的男生,一位身材瘦小的女生,各持相同大小的一壶茶水,进行喝茶比赛。结果女生很快将茶水喝完,而男生还没有完成。其他学生会惊讶地提出疑问:喝茶快慢与力气大小没有关系吗?男同学拿的茶壶可能有问题?看一下茶壶盖上都有小孔吗?小孔都与外面相通吗?这个小孔有什么作用呢?这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一下子吸引到感受大气压存在的情境中。
  3.精心引导学生
  在问题式学习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者小进,大疑者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师应该从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情感的体验等方面加以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由创造的才能。如在“惯性”一节的教学后提出问题:为了在校运动会的跳远比赛项目中取得最佳成绩,请学生讨论哪些方案可以提高成绩。讨论后共提出三个方案:方案一,与跳的方向有关,理由是地球在转,由于惯性……;方案二,与起跳的速度有关,理由是惯性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方案三,与起跳的角度有关,理由是几何分析。对于课堂上出现的三个方案问题,教师不应该去滔滔不绝地解惑,这样固然能让学生暂时“明白”,但他们知道的只是结论,并不会去应用,更不会去创造。如果把问题转化成课题,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器材去分析、讨论、猜想、假设并完成实验设计,同时教师也参与到实验中去,进行适当指导,但不能帮助他们做。学生分组场地试验:方案一排除;方案二合理。教师再引导实验:找一根粗橡皮管,把它接在水龙头上,采用不同角度来观察哪个角度的水射得远,实验后发现45度角水最远;方案三的结论得到证实。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鼓励,促进小组的合作精神。这样通过精心引导学生实验,掌握其中的原理,把知识学活。但要注意,在引导的过程中,尤其要关注主动学习技巧缺乏和知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以避免他们在问题式学习法中流失。
  4.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当遇到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不仅要赞扬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指导学生逐渐学会自己解决一些问题,还应该强化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科学中采用问题式学习法教学时,教师要多设计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有意识地展示实验中的异常现象给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开始阶段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单方面提出,而学生只是解决问题。在学生参与问题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再抛出问题,学生除了设法寻求问题的答案之外,肯定也会去思考教师是从哪方面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会如何提出问题。慢慢地学生就会逐渐具备“问什么,怎么问,为什么问”的能力。
  5.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实践学会解决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实践探究的主体。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操作,而且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多种可行的实验方案。如上复习课时,教师只提出一个问题:给你一杯水,你能用它做哪些有趣的科学实验(允许添加一些必要的辅助器材)?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探讨和研究,每位同学都说出自己的想法,看看谁的想法最新颖、可行。每个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认真设计方案,并一起动手实施自己的方案,做好探究报告,然后在各组间交流。结果,他们提出的探究方案很多,包括:(1)给水加热,可用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2)用装满水后的透明杯子观察书本上的图案,这只杯子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3)将一只笔斜插入一杯水中,可以观察到笔好像被折断了,这是光的折射引起的;(4)水中斜放入小镜子,可以观察光的色散现象;(5)在杯中放入不同质量的水,用大致相同的力敲击,可研究声音的音调;(6)在水中放入食盐,搅拌后可观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7)在水中放入一块金属钠,可观察钠与水剧烈反应……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问题辐射出了很多的探究实验,串联了很多知识点。当做成探究实验后,教师给予赞许的目光和热情的表扬,肯定他们的方法,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快乐,也使他们的心理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6.精心反思教学
  问题式学习法是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困惑,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分析教学成功的因素、教学失败的原因;才能不断总结经验,促使问题式学习法的应用不断成熟。对问题式学习法的反思,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接受度、学生的参与面、问题解决的情况、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也可引导学生归纳反思,引发出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再探索新问题,这样不仅可使教学活动无止境地进行下去,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激发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最终把学习引上创造之路。
  
  参考文献:
  [1]徐文娟,杨承印.论基于问题式学习(PBL)的有效实施[J].教育学报,2006,2.
  [2]陈宁,辛增友.基于问题学习的实施及对教师的挑战[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
  [3]吴永熙,朱利军.论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善问”与“善待问”[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11.
  [4]纪熙捷.学习方式选择[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推荐访问:学习法 初中 实践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