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铸就大家风范_爱心铸就师德

  摘 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教师的道德素质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高尚的师德对他们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而只有良好的师德才能铸就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大家风范,从而完成培养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发展的教师职业的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
  关键词:师德 大家风范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不论他们设想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所起的作用”。高尚的人格是师德的核心,而只有良好的师德才能铸就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大家风范,从而完成培养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发展的教师职业的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
  
  一、高尚的师德首先是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以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这是铸就教师大家风范的力量之源
  
  教育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对于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教师是特殊的职业,“也是伟大的、超越他的道德实在的一件工具……就像牧师是上帝的诠释者一样,教师是他的时代和国家伟大的道德观念的诠释者。”①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使者,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要的问题是,教师实际上感受到了他身上有他必须传达的权威,他也必须传递对这种权威的某种感受。这就构成了一种力,一种只有被有效的占有时才能有所呈现的力。那么,教师的权威性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来源于他对赋予的某种有形的权力吗?来源于他实施奖惩的权利吗?对惩罚的恐惧与对权威的尊重截然不同。……教师不应该从外面、从他使人产生的恐惧来获取他的权威;而应该从自身获得这种权威。除非权威来自他的内心深处,否则就不会在他身上出现……权威完全是从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尊重而产生的。”②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会使教师产生永恒的动力,使我们的工作一切从党的教育事业需要出发,一切围绕有利于学生的成才需要出发,为培养出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合格的人才而不断提升自己,在学生中树立起真正的“权威”,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
  
  二、高尚的师德体现在崇高的个人修养以及对学生无私的爱,这是铸就教师大家风范的根本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责就是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造就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相比,教师应当具备更高的个人修养,才能完成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教师的道德素质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高尚的师德对他们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为了帮助少年们确立善良的信念和进步的愿望,恐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他们周围的人的道德品质符合他们已经认识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③“榜样比任何事物都更能温和而深刻地深入人们的内心”④,作为教师,既要真诚地信仰自己所宣扬的‘道’,又要严格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此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要成为学生的楷模,具有大家风范,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个人修养,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对学生的爱。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有了责任,有了责任意识,才能明确自己的职守,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任务,才能形成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养,这是新时期师德的一个核心内容。
  对学生的爱首先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尊心,就不能成为一个道德上纯洁和精神上丰满的人。我们最重要的一个教育手段是十分尊重自己学生的人格。”⑤尊重能有效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到被需要、被期待,从而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内化为信念并付诸实践。对学生的尊重还体现在通过和学生的平等交流引导他们成才。在教学或者其它的环节中,能够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思想,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创新,并给予恰当的引导。
  热爱学生不等于对学生溺爱和迁就。教师热爱学生固然包括对学生的思想、生活上的关心和爱护,但更重要的是要严格要求学生,严慈相济,培养他们心灵中闪光的智慧、思想和品格,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与不足。热爱学生,就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体育锻炼,让他们和谐、全面、健康发展。热爱学生,就是对学生公正、平等,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应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受教育者的心灵里留下印迹,对他们的品德发展、人格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尚的师德体现在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和责任,这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成为大家的必备素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
  
  三、高尚的师德蕴含在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对学术的不懈追求中,这是铸就教师大家风范的基础
  
  教师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就必须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做有真才实学的人。高校教师在学术上应当有追求卓越、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在治学态度上要求真求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师德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说教,而是具有深刻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格的,一个有广博精深知识的教师才会有道德感召力,同样,教师的师德魅力也是以其深厚的文化为底蕴的。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完成其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⑥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课堂的讲授是教师传道的重要方式,今天,坚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面灌输仍是必须的。灌输的教育方法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理论水平和感染力。马克思指出:只要理论彻底,就能说服人。在北大,大学生热衷于上思想道德修养课、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大拥有高水平的教师。因此,德育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个人修养,才能使党的指导思想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进入大学生的心灵,提高教育效果。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增强教学的底气。“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他的任务就在于使每个学生的意识中可望获得知识的星火永不熄灭。”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研究,努力成为学术的“大家”,在所处的学术领域有一席之地,才能成为学生事业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凡是合格的大学教师一定有学者的风范,可以成为人格楷模的人一定要有严谨的学风。离开这个前提,教师的师德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严谨的学风和完善的人格是学生学习的牵引力,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学术道德自律,自觉抵制学术腐败,避免制造学术垃圾,树立正确的学术评判意识。
  仅作一个传授知识的“经师”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一个可以引领学生成才的“人师”,高尚的师德成为“人师”的重要素质。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正是经由教师薪火相传,传递给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使民族和人类具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师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基础和主导的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曾经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每一位教师都应自觉地不断加强师德锤炼,从一名合格的教师向着成为大师的目标努力,才能实现大学的理想,传承大学的精神。唯有高尚的师德才能真正铸就教师的大家风范,给学生奋进的力量,引领他们不断向前。
  
  注释:
  ①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51.
  ②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50-151.
  ③[苏]B.A苏霍姆林斯基.黄之瑞,张佩珍等译.公民的诞生[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1.
  ④[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教育漫话[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68.
  ⑤[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黄之瑞,张佩珍等译.公民的诞生[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6.
  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2-9-9,(1).
  ⑦[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黄之瑞,张佩珍等译.公民的诞生[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9.

推荐访问:大家风范 师德 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