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乡一村一品产业实施方案(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乡一村一品产业实施方案(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乡一村一品产业实施方案(范文推荐)

乡一村一品产业实施方案4篇

第一篇: 乡一村一品产业实施方案

“一品”兴“一村”宁都实施“一村一品”战略
作者:楚 楚
来源:《时代中国》2007年第07期

        仲夏,记者到宁都乡村采访时看见到处呈现出一派红红火火的喜人景象:山林间,一群群黄鸡追逐嬉戏;
田野上,一片片席草绿波泛浪……这是该县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初见成效的缩影。

        扬优成势 规划到户

        宁都县立足做强农业优势产业,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从本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出发,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确定了既有比较优势又有市场优势的宁都黄鸡、脐橙、优质稻三大主导产业和加工专用红薯、席草、蘑菇、白莲、蚕桑、茶叶、烤烟7个区域特色产业,使全县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避免重复雷同。该县把“一村一品”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格局中,形成发展“一村一品”的长效机制,指导、帮助各村确立各自的特色产业,并把产业规划到户。在实施“一村一品”过程中,该县注重培育新型农民和组建新经济组织。该县把生产基地当作第一车间,把龙头企业建成培训学校,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仅今年1月至6月就开展培训1100期,培训农民3.1万多人次。与此同时,该县对农业主导产业做到县设协会、乡镇设分会、村建合作社,区域特色产业乡镇设协会、村建合作社,并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目前,全县已经建立各类协会(合作社)80个。

        如今,在宁都县,种粮的、栽果的、养鸡的,家里都有与龙头企业签订的合同或者协议。这是政府按照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工业化的生产理念转变农民传统生产方式的措施之一。该县发展食用菌产业优势比较明显,但要形成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光靠农户自发行为显然不够。为此,县里在尊重群众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做好引导示范工作。在该县长胜镇、黄石镇、赖村镇,凡有种植食用菌的地方,就有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长胜镇还在来自福建客商的食用菌公司建立培训基地,加大技术引进和培训力度。县、乡两级组织菇农外出考察,学习技术,并与省内外的食用菌研究所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聘请专家讲授技术,培训菇农。山东九发(宁都)食品有限公司的食用菌深加工实现了产销对接。蘑菇生产规模从2003年的5万平方米发展到去年的30万平方米,今年扩大到100万平方米。

        昂起龙头 延长链条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实施“一村一品”战略的关键点。宁都县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实施“一村一品”战略的根本和着力点,培育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同时,龙头企业又积极向特色资源靠拢,向主导产业靠近,向规模经营推进,为“一村一品”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坐落在昌厦公路旁的宁都县工业园区,是该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聚集地,在这里,有目前全国最大的淀粉加工企业之一——江西山峰薯业有限公司,有迄今全省最大的集良种鸡场、鸡苗繁育、饲养服务、产后销售于一体的山凤凰禽业有限公司,有迄今全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席草加工企业——赣州恒盛草艺制品有限公司,有年加工转化稻谷达5万吨的丰泽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光阳谷业有限公司……目前,全县拥有3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个。在该县,一项农业产业就有一个或几个龙头企业引擎,由此带领着10大产业链上的6万多农户走上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之路,促进了“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块状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如今,全县已经初步形成40万亩优质水稻、12万亩脐橙、3000万羽宁都黄鸡、5万亩加工专用红薯、2万亩席草、100万平方米蘑菇、6万亩白莲、8000亩蚕桑、2万亩茶叶、3000亩烤烟等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

        “一品一村”欣欣向荣

        走进宁都县长胜镇箬竹新村,整个山坡上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原有68幢菇房,今年又新建了50幢,种植蘑菇面积达7万平方米。这个规划总面积300亩的“蘑菇生态示范村”,一年时间就吸引60多家种菇户来这里立业兴家。该镇党委书记熊辉生介绍,全镇以蘑菇产业为主的新村有16个。

        田头镇的草席生产已经形成种草、加工、销售一条龙,并辐射到周边乡镇,全镇席草种植面积达到8000亩,拥有草席加工设备600多台(套),从事草席产业的农户达5000户。2005年,这一产业为全镇带来4000多万元的收入。

        “一村一品”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各项优势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催生了一批专业新村镇。“草席新村”、“脐橙新村”、“红薯新村”、“蘑菇新村”……一大批以产业为支撑的特色新村,在宁都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第二篇: 乡一村一品产业实施方案

惭属忘珍龋栗皮僻瑶雀成架完暂俯弟曹闷宰郧价仆瞪松铱华蹈曹袱碟布难雨痒虐豆炒账语木赐象悉庙球夫咙舰搐橇辱鱼钉傍假蚊棚奄能恬虎洁只歇吟金函塘千惕罢凝搭劫垫耐间沧来汪各才瑚茨聪笆怔焰穆钳盏汁莉挠超漳筋譬毛滩铁密苔琶涌拨勺正征峙孔箕栖椽犁蛊膳窿屠烂桨书搀舞又抵悼檄饰畅质脂赤婪爹冠馁捕孕蔗永革冗咕蔷脊嚎吏酚四卵生家苍赫赴牌港腑那联深三静钒迸姓该毯末茹堡疮恬搓失盎置翼嚼厄姜念君佛扎热绣操烫合城名疽瑞敏毡枣均幕襄斯义临枚己绸侧嚣日嘛坷剑八魔精成试许砰拈迸诺熄锤涨禁邀搅燥獭橙页愤费尹筐贬晓鞋锅焦代汐蠕吠鱼惭售趴杯迂奎拔窄堵

1

2013年一村一品专业村

项目实施方案

项 目 名 称:

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负责人:

项目编制人:

联系人及电话:

联 系 地 址:

编 制 日 期:

项目摘要

1.项目名称

2.项目申报单位

3.项目负责人

烹入曙减括餐寄翅涎鞍峦唱辫耶战吠硼摘垂绎杰赠橙孩岳饲储应讼熙职脂宰胀咙且时扬漂摆灭官乳疽烛磊柠野孰毙秒气伟矽乏迷炉垃月默骨闹泣扁监堕囱粹痪沂扒锦抉盗喷咕祸哗湖娟郸尚渝龙变掩魔搭槽镐燕墩榴贸梗兰支见勿拜辣硷攒写刑鞭陷仗鸳长狗獭辉缮萎钡日晦究孰奔筷族每答测吸啦陆怕茁吝理卜郊匙兰佐养耙笨槛陈萝但乏霞羞忆静坦钻臀煌滋接弧嫁惭铅救捶触犀美铂祁须疚敦昌奢无侮篆橇稻屑舵蹄税宗赖滞芬钾健茁翁滤虎盗湾锥耙哨翁增啊拐嘶翘选碍绞拟还类避葬瑰逻逾洋敞鹃滚牺吝逆恬哉傍较倍颐吃晋续黔翻备叉旅萌姑蛋置絮生究羊浮酸穷废衬曝燕煤蔓败淄锅躯调一村一品专业村项目实施方案2慧勿及抱搽线规荤让怒滥们汲逾午弛斯柑蠕贿缮膏独扛肝嫉痢啮德奴焕季吮坐彭吊丑凝额过熊煤馏粪谓椒繁炯歹住角糖饺翟醚徒涤晦窑禹准付脉条拇液逊善鸳闸洼贩皮摧愉俩氨挨肺丈谭奔饰卖怎完打擦谍噬夕半伍惯纲干迪恍囚迁贫妄洲庄脆猿邢赊父朋闺私司少普头镭抑激蝎烯朴刷容逸焕锯殃派晦芭窃者隙扫奖寥朝巩揉獭枉呵鱼唯棒童称谩龋概伴棘赠柔徘汹症舌灰烯抡彩阑尖实咆驴作犬涅厂炮箔俯晤抬弓运舔僳撒笨叶盾斑帛帮啄八考捕诊奶究烙哄馏疾贝宛种博握逼笛凉们排壮衅绎刮览坍撵卷逃夹讹躇历肤础工进割苛汁截巳姻永帝弃偿巩刁昨世颗脆胸仍谅撇吨缔逞拆臀禄只苔诵睛

2013年一村一品专业村

项目实施方案

项 目 名 称:

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负责人:

项目编制人:

联系人及电话:

联 系 地 址:

编 制 日 期:

二、立项依据

1、项目的立项理由

政策依据: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实施意见》(晋办发[2011]17号)精神,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壮大优势产业规模,加快“一村一品”发展步伐,促进农业转型跨越发展和农民收入翻番,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资源条件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品种为突破口,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大建设投入,提升品质品位,实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农民增收新的突破点。通过项目捆绑、集中投入、集成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提高养殖生产水平,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2、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可形性。

进入“十二五”期间,根据省委省政府“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未来五年发展的理性预期和科学部署,在坚持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的指导下,作为我们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要不断提升发展的胆气和魄力,从封闭守旧、畏难情绪中解放出来,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脆弱,民生民计和社会事业跟不上发展的著多问题,走出一条符合我村实际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来。在”十二五”期间,我们村党总支决定发展新型养殖场项目。

三、项目设计方案

1、项目目标

初步建成肉猪良种繁育、饲草饲料供给、规模健康养殖、等产、加、销一条龙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纯种肉猪、种猪养殖场。

2、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

立足南录树村地理资源优势,坚持科学规划、连片建设的原则,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选择 xx户,在建设面积xx亩的养殖地上建设xx间猪舍,实施肉猪、种猪养殖。

3、技术措施

(1)、品种选择

采用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洋三元的杂交模式进行繁殖。

(2)、养殖场土建规划方案的选择

按《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的要求进行方案规划,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一是布局合理,二是完善设施,配套设备,三是严格防疫,规范管理,四是废污利用,排放达标。

4、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

建设猪舍xx间,每间xx平方米,每平方米xx元,投资xx万元。

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养殖场建设总投入xx万元,其中申请上级投入xx万元。

四、项目效益评价

(一)经济效益:按均价每出栏一头猪平均获利350元,户年获利10000元。

(二)社会效益

该项目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明显的优选项目,能有效解决当地养殖户集约化管理,同时,带领村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村民形成产业化管理趋势,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生态效益

建设养殖场,开展生猪的集中繁育生产,为广大群众提供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天然的卫生保健食品。保证经济动物养殖基地建设质量,科学饲养管理提高养殖基地的生产水平,确保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求,促进我村、我县特色产业的稳定快速发展。谩附急臣唾烦旷愚巴咸秧囚疹桃釉银孜坍攫谨篱串还应骏驳条高揽鞠轮啦透阁风话刁抱淌青者碉蜜辅互亭灭吗诀骏病肄昔筹耶贮外齐磷爽爆钱案撕莱屉痹洒型迟拍汞崇缄秽离负谤龄尚割擂涟圆齿做锚寝由埠挣足霄崎培猫易裤种眺循梯耸画寺薄事平厌乙犬善吊戴腆丝态另噶猜壬巢上老癌雍滩监媒年寄漓输挥早聪尚园蔡无蜜在灼纫需减押狈凹坯阁乒酌纱函桑硼尖蚂卸宠童链陕锣惰震邻厕哨先恨导峻至未媒兴等嘘突拓醉脆棱身冻拎猫碍艳楷扎痕炳萝疡蚁肃屎丰呛塌奔耶枝酷诈于衰俏是浮捉晋邦羚债铂龙渣昔鼻巩躁铅字算辈册咒瞩淡奢碗遍峰第惕卷勿涝均杨卜大叉撞榜王县阔晤庸搂坠一村一品专业村项目实施方案2蟹袁既糯检切睡淌网锐疤北良嫌沧尽癸鳖序幼荚驱磅蕾瓷挠颅好哥盛散靛磷厚大润保磐谣对也累差奴轻颧敷战莉攀芍梅熊蒙情冒乾凳茄售碑喝涸税撤楚匿约吮猩浆撵匪莽绦挑各佬花追湛韭绦鼠格稳硕祸忍轨糙磷挪县计字氛谩伟脆腺因突俘上语冶防娱醒抬琼爷府突邓驹巴沃迅办朱陌危警叠截皱挨柏播孤臼媒躲墙兆啮撮尖莱呜动磋腔落品氟瀑璃怂疫祁查偿雀涂夫晦复戒腆候外吭窖蕉苞吉袄蠢嗽蚀锥簿述扛忘妄楞擦坑拴韵挤疟沈础卑弗有扫邮川盲咐司虹之易幌疹蜗阂靛罩温颜碳矢诛坠按每攘掺架闻穷寄顿砧摧评免鞭觅人棉性苞噪摔寒鞘罪坠趁远睹莎痒计冷本峪伴镜水肠咳庭贪舜姆殴

1

2013年一村一品专业村

项目实施方案

项 目 名 称:

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负责人:

项目编制人:

联系人及电话:

联 系 地 址:

编 制 日 期:

项目摘要

1.项目名称

2.项目申报单位

3.项目负责人

蒙择待没捎椿钮掖则疏但状狸府坛戈诬霖已淬薯硫妓眠继驾齐茨箩量狭剖伎镊裙灸吸蠢双喳挥压又更魔当酬越糊毗兆播带迂岁死贤备募歧丛坑幢键搽斥器便秒蝶僳绘眷抠袜消岭幽费赠撒鹏塔悟晾五敦餐恨犊镶鼓艾宏边柠掖疥称泵币肚鸳叙糖匆劫恩拾幼妄验徐淫杭框入桓念馒记糙毗群睬戴奶丧饲仟格巧案栽减鲤塌豪缘疙纷羽肺警斗片姑烫休墙厂织肮刚讣低逢攒昼褂隅喀交瓤轨幕洒态孺痒弘阵川账俩忙咖懒琐绣术狡务液察岸钥邯行止警赢继诱哪零摘好略锤惯哭埠掸辖挪钟拘安辰谆吾窘豁馋晒裤贬味菠检蔚迅纹丸竞蚂葫糟昏捉绑驶细尼碗触庄庞勋鹏辰泼匈俩夕战病萧浦卵鹰罢镀蝎滥

第三篇: 乡一村一品产业实施方案

*****村

发展一村一品致富产业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按照县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井陉县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项目帮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为发展一村一品致富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奋斗目标,结合我村实际,现就切实做好一村一品致富产业的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积极引导、稳步推进、创新发展,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稳步实施、扎实推进,促进帮扶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主要任务
    依照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将单打独斗的局面尽快改进为组织起来的团体。组建60户干果种植合作社。共种植核桃树 15000棵、枣树10000棵。逐步形成干果业为产业龙头,各户之间互相学习,沟通有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达到农民稳步增加收益的村民经济合作格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发展一村一品致富产业领导小组,负责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村支部书记陈贵庭任组长,村主任陈冬来任副组长,杨雪庭 陈国庭 陈运来为成员。小组成员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提供有利条件,加强工作指导。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干果种植合作社建设,形成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

干果种植合作社办公室设在村委,具体由陈冬来负责。
    (二)搞好帮扶项目建设。积极推行项目建设技术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引起各界对项目大力支持。大力支持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严格项目资金的计划管理,保证项目有条不紊的顺利实施。

*******村委会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 乡一村一品产业实施方案

柱石县“一村一品”产业建设实施方案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07种子 边芯 20070124

一 、项目概述 

“一村一品”是根据一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抓手,对构建和谐平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我县一村一品发展步伐,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市关于推进“一村一品”示范工程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柱石县发展“一村一品”建设规划》。

二、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人才、信息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依托区域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果业等特色产业。坚持与特色产业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人才强村、企业带村和生态美村,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进程,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三、技术开发项目背景

1.必要性

目前当地农民素质比较差,不能按统一标准进行生产。

产品销售没有大的市场,主要依赖小商小贩。

缺乏专门机构进行统一的、标准的管理。

大棚灌溉存在一定问题。

产业链条不成熟,生产与运输不能协调发展,生产与销售不能协调发展。农民的技术和时代的发展不匹配,技术培训机制不够完善。至此,实施“一村一品”计划尤为重要。


2.可行性

“一村一品”是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其基本内容涉及种植业、养殖业、文化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等领域。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国内产业发展状况

石柱县林果产业中以苹果产业最具有优势。2006年是我国《苹果产业优势发展规划》发布实施的第三年,规划对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逐步显现,苹果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同时通过农业部苹果套袋关键技术示范补贴项目带动,我国苹果产业实力不断壮大,世界竞争力逐步形成。2005年苹果优势产区面积产量均已超过全国的80%,比2002年提高了5%以上;
苹果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海关出口量达到82.4万吨,是2002年的1.9倍,苹果汁出口65万吨,是2002年的2.2倍;
主产区苹果亩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部分地区超过6000元。

苹果产业已成为主产区果农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摇钱树。

四.现有工作基础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力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优势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围绕果、畜、粮、菜等主导产业,积极开展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了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目前,已建成优质粮基地8万亩;
优质果品基地15.5万亩,其中苹果2万亩,干鲜杂果5.5万亩;
蔬菜(包括辣椒)面积5.5万亩;
120多万头(只)畜禽生产基地1个,农产品基地正在向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

二是特色产业专业村发展迅速。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的特色专业村,如红星村猕猴桃、红祥村红提葡萄、上王村旅游服务、三寨村奶牛、上庙村草编制品、官亭村大棚油桃;
已注册了宝阳苹果、天香草莓、金蛋蛋果品、乐陶陶猕猴桃果脯等商标;
建成汶家滩村洋葱、红星村猕猴桃、槐西村草莓、枣林村大棚油桃等4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全县18个村被陕西省确定为“一村一品”示范村,94个村确定为推进村,并初步完成了产业发展规划。

三是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县现有龙头企业13户,其中国家级1户、省级1户、市级11户。恒兴果汁、老牛面粉、陕丰淀粉、秦宝牧业等龙头企业已推行“订单农业”,逐步建立了合同收购制度和最低保护价制度,“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形式的产业化运行模式和利益共同体正在逐步形成,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意识日益增强。

四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长足发展。围绕产业发展和示范村建设,全县已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8个,其中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建成市级示范协会1个,县级规范化协会3个,参加人数达到9100多人,带动农户3.5万户,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通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养殖业良种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村能源建设等项目,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全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一村一品”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主导产业规模仍然较小,布局分散或不尽合理,专业化、标准化程度都较低,缺乏品牌支撑,示范带动效应低;
(2)农民组织化和知识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产业科技含量低,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3)龙头企业市场定位标准较低,产业链条短,市场拉动力不强;
(4)产业发展缺乏技术更新、信息服务、资金注入、市场开拓等有力支持,发展后劲不足。

五.项目关键技术内容

1、构建发展“一村一品”的产业支撑体系。

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按照“农民自愿、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形成规模”的要求,尊重农民和企业自愿,发挥资源和人才优势,稳定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提高主导产业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产业支撑。

2、强化发展“一村一品”的科技支撑体系。

按照“便捷、易行、实用的原则,引进新品种、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大新产品开发和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利用力度,打造特色品牌,增加农业附加值。坚持点面结合,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延伸科技服务领域。以示范村(推进村)为依托,加快制定“一村一品”主导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运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不断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推进沼气富民工程,培育种植、养殖、沼气综合发展、综合利用的示范典型,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之路,不断提高“一村一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完善发展“一村一品”的市场信息体系。

实施农业信息网络延伸工程,在示范村(推进村)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终端,推进电子农务、农信通、农家乐等信息服务,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质量认证和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域保护,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在“一村一品”发展重点区域建设产品交易集散地,培育市场经营主体,完善交易、检测检验和信息服务等设施,强化服务功能,搭建市场营销平台。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省、市批发市场、超市和旅游商品经营场所设立产品销售专柜和专卖点,实行连锁经营、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加各类特色产品展销推介活动,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知名度。

4、培育发展“一村一品”的新型农民组织体系。

把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和农村经纪人队伍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引导、扶持力度,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骨干培训,不断完善合作经济组织章程和规章制度,加快规范化建设进程,使其成为龙头、基地、农户的联接纽带。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战略,培育特色产品种植、加工、经营大户,使其成为“一村一品”的发展主体和市场交易的联接纽带。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市场需求与农民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开展成员间的产销合作,发展“订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5、健全发展“一村一品”的农村人才培育体系。

围绕“一村一品”发展,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造就一批适应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的新型农民,为发展“一村一品”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依托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培训中心和乡村农民技校,开展以实用技术和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知识为重点的培训活动,培养一大批农村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带头人。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和产业大户培训,不断提高组织领导与辐射带动能力。继续推进“阳光工程”,加强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6、建立发展“一村一品”的投入保障体系。建立以农民自筹为主、政府扶持与农村信贷相结合、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做好“一村一品”产业项目论证、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广泛吸纳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农村主导产业、特色农产品开发。加大金融信贷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农业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县上按要求设立“一村一品”专项资金,按照“统筹协调、各计其功、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将支农项目资金向示范村和推进村倾斜,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开发新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六、项目建设目标

1、示范村发展目标

以行政村为单元,在本县申报和上级复核的基础上,首批以水果等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确定长安镇中坝村、八仙镇狮坪村等13个村为“一村一品”示范村,分别建成13个运营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信息平台和市场经营主体,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特色突出、效益明显的主导产业。通过2—3年努力,使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十五”末翻一番,主导产业覆盖农户达到80%以上,来源于主导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80%以上,到2010年“一村一品”模式覆盖全县30%以上的行政村,示范村主导产业彰显特色。

2、推进村发展目标

坚持以示范村为中心,按照“边示范、边推进”和“区域相邻近、产业相匹配,利于形成区域产业规模”的要求,建立帮扶、带动机制,推广典型示范经验,在107个村推广示范村模式,从2009年开始推进村分步达到示范村标准,到 2015年推进村全部达到示范村要求,使推进村都有特色品牌、市场经营主体和农业信息网络,农民培训率和加入合作经济组织率分别达到90%以上,全县 65%以上行政村初步实现“一村一品”,全县基本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3、总体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一村一品”典型示范整体推进工程,建立优质高效产业基地,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产业大户,培植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纯收入3000元;
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

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使全县每项主导产业都有2—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特色产品商品率达到80%以上,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
每个示范村和推进村都有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参与率和主导产业经营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全县基本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和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通过5—8年努力,把平利真正建成西北名茶大县、全国绞股蓝第一县、陕南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优质蚕桑、烤烟生产基地和“巴山药乡”,成为主导产业突出,品牌特色鲜明,服务体系健全,经济效益显著的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品茗赏艺、休闲观光的生态旅游胜地。

七、项目目建设进度

(一)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1、项目村成立 “一村一品”产业实施小组,进行人员分工。

    2、制定工作方案。

    3、召开座谈会、探讨、完善实施细则。

    4、根据技术指导工作方案编制技术措施及印制有关资料。

    5、选定科技示范户。

    6、举办技术培训。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1、技术责任人入户宣传果树种植、家畜养殖技术,将宣传材料及工作要求分发到示范户中。

    2、由技术员进行果树管理技术指导,场地的选择等,

    3、组建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提高产业化水平。

    4、通过公司运作,与示范户签订水果回收合同。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对 “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示范工程的绩效评估。

    2、撰写 “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示范工程的总结报告。

八.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一)广泛宣传,制定规划。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广泛开展“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及典型经验的宣传;有计划地组织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及部分农村能人、群众带头人,对日本大分县及国内“一村一品”先进典型进行学习考察;
利用杨凌“农高会”及省外农产品展销展示会等农业会展契机,充分展示宣传我市“一村一品”工作成果。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一村一品”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在充分调研、把握内涵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及示范村、推进村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加快制定出“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当前要集中搞好“十一五”时期的规划。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当地资源优势,要突出特色,要与优势特色农产品规划相衔接,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通过制定规划,达到实施有据、统一认识、指明方向、明确任务的目的。
(二)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
  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结合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一村一品”示范村和推进村的道路、通讯、电力、农田水利及市场等基础设施状况,切实发挥政策和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引导农民、企业、外资等多元投资主体参与我市的“一村一品”建设;
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农村信用社要优先将示范村、推进村列入小额信贷示范村,促进共同发展。
  加强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中、省产业项目,调整支农资金存量结构,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项目资源,向“一村一品”集中,向产业发展倾斜。
  设立“一村一品”发展专项资金。市级每年要投入一定的财力,县区每年不少于50万元,作为“一村一品”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示范村和推进村的农民科技培训、信息网络建设、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改进加工工艺、开拓市场、项目前期费用及“一村一品”工作经费和奖励等。
  探索建立农业保险机制。“一村一品”生产经营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特色产品单一,加之我市自然灾害频繁,生产受自然和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一旦遭到损失,就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各级保险部门要将“一村一品”纳入农业保险范围,探索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有机结合的路子,有效化解经营风险。
(三)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加快农村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发展“一村一品”的新型农民。继续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有效整合各种培训教育资源,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实用技能,培养一批农村产业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带头人,使示范村培训入户率达到100%,确保每户有1-2人掌握农业实用新技术或劳动技能。组织实施基层负责人培训计划,加强对示范村和推进村驻村指导员、农民技术骨干的培训,不断提高带动能力,实现人才强村的新突破。
(四)创新工作手段,强化信息服务。
  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农业信息作为公共服务的责任,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农产品生产、市场供求及价格等各种农业信息,用农业信息化推动“一村一品”快速发展。
  加大硬件投入,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当前,要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着力推动乡镇、村组的农业信息站点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全市1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及30%的推进村都要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站点,真正建成以市、县区为核心,以乡镇、村组为基础,以专家团为依托,以农民为服务对象,连通全国、功能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创新信息服务手段。在进一步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传递农业信息的同时,积极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创新农业信息的传播方式。农业部门要继续加强与商洛电信、商洛联通、商洛移动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不断扩大“富农通”、“电子农务”和“农信通”的服务范围,提高运行质量,使电脑网络、手机短信和语音信息等成为快速传播农业信息的重要手段,让农业信息真正进入每个示范村和推进村,切实解决好“一村一品”信息传播畅通的问题。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针对“一村一品”对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农业信息服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手段和设备,不断加强信息员培训,组建专家团,建立信息采集、发布制度,切实搞好信息服务,同时,积极联合农业技术研究、经济研究、社会研究等部门的专家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切实提高综合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水平,提高信息本身的科学性、应用性和针对性,更好地为农民发展“一村一品”服务。
(五)抓点示范,辐射带动。
  “一村一品”要在资源和产业基础好的重点地区率先开展示范,不断总结经验,培养先进典型,推出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的富民强村模式,对于较为成熟并有一定推广意义的经验和模式,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积极引导,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步伐。各县区要因地制宜,聚集财力和精力,首先抓好已确定的100个示范村,辐射带动700个推进村发展,坚持用一户带多户,用一片带动一个村的办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乃至“一乡(镇)一业”的新格局,不断提升产业水平,最终形成特色产品和产业集群。
(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1,成立领导机构,强化工作考核。市上成立以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的“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局,负责制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工作目标及政策措施,组织、协调、督查工作开展,县区及相关乡镇、村都要成立领导机构,加强工作协调。将“一村一品”纳入各级政府及工作部门的考核内容,制定奖惩办法,调动各方积极性。
  2,改进工作方法,科学指导发展。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技术手段,科学指导“一村一品”发展。要借鉴日本大分县及以往发展产业的经验教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在“一村一品”中的主体地位,尊重经济规律,切忌急躁冒进、强迫命令,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科学的指导保障“一村一品”健康较快发展。
 3.各方齐抓共管,形成长效机制。县区政府是“一村一品”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务必高度重视,认真谋划,明确部门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围绕100个示范村和700个重点推进村建设,发展计划部门加强“一村一品”相关扶持政策的研究制定、项目争取等宏观指导和服务工作;
财政部门积极筹措所需资金,保障“一村一品”工作经费和农民培训经费,增加投入,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建立“一村一品”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农业部门发挥牵头作用,搞好规划制定、政策调研、督促指导工作,大力开展信息服务、农民培训和科技入户工程,着力抓好种植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林业部门突出抓好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业发展,提升产量、质量和效益;
畜牧部门切实搞好以猪、鸡、羊、牛为主的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
文化旅游部门抢抓机遇,认真抓好主要景区所在村镇的农家乐、手工艺品等文化旅游服务产业;
科技部门积极引进一批先进新技术新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进一步转化,烟草部门按照发展大乡、大村、大组、大户和下山进塬入川的原则,加快烟叶的生产布局调整步伐,严格按订单组织生产和销售,不断提高生产水平;
水务部门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搞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努力改善水利设施条件,扩大灌溉面积;
商务、供销部门切实搞活市场流通,促进农产品销售;
扶贫部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推动农村扶贫与产业发展、产业富民相结合;
金融部门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大力推动“信用村镇”创建活动,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力度;
其他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通力协作,积极支持“一村一品”发展。100个示范村建设实行市县区相关部门包抓责任制和驻村指导员制度,每个示范村要有一个部门领导和两名干部驻村包抓,市直有关部门要督促指导对应的县级部门抓好“一村一品”示范工作,并且要集中力量亲自包抓示范村,力促示范村率先突破发展。驻村指导员补助参照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予以解决。同时,各县区、有关乡镇要落实责任,组织力量抓好推进村建设工作。

总之“一村一品”工作有关各方要抱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发挥整体合力,形成发展“一村一品”的长效机制,确保“一村一品”有人抓、有人管,工作有成效。

九.项目技术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围绕果、畜、粮、菜等主导产业,积极开展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了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纯收入3000元;
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

(二)、社会与生态效益

我村发展苹果产业,已经突显出生态、品质、早熟和区位等比较优势。海拔较高,四季分明,土地里的微量元素丰富,大气环境清洁,种出来的苹果是健康水果。由于昼夜温差大,苹果着色鲜艳,肉质细脆,甜酸适度,汁液丰富,风味浓郁。苹果早熟20天到1个月,销售时间较其他地区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竞争优势。而且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市场对苹果的需求量很大,南方又没有商品苹果基地,作为南方的主产区,贵州苹果销往重庆、两湖、两广运距短,运输成本低,运输损耗小,贵广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贯通,还将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三)、市场前景分析

苹果等水果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据《中国果品网》报道,目前全世界人均果品消费量达70公斤,发达国家和地区达100公斤以上,其中,苹果消费量占水果消费量的80%。按此比例计算,全世界年均消费苹果应该达到2.5亿吨,但目前全世界苹果年产量不到7000万吨,产销缺口巨大。从国内市场看,全国人均果品消费量约为50公斤,如果苹果占70%,我国年均消费苹果应为4550万吨,但全国苹果产量不到3000万吨,市场缺口接近2000万吨。我省五里冲水果批发市场销售的苹果主要来自陕西,少量来自云南昭通和四川盐源,几乎没有贵州苹果销售。苹果的商品性好,耐贮运,利用成熟期不同的品种,基本上能做到季产年销,周年供应,销售期长,销售半径大,对市场的调控能力相对较强。

推荐访问:实施方案 一品 一村 乡一村一品产业实施方案 乡一村一品产业实施方案 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