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足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足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足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足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6篇

第1篇: 足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打工子弟小学小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1、课程开发的背景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这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享有的课程开发的权力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再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国家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也为创建特色化学校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大好机遇。校园文化氛围浓郁,积淀深厚。特别是学校体育教育,每年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体育比赛,屡获佳绩。足球运动作为小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它具有较强的集体性,要求每名成员活动中必须齐心协力,密切配合;
因此,经常参加足球活动,可以培养小学生互助友爱的优良品质、团结协作的意识、勇敢顽强的精神,同时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学生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控制能力等,均具有良好的作用。

我校开展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基于推动足球运动,因地制宜推进特色教学的需要;
加大全民健身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需要;
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终身运动观念的需要;
进一步把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让所有学生有兴趣、能力参加体育活动,促使体育教学走向主体性、快乐性的需要;
改变长期以来运动员培养和输送重训练轻学习,“一条腿”走路现状的出现;
发挥我校足球项目区定点学校的示范作用,区域推进,促进本地整体办学水平与健身意识和健身技能的提高。

二、小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发目的意义

在我国大力推行“阳光体育、快乐足球”背景下,小学体育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足球活动已充分的溶入学生的心中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是成为我校的一大办学特色。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隐性的校本课程在实施中,老师凭借的是个人经验,教学随意性比较大,教学缺乏规范以及系统性,学校足球课迫切地需要一本校本课程教材,开发足球校本课程对于实现我校的办学特色,培养全面加特长的足球人才及教师自身优势的发挥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足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让学生走进足球文化领域,感受其丰富文化,培养学生的特长,保护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让学生走向足球场地,掌握运动技能,体验运动激情,体验挫折,走向成功。而足球校本课程的开设,将会更加促进我校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更好的彰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通过对小学足球校本化的开发于研究,贯彻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以趣味游戏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足球学练,感受足球运动的乐趣,激发足球运动健身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构建我校独具特色的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足球)体系,以此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全面发展。

三、小足球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

1、快乐性原则:注入式教学模式变为以诱导、启发为主的现代“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吸收向主动领悟感知的方向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化教育。

2、激励性原则:热情是个体对探究的事物带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探究的热情是内部动力,是决定成效的重要因素。足球教学亦如此,对学生的一点一滴的提高都要给予激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形成反复成功的循环体系,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

3、科学性原则:足球教学与足球运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足球教学的本身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兴趣为重,以培养健身意识为重,不超重,不加压,不偏执,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

4、层次性原则:把握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区别,把握好队伍训练与普及教学的不同;
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平衡,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引导及帮助,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提供机会。

5、身心兼育原则:体育具有教育、健身和娱乐等本质功能,足球校本课程的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足球运动强调团队精神,强调顽强拼搏等,在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足球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教师更好地在健体基础上发挥出育心的功能,重视对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和自信心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自我健身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四、小足球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1、知识技能:

①了解世界足球的起源与发展和欧洲五大联赛等知识。

②熟练掌握运球、传球、停球等基本要领,并能熟练运用其技能。

③掌握系列足球规则,能进行3个制、4人制、5人制足球对抗赛。

④初步认识足球与综合国力,与人类和平的内在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①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共同查找资料,归纳、讲解,了解历史,探讨足球文化。

②示范、模仿。通过模仿老师、图示等示范动作,积累感性经验,掌握足球技能。

③观摩、实践。通过提供情景观摩各类型足球赛和提供场境进行实践表演赛等,以熟练运用足球技能。

④综合。综合足球历史、足球技能、足球未来于一体,主动参与办小报、演讲、采访、表演等过程,培养综合学习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激发关注足球和参与足球的热情,体验成功、感受魅力,培养主人翁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②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康、自信的生活态度和心理品质。

③弘扬战胜困难、勇于拼搏的足球精神,自觉在生活、学习、做人等各领域,坚定“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

5、小足球校本课程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阅读相关的论文书刊,收集对于论文撰写有利的相关的信息。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等形式,了解实验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矫正。

(3)经验总结法:定期组织教师集中座谈,对实验研究中的得失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收集实验中的信息,不断对实验的目标、方法、内容、措施进行调整、充实。

(4)专家咨询法:让研究不徘徊在低水平,可以帮助我们把握研究方向及解决我们研究中的问题。

六、小足球校本课程研究的步骤

本实验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基础发展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成立课题研究工作小组, 学习有关本课题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制定本课题实施方案,提出课题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实验措施。在教师,学生,家长中进行本课题有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和整理。组织教师编写足球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实验实施管理办法及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

第二阶段:深化发展阶段(2014年1月-2015年2月):足球游戏理论为依据提出教学的主要方法、手段和措施,在四个年级分别完成:

1、挖掘教材中适合学生足球游戏的内容、撰写教案,并收集部分典型个案的教学设计及课件。

2、执教教师探索试教,初步寻求,加强学生对课前足球游戏教育,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收集和掂量证据的力量。

3、观摩教学,专家指导,进行中期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分析总结阶段(2015年3月——2015年7月):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总结研究效果,撰写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
收集、整理选编课题组研究的优秀教案、论文及典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为结题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申请结题。

七、预期研究成果

学生方面:提高足球参与人数,构建快乐足球,快乐校园。

老师方面: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其他教师的能力得到发展。

学校方面:形成浓厚的足球氛围,人人踢足球爱足球。

八、小足球校本课程保障条件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张坤

副组长:蔡云华

组 员:体育教师、所有班主任

组长职责: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 副组长职责: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及后勤保障

组员职责: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各项具体工作 2.学校将具体任务、措施落实到人。每年年终,各责任人检查评估各自目标完成情况,并将检查情况上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收集各部门和教师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实施过程中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3.积极争取各种资金支持,加大重点工作的资金投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它继承发扬下去。我校一定会适应新大纲、新课标的要求,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比重,树立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

第2篇: 足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万载外国语学校

在人类跨入崭新的 21 世纪之际,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中小学校园,走入了师生的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中小学师生的生活方式。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又是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最好的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因而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此,依据新语文课程理念,我们语文组开发了《诗词赏析》校本课程。本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本目的,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境界。为保证我校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组织实施工作顺利健康的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按照语文学科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对学校资源和地区资源的分析、研究、开发与利用,发挥学校、地区优势,让那些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语文”熏染学生的心灵,从而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实施原则:

1.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教材的内容选择反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既要体现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又要突出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教学真正达到文与道的统一。

2.创新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教材的编撰结构与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学习实践,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其创新潜能和实践潜能均能达到良好的培养和挖掘。

3.知识性、趣味性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教材编撰的形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趣味性。将知识性童趣化,寓教与乐之中,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课内外结合的原则。教材编撰的板块体例,体现课内外结合的特点,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互为渗透。课内习得的知识通过课外实践物化为学生的运用能力与良好习惯。

三、实施规划:

1、知识体系:校本《诗词赏析》课程的知识体系可分为四部分:积累知识、实践知识、思维知识、情感知识。语文静态知识和语文文化知识,这是语文学习实践中应着重积累的知识,是语文素养的基础;
语文实践知识,即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基本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知识体系的核心;
语文思维知识,即语文学习实践中进行听、说、读、写的必要的科学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特别是创新思维意识,这是语文知识体系的桥梁;
语文情感知识,即语文学习实践中形成的爱国、爱民、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健康情感,高尚的审美情趣,积极向上、勇于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博物意识等。

2、单元编排

(1)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课程的编排核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在学生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

( 2)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分散是指课程编写按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相对分散,有所侧重,而后整合,形成综合能力。我们设想:七年级以诵读为主,欣赏为辅,着重培养学生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喜爱之情;
八年级在学生对自己本民族文化喜欢的基础上,逐步向欣赏过渡,并以史为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学作品欣赏或鉴赏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进而陶冶其性情,培养其品质,树立民族自豪感,在学生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九年级,在七年级、八年级的基础上,以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为载体,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结合语文书本单元重点,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综合性学习实践。并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探究性课题辅导。使知识和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集中是指语文诵读、欣赏、探究等实践活动要和语文单元及训练一线贯之,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为突出。这主要因为:一是继承按文体编写的优点,便于教学中训练操作;
二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初中三年的不同阶段,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能力训练目标,使得听说读写分项整合,从而使训练更科学有序。

3、选文:在选文的篇幅长短,内容的难易、阅读与理解的指导等方面体现针对性、层次性,努力做到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涵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同时,不挤占学生的时间,不增加师生的负担。

4、评价:评价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注意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 “加强形成性评价”和“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

实施具体方案:以诵读为主,欣赏为辅;
活动为主,传授为辅。全面展开“亲近古诗文经典”, “亲近古诗文经典”是七年级校本《诗词赏析》课程教学的核心工程。初中阶段是学生记亿力较强的时期,学生在这一阶段应大量吸收人类文明的全部优秀文化,为以后学习工作打基础,在这一点上,学生更应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个人知识的积累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因此,开展各种朗读、背诵、演唱、讲演等语文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语文听说能力发展,提高学生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本课程依次包括“编读、赏读、演读、赛读、研读”几大序列。与其他课程一样,做到有教学任务、有教学要求、有常规检查、有阶段验收。

1、编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文言诗文与现实生活相对脱离,加上其本身字音、句读、语法结构的特殊性,它的积累更强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收集古诗文经典之作,设计汇编某一类型的古诗文:如边塞诗、田园诗、闺怨诗等,要求多读至熟、熟至成诵。

2、赏读: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单元主题指定相关内容的篇目进行赏析。如第一单元为边塞诗,王维《使至塞上》、李贺《雁门太守行》等,第二单元为田园诗,就有陶渊明的《饮酒》 、陆游《游山西村》等。

3、赛读:俗话说得好,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凑。

”通过古诗文学习知识竞赛、接力赛、创作赛等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以达到文化熏陶、人格培养与口语锻炼的目的。

4、研读:既有对某一朝代的诗词作主题思想具体的研究,也有对诗歌所用意象的揣摩;
既有对诗歌语言的品位,也有对表达技巧的探究。如《宋词中的爱国情结》 、《思乡诗中的意象》、《趣味诗鉴赏》等。

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诵读的积极性,使方案的内容向着纵深拓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特拟定以下活动:

(1)安排“千古美文”诵读比赛。各班挑选出五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

(2)安排“古诗文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诗词名句默写等。

(3)安排“古诗文书画作品展” 。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师生古诗文书画作品展。

总之,我校《诗词赏析》校本教材将吸收当代先进的教育理论和语文教学研究的成果,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增强选文的趣味性,增加教材的信息含量,增强教材的人文性;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语文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学的组织,也有利于教师的分工与合作,使得教学资源中的教职员等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加强,特别有利于教学科研成果的开发,使得教学与研究、选修与必修、活动与实践等都成为可能,教学方法也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也可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第3篇: 足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五常市时代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将依据国家基础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为了发展一切学生”的育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及教师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

一、课程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使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科学、体验生活、走向社会,促进学生爱科学、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通过实施校本课程,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思维能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我校的课程结构,结合本地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

1、学生层面

初步学会如何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知道怎样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并组织实施;
会对自然、生活、社会及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尝试进行生产劳动,体验劳动和技术实践过程;
会自主地与活动相关的社会部门与个人联系,进行表达与交流,并学会自我管理,初步转变学习方式,体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学生形象和“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办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多元(差异)发展。

2、教师层面

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型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

3、学校层面

探索一条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的设置模式,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品位以及完善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

二、教学原则

1.综合性原则。在活动中,既要对以往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
也要关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原则。强调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自主性原则。强调学生自主选择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实践和表达结果。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4.开放性原则。强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在时间安排、主题确定、方法运用、活动操作和成果表达等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5.过程性原则。关注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表现,关注不断生成的新的目标和主题,关注实践活动的方法、态度、体验、诚信等。

三、主要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2.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中。  

3.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本科组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  

4.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  

5.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设校本课程。  

6.充分发挥校本研训的作用,整合各科组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四、课程管理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

组 长:王国秋

副组长:何艳艳、邹福坤

组 员:李宝城、那志远、刘 明、刘彦春、韩春生

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

(二)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 长:何艳艳

副组长:邹福坤

组 员:李宝城、李涵聪、曲 伟、文 贺、刘丽东、郭 蕊

负责组织落实、协调、检查校本课程进行中的事务性工作。

(三)日常管理机构

1、教务处

(1)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课时计划,加强校本课程师资管理,指导各年级组、备课组制定实施计划。

(2)落实各班指导学生了解各门学科,并做好学生选课,以便于对全校校本课程进行规划。

(3)根据计划安排校本课程的课时和教学(活动)场所。

(4)加强对每位教师开设课程的指导与测评,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

(5)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2.年级组、班主任和上课教师

(1)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日常管理,协助教务处做好课程的实施、评价认定工作。

(2)对学生进行活动的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

3、教研组

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五、课程结构  

按课程开设的培养目标分为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生活技能类、身心素养类、艺术修养类、信息技术类、学科竞赛类七大类。 

科学素养类:通过各种科技自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思考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身心素质类:通过体育项目和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艺术修养类:通过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信息技术类:通过学习电脑操作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学科竞赛类:以学科竞赛来培养学生进取创新精神,科学探索精神。 

六、教学评价

(一)评价原则

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学校遵循重过程、重应用、重亲身体验、重全员参与原则。

一要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将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重点评价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与体会。

二要注意评价内容的丰富性。根据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实践体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进行全面评价。

三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结合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组织与学习环境。

四要强调评价手段的多样性。评价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二)评价内容和方式

1.学生的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 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2.教师评价

学校原则上要求全部教师都参与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因此,教师校本课程参与工作作为教师的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每学期末,学校教务处负责考核,对认真开展教学和指导工作的教师发给一定的课时补贴。对教师工作考核的标准是: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3.对课程的评价

对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要求主要包括:师生积极参与,主动活动;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交往;
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合适的活动目标;
活动内容能与学科课程整合;
活动与社会、家庭有机联系;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活动气氛活跃、愉悦;
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
在活动中教师起组织引导作用。

七、课程保障措施

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管理、考核、存档、教师培训与考核奖励等,负责校本课程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及活动的各种协调工作。

1.师资队伍管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工作情况是学校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评优评先等的重要条件,工作成绩也记入教师业务档案,根据各教师的实际指导情况计算工作量,并以学期为单位折算一定工作量。学校教务处设一名专职教师,负责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常规组织管理与教学工作。

2.学生档案管理。学校建立规范的学生活动档案,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3.课程资源管理。学校重视图书资料、师资配备与培养、校内活动场所建设、活动基地建设等课程资源的建设。

4.诚信安全教育。学校在活动开展前,通过班级分散教育和年段集中教育,由专职教师、各职能部门、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诚信安全等教育工作,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5.课程的研究与建设

对于校本课程的实施,尽管学校以前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经验,但不规范;
尽管学校的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探索工作,但不系统;
绝大多数教师对校本课程实施的准备不是很充分,学校把校本课程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进行操作也不是很有把握。因此特别强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如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实施策略研究、过程管理的研究、评价与考核的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课程实施实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系的研究等等。

五常市时代学校

二〇一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五常市时代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校本课程学科教学、竞赛实施安排

五常市时代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五常市时代学校教务处

二〇一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第4篇: 足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    

1、总目标    

发挥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突显学科特色。    

2、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4、重点突破    

以学校特色项目为基点,在和谐团队氛围下的开发校本课程,并逐步向各学科延伸,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三、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实施组织机构    

(1)领导工作小组       

(2)工作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校本课程实施规划    

(1)校本课程的确立    

充分 发掘学校科技、体育、艺术的特色项目资源,发挥特色创建过程中的优势,形成校本课程的生长点。    

学校在前期实践基础上,精心挑选出《舞蹈》、《跳绳》、《太极扇》三个项目作为学校课程;
另各班也根据自己的实际确立自己的班本课程如一年级《跳绳》、二年级《呼啦圈》、三年级《踢毽子》、四年级《太极扇》、五年级《广场舞》等。    

(2)时间保证    

充分依托大课间时间组织实施。学校制定大课间班级活动和学校活动安排表,每天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有序组织实施活动。各项目原则上在确定的年级实施,做到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3)课程实施    

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明确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定位,完善课程体系,各任课教师首先要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计划中要明确培养目标,各学段的辅导内容,如何评价学生发展等事宜;
    

    其次要备好课,认真组织教学,并做好日常学习的活动记录,过程性材料的积累工作。    

最后要做好学期对学生评价工作。根据对学生的实际表现,采取等级制评价方式,对学生一学起来的活动进行总结评定,并放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四、实施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4、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成为学校开展科技、艺术、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5、运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充实课程资源,交流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度和成果,将研究与实施相结合。    

五、校本课程实施保障    

1、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实施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2、设立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及奖励制度。    

3、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理论培训。    

4、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研究空间。    

5、鼓励教师撰写心得体会,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6、在教师考评上充分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及研究的成果。    

7、学校对实施教师应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如校园网等,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准备物质条件。    

8、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优秀的校本课程,铅印成册,并予以奖励。教师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9、根据师资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师认真参与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  

第5篇: 足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地自己”是我校地办学理念,我校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以“我地课程我喜欢”为主题,以“让多彩地课堂伴随孩子地童年,让美丽地校园成为孩子地舞台”为目标,扎扎实实开展了校本课程地实践与探索.在未来三年,我们努力构建邱皮沟小学特色地校本课程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地发展空间,通过课程让每一个邱小学子在成为最好地自己地人生旅程中向前迈进一大步.b5E2R。

  二、总体目标

  、开发具有学校特点地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地校本课程,形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共存地校本课程体系.

  、调动一切可以利用地资源,尽可能满足大多数学生个性发展地需要,努力开设能全面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地多样化校本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成为最好地自己上向前迈出一大步.p1Ean。

  、通过校本课程地开发,激发学生浓厚地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地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地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地思维.拓展学生知识领域,陶冶情操,为美好人生奠基.DXDiT。

  、从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地需求出发,以学生自主、快乐、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并有效实施一套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地开放型校本课程.RTCrp。

  三、课程原则

  、主体性:课程开发地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学校领导共同研究探讨编集适合学生发展地校本教材.、合作性:课程开发是一种集体配合地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教师要与校长、主任、同事、学生、家长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民主性: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地“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开发地主体.要开发什么课程、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应广泛听取他们地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选择性:课程开发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地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地发展和个性得到张扬.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地课程,适应学生地需要、兴趣和经验.、开放性:课程开发在资源方面,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地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地资源;
在开发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教师、家长、主任、校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课程开发地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灵活性:采用自编教材,立足本校实际,立足课堂实际,立足学生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5PCzV。

  四、组织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组织机构

  组长:范文华

  副组长:李秀娟崔丽娜

  组员:于旭坡邓红胥黎明王静坡

  佟艳梅闫红军张丽

  五、课程实施地主要阶段和步骤:

  、启动阶段:年月—**年月

  ().启动、筹备.().评议、审核.

  、实施阶段:**年月—**年月

  第一阶段:**年月—**年月开题、选题,形成《校本课程建设方案》,初步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年月—**年月jLBHr。

  全面实施《方案》,深入展开“校本课程建设研究”课题实验.

  第三阶段:**年月—**年月

  继续深入展开校本课程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并以此转化为教育常规,形成完整地校本课程体系;
同时,认真查找和梳理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xHAQX。

  、总结阶段:**年月—**年月

  做好师生课题实验成果、经验总结工作;
学校、师生各种资料归档.

  六、校本课程评价:

  、评价设想

  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地评价, 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地保证.课程评价地目地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学习目标地达成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校本课程地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地学习和教师地教学,改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地发展和课程建设地发展.LDAYt。

  发挥评价对教师教学地促进作用,尝试建立一种全面评定教师教学业绩地体系.坚持评价主体地多元化,把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结合起来;
坚持评价方式地多样化,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
坚持评价内容地多维化.Zzz6Z。

  发挥评价对学生素质发展地激励功能.评价地内容应侧重态度与能力,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地评价.要在学生活动地情景中评价学生,根据不同学生地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评价地形式以成长记录为主,要体现过程.dvzfv。

  、学生评价:学生学习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地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评价地出发点是找出学生地优点.评价地方式是鼓励和表扬,以学生个体为主要评价标准,强调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地发展.小组评价主要是采取捆绑式评价:最有实力地小组、进步最大地小组、帮扶最好地小组等.rqyn1。

  、教师评价:对授课教师地授课,通过听课、导学案,体会、反思、查阅各种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还要看学生实际接受地效果,学生地进步和发展,学生素质和能力地提高.评价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Emxvx。

  七、校本课程管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亲历躬行.成立以范文华校长为领导地校本课程管理领导小组、开发研究小组、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等领导机构,确保校本课程实施地良性运行.校领导带头进行校本课程地开发、实施,做好示范.SixE2。

  、规范学校课程管理秩序.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由校长负责学校课程之间地整体协调,同时做好监控工作;
教导处根据各类课程计划制定教学(活动)计划、进度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教师认真进行教学,撰写课程实施地教学(活动)案例,及时总结反思;
教务处及时整理,保存教学(活动)地相关资料及取得地成绩证明.学校每学期召开学校课程研讨会、教学观摩会,交流教师地成功经验,解决存在地问题,总结学校课程地实施情况.“学校课程开发工作组”参与课程实施地全过程,了解具体情况,召开分析会,总结经验.“学校课程评估工作组”随机参与教学(活动),了解活动进程,每学期结束对学校课程地实施情况进行评价.6ewMy。

  、进一步拓宽学校教育资源,加强图书馆、实验室、功能教室等设施地建设,合理配制各种教学设备,对现有对现有教育资源整理充实,妥善安排,统一调配.kavU4。

  、时间上地保证.在开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地基础上,把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定为校本课程活动时间.

  八、学校课程保障措施

  ()奖励制度.根据教师地课程开发地态度、能力以及实施效果对教师进行团体奖励或个人奖励.

  ()教研制度.每周安排固定地时间进行分学科地教研活动,研讨学校课程地实施情况,针对课程实施中存在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y6v3A。

  ()质量监测制度.教导处根据教学流程管理地要求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提出意见或建议,确保学校课程地有效实施.M2ub6。

  ()队伍保障.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论,深刻领会课程精神内涵.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地同时,鼓励、支持教师研究课程实施地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课程地能力,进行课题研究.0YujC。

  ()经费保障.实行经费倾斜政策.筹措资金优先用于课程开发,设备添置,印刷、或出版成熟地开发校本课程教学最新资料.eUts8。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二)

  为了进一步落实校本课程地课程目标,在挖掘现有教师地专长和社区人力资源地基础上,依据学校制定地校本课程地活动规程,大力贯彻多元性、实用性、乡土性地教学,在打破固有地班级界限,甚至年级界限,整合和划分学生地学习形式,塑造富有特色地校园文化,激发社区地多元化发展,指导学生地社团与小组活动,让学生从中学习人际交往地技能,打破现有地饿课程结构,落实文体类课程教学目标.sQsAE。

  (一)课程地实施规程

  1、制定课时计划与内容

  课时计划与内容地确定遵循先总后分、由浅入深、由学科内至跨学科地原则,每学期每个学生完成个课题或项目设计,其中两个课题是学科内地,称之为学科课题研究,它以学科知识为背景,强调学科渗透.时间周,另一个为综合性课题,称之为综合实践课题,设计多学科或活动设计,时间月-周,另外,再用1-2周进行课题总结与成果评价,具体情况要与各学科特点相结合.GMsIa。

  2、确定核心教师及其职责

  教务处在初一、初二年级专任教师中确定若干名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地核心教师.核心教师可由班主任担任,其职责是负责本班级学生课程开设地全面工作.具体为:一是向学生系统介绍各活动课程地基本情况,包括课程地目标内容,课程地活动形式与评价等;
二是向学生推荐和让学生认真选择要参加地活动课程社团.三是及时协调学生参与和参加各活动课程地出勤与常规,落实与强化活动地常规教育.TIrRG。

  3、组建专家组和导师组

  教务处将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专家组和校本课程教学实施导师组.专家组有学校资深教师特、高级教师、教科研能力较强地教师与校外专家组成.导师组主要由各备课组推选地主讲教师组成,主要任务是负责课程地活动设计、校本课程纲要地编制以及学生活动地指导教师.7EqZc。

  4、研究成果汇展与评价

  根据课时计划与活动安排,在综合实践活动完成后,各活动小组要在导师地组织与指导下进行成果交流与答辩,专家组地成员要对课题进行成果书面评价或答辩.在学生交流地基础上,推荐优秀课题参加年级课题地成果展示与课题答辩,并举行一次全年级地成果汇报展.lzq7I。

  (二)课程地过程实施

  、课题小组地组织与确定

  在各学科申报地社团成员基础上,由指导教师具体指导,围绕社团地活动主题,个人依据各人地兴趣和爱好,分别成立不同地课题小组与项目制作小组,数量约个.条件成熟地课题小组可以跨年级来组建.在活动地初期,教师提供一些选题供各研究小组来参考和备选,在学生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围绕社团地活动目标与宗旨,自定主题,自主选题,开展活动.zvpge。

  、组织辅导报告和社团内动员

  课程开始实施时,各社团地指导教师还邀请家长、社区地人员和高校地专家,做研究指导报告,这是课程地基本组成部分,主要给学生方法论地指导.为配合课程实施,学校采取多种组织形式,组织动员报告,同时,须有班主任地积极配合和协助.开设《学习方法地指导》《科学研究问题地方法》、《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如何进行课题报告地撰写》等主题报告.NrpoJ。

  、个人选择课题,拟定计划与方案

  在指导教师地指导下,对课题设计地指导,要按照《课题开题报告表》地要求,指导课题小组自己初步设计,教师对报告表地内容要进行适当地说明与解释.1nowf。

  、指导教师初审,合并相近课题

  指导教师在初审时,要求学生对明显地错误或不合理地设计做出解释,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地设想,对淘汰地课题成员须有明确地说明与理由,要求学生做出修改,直到合理为止或者合并相近地课题小组.初审完成后,指导教师将在社团内,公开社团内地研究地,课题名称,并提出研究地要求.fjnFL。

  、确定组内分工,设计活动方案

  各小组课题组长完全由学生自己推选,将结果报告指导教师.同时,课题小组在组长地组织下,按照《课题开题报告表》地要求,重新设计社会调查、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地方案.tfnNh。

  、开展开题报告会,进行方案评审

  学生参加社团内地开题报告会,组织指导教师备课组人参加评审,接受教师评审组地质询,修改完善方案.课题地方案地评审要依据《课题方案评审表》地要求,评审结束,必须为每个小组写评价表,为每个小组打分,并对小组全体成员设计地方案要进一步完善.HbmVN。

  、课题实施,教师监控与指导

  小组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分别按小组进行.这给管理带来了困难,教师主要通过一些过程性地图表来实现,每次小组活动时,要要有书面形式地报告、活动记录表、访谈记录表等,教师对小组地活动实施状况进行纠正和指导.V7l4j。

  、撰写研究报告,完成项目设计和活动总结

  各社团内地研究性学习要以课题小组为单位,撰写研究小组活动地研究报告,项目设计报告以及调查报告等.课题小组同学在规定时间内,将活动地过程性进行总结.既要进行课题组地整体小结,还要进行小组内地研究成员地个人总结,在活动结束后,将材料上交给指导教师.并开始着手完成小组课题研究报告.83lcP。

  、社团内展示、成果评价

  各课题小组地成果可以采取各种表现形式,可采用文字,模型,图片,声像多媒体等.展示时,各种成果可以在同学间相互交流,同学间相互学习,交流后,各小组再进一步完善自己地研究成果.指导教师按照课题成果地评价表,对各课题小组成果提出问题和质疑,课题小组要进行说明和应答,指导教师对应答表现进行适当成绩评价.指导教师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成果评价表》分开题报告、方案设计、研究报告和应答效果等几个分项评价成绩,按一定地比例和权重,进行求和,得到一个综合成绩,此成绩就为该学生地综合实践课程地成绩.在学生交流地基础上,推荐优秀课题参加年级课题地成果展示与课题答辩,并举行一次全年级地成果汇报展.mZkkl。

  、年级成果展示、答辩与报告会

  指导教师按年级安排不同地比例,选择出水平性、代表性最强地成果进行展示和答辩,答辩主要回答专家组地提问与质疑.学校对优秀成果颁发了专项奖励.研究成果地汇展与评价根据课时计划与活动安排.AVktR。

  六、课程地管理

  校本课程地管理要在系统论与控制论地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组织与协调工作,并尝试构建一套较为完善地课程管理体系.ORjBn。

  1、教务处————日常管理

  主要是主要负责综合实践活动地课程方案地组织与策划,组织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地校本培训,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地制定.同时负责场地活动设备地组织与协调,各活动场馆地定期开放.为学生创造活动地便利条件.2MiJT。

  、年级组————协调管理

  年级组在年级组长地领导与协调下,按计划与严格落实课程活动计划要求,协调本年级地班主任及各班级之间地关系,处理好一些年级内地学生偶发事件.gIiSp。

  、班主任————具体管理

  班主任要协助作好本班级地学习动员,学习经验交流,校本课程地参加与报名组织工作,落实活动地常规教育等.

  、学 生————自主管理

  学生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强调自律、自控和自主探究能力地培养,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提高活动地质量.其中各课题小组中课题组长与组员合理分工,协调研究,相互促进,确保活动地正常开展.uEh0U。

  七、课程地评价

  评价是校本课程地重要环节,综合实践活动地评价目地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地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地实践过程,以及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地积极性、合作性、创新性.评价地方式可以多样化,通过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地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程度地提高.评价主张采用以“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地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地个性化地表现进行评定.IAg9q。

  1、评价地基本理念

  评价地整体观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地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活动中去.一方面,将学生在活动中地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主题演讲等作为评价它们学习情况地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地机会.WwghW。

  评价主体地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地评价主体是多元地.教师、学生、校外指导教师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在活动地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地自我反思性评价,通过学生地自我反思性评价,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地能力、自我教育地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地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地多元方式对学生地各种活动方式要给予充分地肯定,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地解决可以有不同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地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asfps。

  评价内容地过程性

  综合实践活动地评价要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地评价.对学生进行评定地作业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地表现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地,而不仅是针对问题得出结论,只要学生经历地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了一定地认识,获得了实际地体验和经验,就应给予学生积极地评价.要重视学生在过程中获得地经验以及成功地体验.总之,注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地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而不是以科学发展地水平,或者成人地认识水平来评价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地最终结果地科学性.ooeyY。

  2、评价地方式

  校本课程地评价方式呈现多样化特征.无论何种方式,都是以观察为先决条件.通过观察、记录、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地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地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各项评价方式运用地基本要求.在具体地操作中,“成长记录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被认为是十分有效地评价方法.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地实践活动档案,以便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地能力,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及时保存活动过程地经历,及时总结活动过程地实际体会.综合实践活动地具体评价方式有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等,通过学生教师之间地学生自评、学生之间地互评,教师对学生地师评等多重方法,以过程性和描述性评价为主,来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地评价.BkeGu。

  3、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学生参与活动地态度.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发展状况.

  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地掌握情况.

  八、课程方案实施地几点说明

  为了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地精神,在汲取我校现有地活动课程实施经验地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地整合,我校积极开展初中阶段地校本课程地实验工作.通过实验工作地开展来改变学生地固有地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参与实践地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地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地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地责任感;
形成从自己地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地态度和能力;
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地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地学习习惯、主动探究地态度、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对知识地综合运用和实践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地个性品质;
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地联系,加强德育地针对性、有效性和主动性,从而构筑一个符合我校实际地校本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在实施地过程中应当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PgdO0。

  、密切联系学生地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地实际.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地实践性课程,活动地内容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地教材,超越封闭地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地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地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地实际体验,发展综合地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地实施要密切联系学生地生活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地实际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实践活动地全过程.3cdXw。

  、正确处理学生地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地有效指导地关系.倡导学生对课题地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地关键.活动实施要充分发挥学生地主体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指导,处理好学生地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地有效指导地关系,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问题意识,并善于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地课题,同时在活动中采取多样化地组织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地原则,倡导亲身体验地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地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下去.h8c52。

  、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地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地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地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地原有特色,学校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通过活动地展开,学生与教育情境地交互作用会产生出新地目标、问题、价值观和新地对结果地设计.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些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产生地必然性,肯定其存在价值,并加以运用,使生成性发挥得更具目地性和更富有成效,从而将活动引向新地领域.v4bdy。

  4、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地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考虑到信息时代对学生发展地现实要求,积极运用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拓展综合实践活动地时空范围,提升活动地实施水平,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地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同时把信息技术不仅仅作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地一种手段,而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素养,渗透在综合实践活动地全过程中,促进学习方式地多样化,为学生创造反思性、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地技能训练误区.J0bm4。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三)

  一、校本课程开发地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地开发是落实新课程地需要,校本课程地开发与实施,给学校地发展、给教师专业地发展、给学生个性地发展提供了新地舞台.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地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地发展,根据学校地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地教学特色以及丰富地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地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地和谐发展.XVauA。

  二、校本课程开发地目标:

  、总目标:

  发挥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校本课程地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地空间,突显学科特色.

  、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地发展,使学生地发展有更广阔地空间.

  、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地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重点突破:

  以学校特色项目为基点,在和谐团队氛围下地开发校本课程,向各学科延伸.

  三、组织与实施: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  长:倪汝清

  校本课程开发地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地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地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卞雅娟

  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地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地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地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bR9C6。

  成  员:李杰 刘泽然 石俊敏 张凤霞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地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地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地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地经验或成果地推广和应用.

  四、校本课程开发地原则:

  、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地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地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地中心,以整体、优化地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地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地学习需求,使学生地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pN9LB。

  、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地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地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地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校本课程地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地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地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地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地兴趣爱好及特长.DJ8T7。

  、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地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地价值而出台地,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地适合学生发展地特色课程.QF81D。

  、科学性原则

  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地理论,借鉴外来地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地精神和严谨地态度,解决实验遇到地实际问题和困难,检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4B7a9。

  五、方法措施:

  、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地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充分利用校内外地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地方向性与探究性.

  、构建文明礼仪、书法两个校本课程开发地和谐团队,结合校本研修地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地研究和实践.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发掘学校特色项目资源,发挥特色创建过程中地优势,形成校本课程地生长点.

  、各学科在确定地年级实施,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将课程内容与学生地实践活动相结合,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地重要载体.

  、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明确校本课程地目标定位,完善课程体系,落实实施地途径和方法.

  、运用络平台,发布信息,充实课程资源,交流校本课程开发地进度和成果将研究与实施相结合.

第6篇: 足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得到众多高中学校的充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落实学校的育人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为巩固已有的校本课程成果,推动校本课程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特制订该实施方案。

一、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这部分占总课时的20%-25%,从而改变了以前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完全被动的角色,在政策上肯定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力。

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两个纲领性文件颁布实施,国家明确提出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制定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

我校校本课程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早,1995年至今一直在进行校本课程的探索,并把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工作作为新学年学校工作的重点,作为省课程改革重点调度学校及潍坊市双十行动示范高中所重点承担的课题之一。“新学校行动计划”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已经结题,与此相关的“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研究”正在研究中。

二、新学年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一)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2014——2015学年度,学校将继续加大力度,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通过问卷、座谈等摸底:包括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资源、环境、设施设备状况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等);
全体任课老师至少完成一门校本课程的《课程纲要》。巩固骨干校本课程,继续完善优秀特长生档案,进一步推进特长生培养工作;
继续组织指导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完善学校的校本教材体系;
通过“新学校行动计划”相关子课题的研究,创新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一支勤钻研、会合作、能奉献、业务精良、一专多能、有较强课程建设能力的整体教师队伍。

(三)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

具备新的课程观;
学会选择;
学会交往与合作;
学会自信,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
学会探究,至少学习一门综合或探索性课程;
掌握一项健身技能和一项闲暇技能;
能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选科指导,自行设计促进自己个性特长得到最佳发展的选科学习计划。能比较恰当地评价自己和同伴;
具有现代中国人的意识,体验一种时代要求的国际理念。

三、新学年校本课程的设置计划

随着校本研究及学校新课改的深入,学校的校本课程结构趋向健全与合理,门类涵盖了学生发展的各个领域。主要分为学科拓展类、社团活动类、讲座类、学生自我锻造类四大类别。

1、学科拓展类

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由特长教育处具体组织开发,本学年通过问卷、调查,对学校挖掘的课程资源反复论证、优化组合,最终确定了24门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

英语新概念

时政学习

英语电视节目制作

著名校友研究

时政电视节目制作

作文指导

电影欣赏

播音与主持

化学与生活

文学鉴赏

韩语

俄语

法语

日语

计算机编程

心理大课堂

PS照片处理

网页设计与制作

电脑作品设计

物理兴趣实验

化学兴趣实验

生物兴趣实验

天文科技

中学生礼仪

2、社团活动类

社团活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在学生社团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早在1996年,学校率先实施素质教育,先后开设了一系列选修课、活动课,七色光摄影协会、小记者团、书法协会、演讲协会、幼林文学社、爱鸟协会、航模活动小组等大批优秀的社团组织逐步建立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密一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形成了骨干特色社团重点发展,带动涉及各个领域的学生社团全面开花。目前学校共有31个特色学生社团。

七色光摄影协会

陶然书法社

剪纸艺术社

求实记者团

风华演讲协会

莫言文学社

绿叶诗社

名著研读协会

铁龙机器人实验室

现代舞蹈社

英语沙龙

合唱团

电声乐队

钢琴社

小提琴协会

墨源画社

航模队

历史名人研讨协会

女子防身术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围棋社

象棋社

民俗研究社

环境保护协会

长拳队

武术队

皓月乒乓球协会

魅力网球协会

绿茵雄风足球俱乐部

凌云排球队

动感篮球队

3、讲座类

特长教育处根据我校骨干教师、校外名家的报名情况在合适的时间推出相关内容的讲座,同时根据需要写出海报。各级部也应在本级部范围内组织举行相应的讲座。

4、学生自我锻造类

自我锻造活动是学生自主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竞标答辩,到组织承办,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寻找适合自己发展成长的大小舞台。学校立足学生成长需求,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全面归还学生发展的主动权,积极实施“中学生自我锻造工程”,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创造条件,也使教育活动逐步走出 “老师忙、学生烦”的怪圈。

我校的学生自我锻造活动项目有:

1、新生军训

2、“为四十岁做准备”演讲比赛

3、体育艺术节

4、冬季辩论赛

5、“一二·九”歌咏比赛

6、“五·四”演讲比赛

7、校园诗歌大赛

8、各社团组织的活动

9、学生自律与自治组织活动

10、一系列的竞标答辩活动

五、校本课程的实施意见

(一)学科拓展类课程的实施意见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和支持体系,该组织旨在指导、审定、评价、支持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并对学生需求进行调查论证),新学年开始时,由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对本年度的校本课程开发作出总的规划。

2、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由特长教育处印发《校本课程指导教师报名通知》及《高密一中校本课程设置及教师志愿表》,组织教师根据自已的技术特长报名,对于设置表中没有的课程,若指导教师确实有非常突出的能力,课程又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能力,可以提出申请,经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批准,同样可以添加到校本课程当中。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申报1—2门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情况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师年终考核。

3、在确定课程及指导教师之后,特长教育处印发《高密一中校本课程学生报名统计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发展需要选择课程。

4、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特长教育处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从总体上进行协调、制订本学年度的《高密一中校本课程安排表》(包括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开设时间、开设年级、场所或教室等)。

5、各门校本课程的指导教师具体实施《校本课程纲要》,通过各种方式选拔出本课程的学生负责人,协助指导教师开展工作。

6、在开课5课时之后,特长教育处组织各指导教师建立本门课程的特长生档案,并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不断添减充实档案。

7、及时检查反馈。

(1)校本课程的日常管理除了特长教育处有专门教师进行抽查外,每门课程的学生负责人在每次课结束之后填写《高密一中校本课程指导教师上课情况记录表》,对指导教师上课情况、组织活动情况、学生人数等进行记录,并于活动后第二天交到特长教育处统一记录存档,促使指导教师规范指导行为,提高指导质量。

(2)指导教师因工作原因不能上课,必须提前向特长教育处主任请假,并安排学生负责人上课之前采用书面的形式通知到每名上课的学生。指导教师未请假迟到或旷课处理办法见《高密一中教育责任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

(3)学生若不能上课必须向指导教师请假,请假未获批准不得迟到、旷课。特长教育处与学生处进行严格检查,每迟到一次扣除班级德育积分3分,每旷课一次扣除班级德育积分5分,班级校本课程积分情况将每月一次并入学校的信息网,作为评价班级、班主任、级部主任的一项重要内容。

(4)特长教育处半年组织一次指导教师备课情况及学生作业、学生课堂记录本情况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学年末校本课程考核总成绩中。

(二)社团活动类课程的实施意见

1、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下设由特长教育处主任、学生处主任、团委书记、特长教育科相关教师、学生会主席组成的社团活动工作委员会,具体规划、指导、组织开展社团活动。

2、每年的团学代会时提交大会审议修改《高密一中学生社团章程》,补充更加人文化、更加合理的条款,删除不合时宜的内容,充分体现我校特色及时代精神。同时各学生社团的章程也要进行修改补充。

3、上一届各学生社团的会长(团长、社长等)负责张贴海报、下发通知,吸收新的社团成员,并负责对报名的学生进行资格确认、筛选,在社团人数上进行合理控制。

4、根据特长教育处提供的校本课程指导教师报名情况,确定各社团指导教师名单,指导教师要制订本社团的学年活动总计划。

5、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由上一任的社团负责人与指导教师一同召集组织新一届社团负责人的竞选答辩活动,通过竞选答辩,选出新一届社团负责人和社团领导班子,从选出之日起新一届社团负责人和社团领导班子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始开展工作。

6、经过社团活动工作委员会对活动时间、场所、指导教师等的协调后,各个社团正式开展活动。学生社团负责人在每次活动后要对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记录、反馈,要求认真填写《高密一中学生社团活动情况记录表》,并于活动后的两天内交到特长教育处验收记录。

7、大型的社团活动,例如:风华演讲协会参与组织承办的“冬季辩论赛”、各种主题的“演讲比赛”等,社团负责人需要提前写出详细的活动计划,对参与组织活动的人员进行详细的分工,需要进行招标答辩的活动则要组织竞标答辩事宜,活动后要对整个活动情况作出总结。

(三)讲座类课程的实施意见

1、校外名家讲座的组织实施

校外名家讲座由学校统一安排,在合适的时间由学校出面联系校外相关名家举办讲座。学校还将在合适时机邀请学有所长的家长代表、其他领域的拔尖人才、大学教授、著名校友来校举办讲坛活动。

2、校内名师讲座的组织实施

名师讲座活动由特长教育处具体负责,主讲教师采取老师申请与学校安排相结合的方式,报名并已安排的老师在学年内必须举办讲座。

举行名师讲座专题讲座老师的补贴发放办法详见《高密一中奥赛辅导和校本课程指导教师补贴发放办法》。

名师讲座活动的地点为第二学术报告厅。

特长教育处于每次讲座前一天张贴海报,并在校园网发布消息。

3、学生论坛的组织实施

提出申请。学生提前设计好要讲解内容的大纲,填写《学生论坛申请单》,于活动周的周三前将论坛大纲及《申请单》送交级部。

级部审批。级部于周四将所收到的《申请单》进行汇总、对论坛大纲进行审查,筛选出符合开展论坛条件的课题,确定本周学生论坛的名单,通知主讲人做好论坛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设计海报。周五上午论坛主讲人负责联系好场所,确定开展活动的时间,起草并设计好海报,提前联系张贴。

举办论坛。论坛主讲人在举办论坛的过程中要注意组织好现场,提高效率,调动气氛,让听讲的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活动评价。每一位论坛主讲人在活动结束后要填写《学生论坛活动记录表》,于活动后的第二天统一交到级部进行存档。每次活动后,由级部组织部分学生进行问卷,对学生评价不佳的论坛,由级部老师、主讲人、听讲学生一道找出原因;
对评价较好的论坛及主讲人通报表扬。

(四)自我锻造类课程的实施意见

自我锻造类课程是我校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主要包括体育艺术节、“为四十岁做准备”演讲比赛、冬季辩论赛、“五·四”演讲比赛等学校大型活动。

(1)新生军训

高一新生入学后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军训结束时进行汇报表演,由承办班级组织。

(2)“为四十岁做准备”演讲比赛

“为四十岁做准备”演讲比赛由团委主办,高二学生参加竞标答辩,竞标成功的班级承办,参加对象为高一新生。

(3)体育艺术节

体育艺术节是我校学生自我锻造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学生自我锻造活动,体育艺术节的举办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同学们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高密一中体育艺术节分艺术类与体育类两大部分。艺术类由特长教育处主办,体育类由学生处主办。体育艺术节的所有具体项目都要由学生竞标承办,在这过程中,老师逐渐退居幕后,学生走上前台,从而使各种锻造活动之前的招标答辩这一活动也成为自我锻造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口才、创新能力等各种能力的绝好机会。

体育艺术节的内容包括:卡拉OK大奖赛、美食一条街、跳蚤书市、收藏展、英语话剧表演大赛、小品相声表演大赛、书画比赛及展览、诗配画比赛及展览、美的瞬间摄影图片展、猜谜语活动、乐器演奏会、机器人大赛和一系列体育活动等项目。

(4)冬季辩论赛

由特长教育处主办,风华演讲协会协办,竞标答辩成功的班级承办,为期一个月,是提高学生口才、思辩能力、反应能力的良好机会,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同学们的风采,提高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

(5)“一二·九”歌咏比赛

由特长教育处及学生社团——合唱团组织,为纪念“一二·九”而举行的大型歌咏比赛,以班级为单位以团体的形式参赛。

(6)“五·四”演讲比赛

“五·四”演讲比赛及相关的系列活动是为纪念五四青年节而举办的活动,由特长教育处和风华演讲协会主办,竞标成功的班级承办。

(7)校园诗歌大赛

我校的校园诗歌大赛是由绿叶诗社首先发起的,去年12月份组织了第一届“丰碑的传说”校园诗歌大赛,达成了通过比赛增强同学们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拓宽了同学们的课外生活,为同学们提供了抒发自己情感的平台。校园诗歌大赛定于重大纪念日及传统节日举行。

(8)各社团组织的活动

学生社团本身就是以组织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社团活动一般时间短,目的性强,像七色光摄影协会组织参与的各种采风活动;
求实记者团参与的体育艺术节采访、重大比赛采访、学校重大活动采访等;
演讲协会参与组织的冬季辩论赛、“五·四”演讲比赛等;
物理化学生物课外实验小组组织的参观污水处理厂等活动,既让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又积累了不少活动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特长生,通过社团活动锻炼出来的能力让学生终生受益。

(9)学生自律与自治组织活动

为体现学校的办学风格,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2006年开始学校相继成立了“领导干部学生助理”、“学生卫生管理委员会”、“学生生活委员会”、“学生法治委员会、“学校资产学生管理委员会”,实行民主理校,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培养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提升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为同学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适宜的锻炼环境。

五个学生民主理校组织成立以来,各组成员积极开展工作,为广大学生提供服务的同时,及时发现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促进了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广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学生当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10)一系列的竞标答辩活动

招标、竞标、答辩,这些词汇似乎应该离我们的高中生很远,可是在我们高密一中,从学校最初实行素质教育,开发校本课程以来,这些词汇如影随形,时时刻刻在锻造着我们的学生。各种学校大型活动要招标,由学生自己来竞标承办,要参加各种学生组织要答辩,竞争上岗,学生社团的负责人,校本课的负责人都要通过竞标答辩的方式来产生。这种方式本身就是对学生临场发挥能力的一种磨炼,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演能力、现场反应能力等。

六、校本课程的考核评价办法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对选课学生的评价、对班级参与情况的评价、对级部组织情况的评价及对教师指导情况的评价。

(一)对选修校本课程学生考核评价

1、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委员会按照《学生指南》及其他有关文件的规定,对选课学生进行日常管理。

2、校本课程指导教师根据本课的特点制订出合理、恰当的考核评价办法,参加校本课程的学生要积极响应号召、服从统一管理,不得迟到、旷课,有特殊情况需持班主任签字的请假条找指导老师和课程负责人请假,对于无故不参加者,每次扣德育积分5分;
无故迟到者,扣德育积分3分;
对于不服从管理的学生,按《学生指南》的有关规定处理。

3、参加校本课程学习的学生必须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完成活动的组织等),并有课堂记录或活动记录。

4、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每名学生在高中阶段至少要完成二门以上(含二门)校本课程的学习,每门课程满分为5学分,3分为合格。对校本课程成绩考核,主要从平时表现、理论水平、学习成果(或基本技能)三个方面严格执行。

5、参加校内外各项与校本课程有关竞赛、比赛、作品发表等的学生,除将其所得成果分加入班级管理积分外,根据《高密一中学生发展水平考评方案》中“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水平考评方案”的规定,特长教育处对获奖学生进行记分登记,在学期末将统计结果提供给各级部,作为评选“特长之星”及“星级学生”的依据。

(二)对各班级参与情况的考核评价

1、特长教育处建立各班级校本课程组织情况档案,学生处将特长教育处提供的校本课程积分记入班级常规积分,作为班主任考核评价的一部分。

2、校本课程的组织情况、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情况、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情况、社区服务活动的组织情况、各种与校本课程有关的征文、作品发表及比赛的组织情况都将作为加减分的项目,加减分情况按照学校要求在信息并网中公布。

(1)校本课程组织情况包括:各班级参与率、迟到和旷课情况、特长生发展情况等方面。

①各班级参与率:各班级应积极组织本班同学参加校本课程学习,特长班长和校本课程负责人要各负其责,认真组织好本班和课程小组,有义务搞好所管场所等地的卫生,并做好宣传工作。特长教育处以各班级总人数作为分母,实际参与人数作为分子计算参与率,分成五等,分别计15、12、9、6、3分,每月一次进行评价;

②迟到和旷课情况:按照《学生指南》中“高密一中德育管理规定”,旷课一节,每人次扣5分,迟到每人次扣3分;

③特长生发展情况:各指导教师协助特长教育处建立特长生档案,对优秀特长生给予本学期加1分奖励。

(2)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情况包括:研究性学习报告书的上交数量、校内获奖情况、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评选活动获奖情况、在校刊上发表情况等,特长教育处发文公布评选结果,并进行表彰奖励。

(3)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的组织情况:根据各班级参加活动人数及上交成果数量、学生参与活动取得的收获等方面进行加分奖励。

(4)有关征文、作品发表和比赛的组织情况:根据《高密一中学生奖励办法》规定,分别给予相应物质奖励,并按如下标准按人次记分:国家级一等奖记12分、二等奖记10分,三等奖记9分;
省级一等奖记9分,二等奖记8分,三等奖记7分;
地市级一等奖记7分,二等奖记6分,三等奖记5分;
县市级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
校级一等奖记3分,二等奖记2分,三等奖记1分。凡在校刊《风华一中》发表作品的个人或集体每发表一篇,记2分,发表书法或绘画作品一件,记1分;
在县市级报刊发表作品,记3分;
地市级记5分;
省级记8分;
国家级记12分。如同一作品在不同级别的报刊均得以发表,记分以作品发表的最高级别为准。

(三)对级部组织情况的考核评价

正式开课后,特长教育处每月统计一次各级部参与校本课程的学生比率并在宣传栏和信息并网中公布,学校每学期一次对各级部校本课程的组织情况及取得的成果进行总评价,以满分20分计入级部主任考核总成绩。各级部应在参加学生人数、时间、场所、师资等方面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组织实施。

(四)对教师的常规检查评价(满分100分)

1、教学计划与总结(10分)

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实施措施、课时安排、教学进度等。教学计划应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可操作性强,充分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不搞形式,不搞花架子。

学期或学年结束,各校本课程任课教师均应根据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教学实际,写出经验性总结,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2、备课(20分)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每门学校课程的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

(1)要求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把握该门课程对各知识点的不同要求。

从开发学生潜力,发展学生特长出发,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形成自己的教材体系。

每节课要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对各种课型的教案规定如下:

内容包括:①教学目的要求 ②教学要点 ③教学方法 ④教学过程 ⑤课后小结

(2)考核

教案节数(5分):教案节数必须与上课节数相吻合,缺一个教案扣1分(扣完本项分为止)。

规范化(10分):按上述要求检查,如有一项不符扣1分(扣完本项分为止)。

总体评价(5分):书写工整,教案切实可行。

3、教学过程(40分)

(1)要求

整个教学过程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能力,做到因材施教。真正达到教师“授人以渔”,学生“自我锻造”的目的。

(2)考核

按时上课(15分):每旷课一次扣3分,每迟到一次扣1分(扣完本项分为止)。

巩固率(25分):以学期初报名经确定后的人数为基数,每次上课缺少一人扣0.5分(请假除外),名师讲坛将根据听讲人数的多少给该项记分。

4、学生评价(20分)

学校将对校本课程列出若干条标准让学生评价出A、B、C、D四个等级,分别计20分、15分、10分、5分。

担任两门以上校本课程的教师的考核成绩为每门课程的成绩之和除以n+10%(n为开设课程的门数),多开设一门校本课程,其考核成绩加10%。

5、成果积累(10分)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成果积累,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展览,同时注重积累本课程的学习资料,本项成绩记满分;
否则酌情依次得7分、4分、1分。

校本课程成果主要包括:推出的优秀特长生数量;
参加比赛、展览获奖情况;
作品发表情况;
制作专栏情况;
专柜展示情况;
成果是否汇总成课件;
校本教材编写情况;
课程资料积累情况等。

(五)校本课程工作量工资的确定及发放办法

1、工作量的确定 

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已经纳入学年末教师考核当中。校本课程指导教师工作量的确定严格按照《高密一中课程设置及教师工作量工资发放指导意见》(2008年8月16日经十届二次教代会通过)执行。

2、发放办法 

学校从各年级工作量工资中按比例拨出一部分作为校本课程工作量工资,根据《高密一中课程设置及教师工作量工资发放指导意见》,按照《高密一中奥赛辅导及校本课程指导教师补贴发放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学校体育艺术节以及其他一些体育、艺术类比赛和征集作品等活动(如球类比赛、拔河比赛、文艺晚会、各类文艺汇演等)为音体美教师的份内工作,若缺勤或不积极参与组织,则按比赛活动的实际课时扣除工作量工资。同时,在这些活动和比赛中的表现和成果是音体美教师考核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推荐访问: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 足球 足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足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足球校本课程开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