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助推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

沈森晨

(浙江省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它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活动的实施与开展主要依托小组活动进行,因此特别强调小组成员的分工和合作。人数较多的班级在分组中会出现“组少人多”或“人少组多”的情况,不论在活动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还是总结阶段都有诸多不便。而小班化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既能确保小组数量不会太多,又能保证每组的人数适当,真正落实“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活干”的理念。笔者曾下乡支教,在实践中总结可以通过“精心备课,固小班化教学之本”“因材施教,扬小班化教学之长”“多元评价,绽小班化教学之花”三个策略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更好地落实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一)师生共选:基于学生真实需求的内容

要凸显小班化教学的发展优势,发掘小班化教学的管理功能,一定要落实到每一项教学常规中。在备课时,教师将教学活动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和谐统一,形成“互动”的教学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式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以省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手册和校本教材为参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主题进行开展。因此,选择什么主题来做,主题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成果,该怎么来开展活动往往是由教师选择。但在实施中,有些教师选择的主题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实际的实施条件和因素,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
有些主题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最后活动效果平平。

因此,在准备教学内容时,我们可以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共同讨论,让学生参与研究主题的选择,甚至可以由他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教师协助选定。笔者在农村学校开展的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与学生共同选定的。由于新接班,笔者对学生的情况并不了解,因此在介绍了综合实践活动后便和学生一起将生活中有趣的、有问题的、有意义的内容进行罗列。如:厕所的水龙头总是漏水怎么办?怎么种植多肉植物?下雨天去食堂的路会积水怎么办?随后,我们进行了投票,选择了大多数学生有意愿参与的“多肉植物的生长繁殖”作为第一次活动的主题。再如,笔者现在的604班在选择最后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时,笔者将决定权交给学生,由他们选择开展的活动,经过各个小组激烈的讨论,最终,我们选定了“毕业手册的设计与制作”这一主题。

当学生参与了主题的选择时,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会在活动的开端就形成,为后期活动的推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分层设计:基于学生真实情况的设定

小班化教学的备课面向所有的学生。备课中,教师要基于对每一个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针对共性要求的同时,也要针对个性要求,进行合理地分层设计。

笔者根据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将他们分为A、B、C三类,A类较弱,B类中等,C类较强。分组时,确保每个活动小组都有A、B、C三类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备课时从教学目标到教学流程再到课后练习都进行分层的设计。

如“小灯泡亮起来”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备课时针对三类学生设置了不同难度的活动目标:A类学生会用材料连接电路,让一个灯泡亮起来;
B类学生能熟练连接电路,让一个灯泡亮起来,并尝试同时点亮两个灯泡;
C类学生能用两种方法点亮两个灯泡。课堂上,学生领取的任务也不尽相同,当然,A类学生在完成自己的挑战任务后,如果有能力也可以挑战上一级的任务。课后的任务也进行了分层设计:A类学生能熟练点亮一个灯泡,并尝试制作开关,连入电路;
B类学生能找到至少一种材料代替木块和回形针制作开关;
C类学生能尝试点亮多个灯泡。学生在这样的分层任务下完成了符合自己能力特点的任务,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向其他组员学习,挑战更高一级的任务,人人都参与了,人人都进步了。

(三)构建空间:基于活动多样形式的选择

小班化课堂教学是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因此,构建什么样的教学空间才能适应学生学习不同学科,是小班化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环节。

综合实践活动有很多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的环节,而传统教室空间难以满足该课程的活动需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功能教室或者空旷的非正式学习空间进行活动,当然也可以对传统教室进行调整,将其分为展示区、小组交流区等来满足活动需要的空间。

如开展“校园花卉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便将学习的场地从教室搬到了操场。在操场上,学生按小组分区域就坐,在教师简单介绍任务后,学生分组走向校园的各个角落进行调查。学生完成任务后,又回到操场上,小组组长一一汇报自己小组的观察结果。师生利用了学校的非正式学习空间,更好地在操场上完成了该活动的目标和课内指导的任务。再比如开展“绿色银行我筹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不仅需要小组讨论,还需要设计和制作存折、印章、条款等,完成后小组间评一评。教室内分散的桌椅无法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场地支持,于是,每组留下4张桌子、6张椅子,共留下6组,剩余的桌椅全部搬到走廊上,这样教室里就变得宽敞了,拼在一起的桌子也更便于小组讨论和设计。这样打破了传统教室的布局,创设了适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空间。

师生互动选择主题、精心设计分层内容、提前构想教学空间,可以为小班化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做好准备。

(一)小组教学,在合作中成长

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都有收获,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综合实践活动大多以小组合作开展活动的方式为主,因此,小组的整体指导和组内成员的分工,是综合实践活动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灵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进行分组,协调人员的分配。通过小组的整体指导,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都在小组中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引导小组主动探究,让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为了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进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分工,有小组长、调查员、协调员、记录员、分析员、汇报员等岗位,具体的岗位由组内成员自行认领。

小组成立后,从活动主题的选择到活动方案的制订、从活动内容的实施到活动过程的总结都是在小组内共同协作完成的。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助者,需要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给予适时、适当、适度的指导。由于每个小组活动的主题、制订的方案、开展的活动不尽相同,碰到的困难也不一样,因此,按照小组的实际情况,教师走进各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会更高效。在指导时,教师也可以引导组内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去帮助其他同学解决相对较容易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二)分层施教,在努力中收获

小班化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真正做到让优秀的孩子更优秀、中等的孩子变优秀、普通的孩子不普通。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式课程,它的开放不仅是选题、活动方式、展示形式的开放,更是授课方式的开放。

一般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分为课内指导和课外指导。在课内指导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布置不同的挑战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跳起来摘到桃子”。如在开展“玩泥巴”活动时,有一个活动是让学生设计一个泥塑作品的草图,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分为三个挑战任务供学生选择:三星级挑战——将自己的创意简单地画一画,用两句话在旁边做好创意说明;
四星级挑战——将自己的创意具体地画一画,突出亮点部分的设计,较清晰地做好创意说明;
五星级挑战——将创意的细节部分画清楚,在图上直接标注创意点。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任务进行挑战,既完成了任务,又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升。

在课外活动时,由于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任务也是分层的,因此教师要进行分层指导。通常,笔者会将同一层任务的学生拉在同一个钉钉群中,在群内对学生的活动进行适时的指导。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可以在群里留言,大家群策群力,提供解决的办法或思路。这时,除了笔者这个指导者外,其他同学也从参与者变成了协助者,在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个别指导,在奋进中超越

教师在小班化教学中应遵循平等、公平、充分、全面的原则,挖掘小班化教学的潜力。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为主,但在小组合作中也各有分工,会有学生各自完成任务的时候。在活动中,当个别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指导,和学生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开展“玩泥巴”活动时,一名学生发现自己无法将泥巴捏成想要的造型,其他同学教了他之后还是不会,因此想放弃。笔者耐心询问他遇到的困难后先进行了示范,将技巧教给他,然后协助他一起尝试进行制作。虽然经历了好几次的失败,但在一对一的辅导后最终成功了,学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虽然小组合作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但仍有一些是学生间无法帮助解决的,那么一对一的辅导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当然也会有一些实践活动需要学生自己回家完成,没有了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共同协作,许多学生便遇到了困难和问题,这时教师也需要对他们在活动中遇到的不同问题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示范等方式进行辅导,也可以把一些简单的、易解决的问题交给小组中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担任“小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通过个别辅导,学生不但解决了遇到的问题,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对各类学生的活动情况更加了解。

借助小组教学、分层教学、个别教学等途径,可以更好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真实需求,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活动能力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一)关注过程,追踪评价

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给予适时的评价。而综合实践活动又特别重视过程性评价,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关注过程,及时评价并持续追踪,实现全面评价。

在备课时,笔者会提前按照本节课的活动目标设置评价的细则,并在课上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有时,学生在课上对其他小组的评价也会成为后续笔者评价的补充指标。当然,评价的标准并不是只能由教师决定。因此,在部分指导课上,笔者会先与学生就这个主题的活动该如何评价进行研讨,由学生七嘴八舌进行讨论,最后凝练成评价的标准。

评价可以推动学生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因此,笔者会在不同的活动中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如:提前发放评价表,在课中评价后由学生进行记录;
用印章、点赞笔等代替文字,直接进行评价奖励。而这样的评价在一节课中可能会出现多次。

(二)人人参与,多元评价

以往我们的学科教学中,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偶尔会有学生的参与。但这样的评价是相对主观,不够客观的。小班化教学人数较少,给多人多元的评价提供了可能性。

除了教师评、学生自评、组员互评外,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情况适当地增加评价的人员(以下简称“‘3+X’的评价”)。如“走进湖州三跳”活动,学生除了在校内开展活动外,还前往湖州文化馆拜访三跳传承人,这时便可以将传承人加入到评价表中,由他对学生的参与性进行评价。再如“有趣的脸谱”活动,学生要到社区进行戏曲表演,这时可以将社区的人员加入到评价表中,由他们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

“3+X”的评价不仅能打破固有的评价人员结构,让评价人员更加有代表性,还能让学生知道在专业人士或服务对象眼中自己的表现如何,让评价更高效。

(三)建立档案,持续评价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为学生建立档案袋,将学生活动中的材料及评价信息进行归档,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实践能力的变化。小班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很好地落实这一点,真实有效地关注学生的变化和成长。

在建立档案时,除了有学生的基本情况外,教师还可以在档案中设计一张评价汇总表,将每一次活动中学生收到的评价进行量化统计,最终记录在表格中。这样做除了能让教师直观地看到学生的变化外,更能激发学生的动力,鼓励他们不断努力,继续开展活动。

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过程性的追踪评价,并由多人从多个维度进行最终的评价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而将所有的材料和评价表进行归档可以让学生见证自己的进步。

猜你喜欢 小班化分层评价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有趣的分层现象军事文摘(2020年18期)2020-10-27雨林的分层动漫星空(兴趣百科)(2018年4期)2018-10-26小班化教育实践问题与对策分析海外文摘·艺术(2017年6期)2017-11-14小班化的“化”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7年2期)2017-02-28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世界汽车(2016年8期)2016-09-28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世界汽车(2016年5期)2016-05-24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世界汽车(2016年5期)2016-05-24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世界汽车(2016年5期)2016-05-24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江西教育A(2014年8期)2014-09-22

推荐访问:助推 综合实践活动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