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10kV输变电工程环保验收调查报告

 1 1 、前言

 神木县是陕西省的重点开发县,用电负荷相对集中,供电可靠性要求高。但该地区处于神木供电区末端目前还没有 110kV 变电站布点,供电可靠性较低。为满足榆林市神木县杨旺塔地区负荷发展的需要,提高该地区供电可靠性,在神木县大柳塔镇特麻沟村乔家梁山顶建设 110kV 杨旺塔输变电工程。

 2009 年 9 月陕西省电力公司榆林市供电公司委托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司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1 月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进行了审批(陕环批复[2009]640 号)。项目于 2009 年 7 月开工建设,2010 年 5 月建成,经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核查后投入运行。

 2011 年 8 月,受建设单位委托,我站组织技术人员踏勘现场,对相关技术指标进行现场监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杨旺塔110kV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

 该项目环保验收报告以报告内容为准,本报告签发之日起,原报告作废。

 2 2 、编制依据

 2.1 、法规、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 26 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 年 4 月

 1 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 6 月 1 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 年 10 月 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年 4 月 29 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 年 6 月 9 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年 12 月 29 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 年 9 月 1 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 年 4 月 1 日;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1998年 11 月 29 日; (1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 13 号令,2001 年 12 月 11 日; (12)《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第 18 号令,1997 年 3 月 25 日;(HJ/T24-199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3)《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0]38 号,2000 年 2 月 22 日; ( 14 )《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 HJ/T2.1 ~ 2.3-93 ,HJ/T2.4-1995,HJ/T19-199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5)《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

 范》(HJ/T24-199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6)《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示的通知》(环办[2003]26 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 年 3 月; (17)《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 年 6 月 1 日; (18)《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 年 12 月 5 日; (19)《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7349-87),1987 年 11 月。

 2.2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1)《杨旺塔 110kV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9年 9 月; (2) 《陕西省环保厅关于 110 千伏陈家湾等五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陕环批复[2009]640 号,2009 年 11 月。

 3 3 、调查目的、原则、方法、因子、范围及验收标准

 3.1 、调查目的

 (1)

 调查工程在设计、施工、试运行和管理等方面落实、执行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保护设计文件所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要求的落实情况。重点调查工程已采取的生态恢复与保护措施、污染控制措施,

 分析其有效性,对不完善的措施提出改进意见;对工程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及其他环境问题,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 (2)

 调查因工程内容变化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比较工程建设前后的环境质量及其变化情况,分析环境现状与环境影响报告表结论是否相符。对新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减缓环境影响的补救措施; (3)

 调查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的实施情况,收集输变电工程运行后的公众意见,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要求; (4)

 根据工程环境保护执行情况的调查,客观、公正地从技术上论证是否符合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

 3.2 、调查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 (2)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 (3)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 (4)坚持充分利用已有资料与实地踏勘、现场调研和现状监测相结合原则; (5)坚持对工程建设前期、施工期和试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过程分析的原则。

 3.3 、调查方法

 (1)采用《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环发[2000]38 号)中规定的方法,并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

 (HJ/T394-2007)、《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高压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7349-2002)中的方法进行; (2)采用资料调研、现场调查和实测相结合的方法; (3)对输变电工程调查采用“点线结合,以点为主”的原则,重点调查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工程及环境保护设施、电磁环境、噪声治理及污水治理措施等内容。

 3.4 、调查内容与监 测因子

 3.4.1 调查内容 ●生态环境:调查变电所和杆塔等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的土地类型、面积及临时占地的植被、工程恢复措施和恢复情况;工程防止水士流失的防护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等及其效果。

 ●水环境: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废水排放量及排放去向。

 ●声环境:等效连续 A 声级。

 ●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场强。

 3.4.2 监测因子

  ●监测因子: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场强、噪声。

 3.5 、调查范围

 验收调查范围原则上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评价范围相一致。调查范围详见表 1。

  表 表 1

 调查范围

 调查对象 调查项目 调查范围 变电站 生态环境 围墙外100m范围内区域 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 围墙外20m范围内区域 无线电干扰 围墙外20m范围内区域 噪声 厂界噪声在变电站围墙外1m处 水环境 变电站废水 输电线路 生态环境 线路走廊两侧100m带状区域 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 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 无线电干扰 线路走廊两侧20m带状区域 噪声 线路走廊两侧 30m 带状区域

  3.6 、验收标准 根据该输变电工程环评执行标准批复和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本调查验收执行标准如下:

 (1)

 声环境 ●厂界噪声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Ⅱ类标准,即昼间 60dB(A),夜间 50dB(A),同时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 2 类标准,即昼间为 60dB(A),夜间为 50dB(A)校核。

 ●线路周围噪声 两侧边导线外投影各 20m 应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 2 类标准,即昼间 60 dB(A),夜间 50 dB(A)。同时

 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即昼间 60 dB(A),夜间 50 dB(A)校核。

 ●敏感点噪声 经过附近乡村居住点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中 1 类标准,即昼间 55dB(A),夜间 45dB(A),同时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 1 类标准,即昼间 55dB(A),夜间 45dB(A)校核。

 (2)电磁环境 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验收调查标准执行《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标准,即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分别为 4kV/m 和 0.1mT。

 (3)无线电干扰 无线电干扰验收监测执行《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标准、即:

 ●110kV 变电所 距最近带电构架投影 20m 处或围墙外 20m 处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在测试频率为 0.5MHz,晴天条件下不大于 46dB(μV/m); ●110kV 输电线路 距边导线投影 20m 处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在测试频率为 0.5MHz,晴天条件下不大于 46dB(μV/m)。

 4 4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4.1 、工程概况

 新建容量为 2×50MWA 杨旺塔 110kV 变电站。以双回路接入 330kV大柳塔变(建成的大柳塔变电站更名为麟州变电站),线路长 2 ×10.5km。具体内容为:

 (1)新建杨旺塔 110kV 变电站 新建杨旺塔 110kV 变电站一座,主变电容量为 2 台 50MVA 三相三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本期新建 110kV 出线 2 回;35kV 出线 8 回、10kV 出线 10 回。110kV 出线至 330kV 麟州变 2 回。按无人值守综合自动化室外变电站设计。变电站总占地面积为 6105m2 ,围墙内占地面积为 4974m2 。

 杨旺塔变电站平面布置及周围环境示意图见图 1。

 (2)线路工程 新建 110kV 杨旺塔变至 330kV 麟州变架空线路 2×8km(线路大部分在采空区内走线, 从运行安全角度考虑,本工程按两个单回架设,每条长度约 8km)。

 本线路自 330kV 麟州变出线后,左传分Ⅰ、Ⅱ两个单回延敏盖兔至大昌汗公路南侧向东走线,经东渠、西圪台、南梁后左传垮过公路向北至拟建的 110kV 杨旺塔变。

 110kV 杨旺塔输变电工程地理位置见图 2。

 (3)导线和铁塔 本工程导线全部采用 LGJ-400/35 钢芯铝绞线。

 使用铁塔共 77 基,其中直线杆塔 54 基,转角塔 23 基,塔基占面积地约 3480m2 。直线塔采用 101、103、106 型,转角塔采用 JG1、JG2、

 JG3 型。铁塔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直柱基础。

 4.2 、工程规模

 变电站规模见表 2,输电线路规模见表 3。

 表 表 2

  变电站规模

 项目名称 指标名称 环评规模 实际规模

  变电站 主变容量 2×50MVA 2×50MVA 110kv 进线 2 回 2 回 站区用地面积 6105m2

 6105m2

 站区绿化面积 / /

  表 表 3

 输电线路规模

 工程名称 指标名称 环评规模 实际规模

  输电线路 线路长度 2×10.5km 2×8km 排列方式 单回 单回 铁塔型式 自立式铁塔 自立式铁塔 基础型式 板式基础 板式基础 导线类型 LGJ-400/35 LGJ-400/35 全线塔基数量 77 70 塔基永久占地面积 3480 平方米 3300 平方米

  4.3 、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进度见表 4。

 表 表 4

 项目建设进度表

 项目名称 环评审批时间 开工时间 带电时间 输变电工程 2009.11 2009.7 2010.5

  4.4 、项目投资

 项目投资见表 5。

 表 表 5

 项目投资表

 项目名称 预算投资 实际投资 环保投资 输变电工程 6084 4215 55.5

 图 图 1

 杨旺塔变电站平面布置及周围环境示意图

 图 图 2

  11V 0kV 杨旺塔输变电工程地理位置图

 5 5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状况

 5.1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杨旺塔 110kV 变电站位于榆林市神木县大柳塔镇特麻沟村乔家梁山顶,站址东经 110°22′15.0″,北纬 39°15′19.8″,海拔1218m,占地类型为荒地。

 110kV 输电线路所经区域为神木县大柳塔镇境内。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的中心,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地带,南部属以水蚀为主的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最严重;北部属以风蚀为主的风沙草滩地貌区,地势较平坦,沙丘绵延,大部分土地被积沙覆

 盖;该县属温带半干旱气候,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境内河流有黄河及其支流窟野河、秃尾河。

 神木县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其基本特征是春季风沙多,夏季炎热干旱,秋季早霜,多冰雹,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 8.5℃,年平均无霜期 165 天,年平均降水量 440.8mm。

 神木县人工造林累计保存面积 320.6 万亩,天然林资源保存面积10 万亩,2001 年造林 21.23 万亩,其中退耕还林 4.1 万亩,森林覆盖率为 28.1%。人工种草累计保存面积 150 万亩,天然草地面积 300万亩,2001 年种草 16.67 万亩,其中退耕还草 2 万亩。

 大柳塔镇位于神木县最北端。南距神木县城 60km,榆林市 170km,西至陕西省最大的内陆湖——红碱淖旅游开发区 30km。年平均降雨量 350mm,无霜期 130 天,地属北部风沙草滩区。镇区地貌为两川(乌兰木伦川与勃牛川)夹一梁的南北狭长地带,东部为勃牛川河,西部为乌兰木伦河。

 5.2 、社会环境简况

 神木县辖 14 镇 5 乡 766 个村委会,总面积 1145 万亩,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总人口 36.6 万人,总户数 100863 户。

 农业方面正在向以粮食、畜牧、枣杏为主的三元产业结构发展。红枣保存面积 16 万亩,羊子饲养量 55 万只,存栏 38 万只,位居全省第一。全县有耕地面积 72.5 万亩,其中水田 4530 亩,旱地 72.1万亩。

  工业方面基本形成了以煤炭为龙头,建材、电力、化工为骨干的地方工业体系。煤炭工业,着眼于建设大型环保煤、动力煤、出

 口煤基地,成为全国第一产煤大县。机焦生产能力达 180 万吨。已投产的发电厂装机容量为 30 万千瓦。

 神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县境内储煤面积达 4500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59%,已探明储量 500 亿吨。煤层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开采,具有“三低一高”的特点,是国内外备受青睐的优质动力环保煤。石英砂探明工业储量 436 万吨,铁矿石、石灰石、天然气等储量也很可观。

 县境内有杨家城(杨继业世代居住地)、红碱淖(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汉墓群和秦长城、明长城遗址等,是陕西省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柳塔镇以煤炭资源及其深加工项目为支柱产业。建成大中型矿井 49 个,镇域内原煤年产量 1840 万吨,其中乡镇煤矿年产原煤量达到 300 万吨。建成焦化厂 11 个,年产焦粉 80 万吨、焦油 7 万吨;个体工商户 1300 余户,运输业 900 余户。实现了 GDP年均 22 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年均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 230元的高速增长。

 6 6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回顾及环评审批

 6.1 、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结论

 ● 水环境 杨旺塔 110kV 变电站按照户外布置、全自动化、无人值守变电站设计。巡视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量很少。生活污水经污水设备处理后,用于站内冲厕及道路洒水,不外排。所以变电站生活污水对周围水环境影响甚微。

 变电站内废油主要为设备检修、事故排油等非正常工况产生的。虽然发生事故漏油几率非常低,但还是在设计了事故油池,收集的废油将由供电公司集中收集后全部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

 ● 固体废物 营运期的变电站生活垃圾排放量约为 0.146t/a,定点收集及时清运,对变电站周围环境不产生影响。

 110kV 线路运行期不会产生固体废物。

 施工期的施工垃圾废弃物集中堆放,施工结束后及时清运处理,做到工完料净。因此,不会对当地产生影响。

 ● 声环境 本工程区域声环境噪声现状昼间为 36.2~37.0dB,夜间 30.9~32.0dB,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限值。

 施工使用车辆、施工作业设备会产生噪声,只要施工单位做到文明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工序,高噪声施工机械应避免夜间施工;即可把施工产生的噪声污染尽量减小。

 参考类比结果可以预测,投运的杨旺塔 110kV 输变电工程的输电线路噪声和变电站厂界噪声环境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限值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限值的要求。

 变电站内的噪声主要是主变压器和冷却设备等运行时产生的可听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设备布局、加强绿化等措施,再经几何发散、地面反射、屏障隔声、以及空气和植被吸声等

 的衰减,厂界处噪声将迅速下降;可以满足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要求。

 ● 电磁环境 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本工程所在区域的工频电场强度范围0.029~0.033V/m,满足 4kV/m 的国家标准限值;工频磁感应强度范围 0.008~0.009T,满足 0.1mT 的国家标准限值;0.5MHz 频率的无线电干扰强度范围 31.23~32.88dB(μV/m),满足国家标准限值 46dB(μV/m)。因此,项目区电磁环境现状满足国家环境标准要求。

 通过对与杨旺塔 110kV 变电站规模容量、电压等级等条件相同的110kV 锦开变电站的类比监测数据,可知杨旺塔 110kV 变电站运行期的电磁环境影响满足国家推荐的标准限值要求。(国家标准为居民区磁场强度最大值小于 0.1mT,电场强度最大值小于 4kV/m,无线电干扰(0.5MHz)最大值 46dB(V/m))。

 通过对与本工程输电线路类似的 110kV 锦蟒线输电线路的类比监测结果和根据《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推荐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本工程 110kV 输电线路投入运行后,线路走廊区域的电磁环境完全能满足国家推荐的标准限值要求。

 由此可以预测,本工程在落实相应的电磁环境保护措施,线路经过保护目标和公路、铁路、电力线交叉跨越时,能够按规范要求留有足够的净空距离,本工程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将满足国家标准限值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不会对居民生活和环境保护目标产生明显

 干扰。

 6.2 、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主要意见

 (1)按照“以新带老”的原则,对各项依托工程所存在的还经问题进行整改。整改情况纳入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内容。

 (2)严格落实防治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限电干扰的环境保护措施,以确保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值均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3)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规划控制,在国家规定的电力设施保护范围内,严禁新建医院、学校、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建筑。

 (4)项目所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应立足于综合利用。变压器废油等危险废弃物应按照程序向陕西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申报备案,并及时送交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5)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及时恢复施工临时用地的原有土地功能,切实保护好环境。

 (6)加强运行期环境监管工作,定期对线路及变电站附近的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进行监测监测检查,发现超标等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环境纠纷。

 (7)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后,应按照规定程序向我厅申请环境保护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

 (8)项目建设期间的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和相关行政处罚工作,

 由榆林市环保局负责,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我厅备案。

 6.3 、工程设计中要求的环保措施

  (1)110kV 变电站设计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变电站工程占地应秉承节约土地的原则,站址选择在满足电力系统接线的前提条件下,尽量远离居民密集区域,变电站内高压电气设备应优化选型,高压电气设备均应采取均压措施,选择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高压电气设备,导体和连接导线等应按晴天条件下不出现电晕现象为标准进行校验,变电站站内产噪电气设备应尽量居中布置,并充分利用变电站内空间衰减噪声,降低厂界噪声排放,强化变电站内绿化,充分利用绿化降噪。

 (2)110kV 输电线路设计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线路路径的选择、设计应充分征求地方政府部门、相关环保部门、规划部门及林业部门的意见,优化路径选择,最大程度降低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节约土地占用,应充分利用现有线路走廊,同时远离居民住宅区域,减少线路跨越居民区的现象;选择大直径、大截面的导线,并在设备订货时对导线及其他金具的加工工艺提出高要求,防止劣质电气元件尖端放电和起电晕,通过优化设计和选型降低线路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和电晕噪声;导线与树木、公路、河流及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时应严格执行设计规程中的要求,并留有一定域度,降低风险事故概率。

 导线对地面最小距离居民区不小于 7 米,非居民区不小于 6 米,交通困难地区不小于 5 米;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

 5 米;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2米;导线与树木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4 米。

 6.4 、环评阶段的敏感目标

 距线路和变电站 200m 范围内没有敏感保护目标。

 6.5 、环评要求的环保措施

 本项目环评要求采取的污染防止措施及预期效果见表 6。

 表 表 6

 环评要求采取的污染防止措施及预期效果表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水污染物 值检人员 COD、BOD 5

 SS 排入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内冲厕及道路洒水 不外排 设备检修、事故排油等非正常工况下所产生的废油 油 设置事故油池收集废油属于危险废弃物,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站内设置事故油池,收集的废油属于危险废弃物,由供电公司统一收集并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固体 废物 值班人员 生活垃圾 所区落叶 生活垃圾、厂区落叶 站内设垃圾桶,定期清运,集中处理 及时清理使得区域环境卫生得以保持 电磁 变电站 输电线路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无线电干扰 优化设计、保证安全距离 <4kV/m,居民区 <0.1mT,居民区 <46dB(μV/m),0.5MHz 噪声 变电站 噪声 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施工机械应避免夜间施工;运营期采用在设备定货时严格要求主要声源如主变压器、轴流风 机 噪 声 水 平 低 于65dB(A),合理安排设备布局、加强绿化等措施。

 ①《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②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 放 标 准 》 ( GB 12348-2008)中的 2 类标准 输电线路 提高导线和金具加工工艺,防止起电晕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 2 类标准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⑴ 变电站施工时及时处理临时堆土,定时对地面和道路洒水,大风天气必须停止施工,有效减少扬尘产生。施工扬尘不能影响区域空气环境和居民生活。

 ⑵ 变电站和进站道路施工应修筑护坡、挡土墙、排水沟。及时处理堆土弃渣,最大限度减少开挖面积,施工期确定必须避开雨季和大风季节,必须基本作到不产生水土流失。

 ⑶ 变电站施工时施工噪声必须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的限值要求。

 ⑷线路施工采用的混凝土,必须在附近村庄拌制,不得在施工现场(农田)自拌混凝土,避免破坏农田土壤。

 ⑸架空线路塔基施工时必须及时处置临时堆土,表层土和深层土分别堆放,回填时先填深层土,多余熟土平整在塔基及周围,及时种草植树,必须将植被恢复覆盖到原有状态。

 ⑹ 变电站施工结束后必须及时平整场地,及时对变电站围墙外四周进行植树绿化。站区场地也必须以草坪、花卉、灌木进行绿化。使变电站与周围生态景观相协调。

 ⑺导线架线时应搭设临时线架,避免损坏导线下的植被、农作物。

 ⑻ 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使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⑼ 本项目在选线、选址时,已经采取了尽量少占用土地、避开文物古迹、居民密集区、基本农田的方案,从根本上大大减轻了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进一步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把该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可使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使本项目在运营期与周围景观、自然生态环境相互协调。

  7 7 、环境管理及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7.1 、环境管理实施情况

  (1)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陕西省电力公司作为该项目的建设单位负责工程建设期间的统筹管理,榆林市供电公司作为项目委建单位,与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分别抽调专责人员组成施工期间的环境管理机构,负责监督和落实施工期间的环境管理工作。

 榆林市供电公司作为该工程的运行管理单位,抽调专责技术人员,负责变电站和输电线路运行期间的环境管理工作。

 (2)施工期环境管理调查 施工期间的环境管理工作由委建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抽调专责技术人员组成的环境保护工作小组负责,环境管理小组负责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环保设计要求施工,并定期对施工点进行环境保护方

 面的巡查,具体施工期间的环境管理工作内容如下: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各项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输变电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计划,负责施工过程中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监督和环境保护日常管理工作。

 ●收集、整理、推广和实施输变电工程建设中各项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并落实到工程施工过程中。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活动中应遵循的环保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文明施工的认识水平。

 ●负责日常施工活动中的环境监理工作,做好工程用地区域的环境特征调查,对环境敏感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施工计划中合理安排设备运输路线,避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和周边环境,施工中考虑保护生态和减缓水土流失的措施,合理组织施工减少临时施工用地的占用。

 ●做好施工中各种环境问题的收集、记录、建档和处理工作。

 ●监督施工单位,使施工工作完成后的临时占用耕地恢复并进行补偿,弃土、弃渣的合理处置,水土保持设施,环保设施等各项保护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竣工验收。

 (3)运行期环境管理 运行期间的环境管理工作由榆林市供电公司负责,具体环境管理的职能如下:

 ● 制定和实施各项运行期环境管理监督计划。

 ●检查各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即使处理出现的问题,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定期巡查变电站和线路,特别是针对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保证生态环境与工程运行相协调。

 ● 协调配合环保主管部门所进行的环境调查、生态调查活动。

 7.2 、监测计划落实情况

 建设单位委托陕西省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对该项目进行了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7.3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根据现场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评批复提出的环保措施均得到很好的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环保措施及环评批复要求落实情况分别见表 7 和表 8。

 表 表 7

  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环保措施及落实情况表

  内容 类型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落实情况 水污 染物 CODcr BOD5 SS 排入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 已落实 油 设置事故油池,分离出的废水进入站内水处理系统;废油属于危险废弃物,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已落实 固体 废物 生活垃圾、所区落叶 站内设垃圾桶,定期运走,集中处理。

 已落实 电磁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无线电干扰 优化设计、保证安全距离 <4kV/m,居民区 <0.1mT,居民区 <46dB(μV/m),0.5MHz 噪声 等效连续A 声级

 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施工机械应避免夜间施工;运营期采用在设备定货时严格要求主要声源如①《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②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

 主变压器、轴流风机噪声水平低于65dB(A),合理安排设备布局、加强绿化等措施。

 声 排 放 标 准 》( GB 12348-2008)中的 2 类标准 提高导线和金具加工工艺,防止起电晕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 2 类标准 生态:

  表 6 中提出的预防生态影响的 9 条措施均已落实。使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使本项目在运营期与周围景观、自然生态环境相互协调。

  表 表 8

 环评批复要求及其落实情况表

 环评批复要求 落实情况 按照“以新带老”的原则,对各项依托工程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整改。整改情况纳入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内容。

 已落实 严格落实防治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的环境保护措施,以确保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值均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

 已落实,优化设计、保证安全距离 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规划控制。在国家规定的电力设施保护范围内,严禁新建医院、学校、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建筑。

 基本落实。建设单位对公众的解释与宣传有待加强。

 项目所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应立足于综合利用。变压器废油等危险废物应按程序向陕西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申报备案,并及时送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已落实 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及时恢复施工临时用地的原有土地功能,切实保护好环境。

 已落实,牵张场等临时占地已进行了恢复,输电线塔基开挖土石方已进行回填 加强运行期环境监管工作。定期对线路及变电站附近的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进行监测检查,发现超标等问题,应及时采取形影措施,防止发生环境纠纷。

 已落实

  8 8 、环境影响调查、监测与分析

 1 8.1 电磁环境监测与分析

 (1)变电站电磁监测数据及分析 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在变电站厂界外5m处测得的工频电场强度为12.752~181.09V/m,相同位置处测得的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50~0.595μT;变电站外衰减断面工频电场强度为70.153~230.35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50~0.071μT; 变电站四周厂界外20m 距离处、0.5MHz 频率的无线电干扰场强为27.9~44.4dB(μV/m),变电站外衰减断面测得的0.5MHz 频率的无线电干扰场强为27.4~43.2(μV/m)。可见,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和无线电干扰场强监测结果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限值。杨旺塔变电站四周电磁场强监测数据见表9、无线电干扰场强监测数据见表10、变电站衰减断面电磁场强监测数据见表11、无线电干扰场强衰减断面监测数据见表12,本次验收调查报告中的数据引用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监测的数据。

 表 表 9

  变电站四周电磁场强监测数据表

 监测点位 工频电场强度 (V/m)

 工频磁感应强度 (μT)

 范围 均值 范围 均值 变电站东墙外 5m

 12.729~12.785 12.752 0.590~0.598 0.595 变电站西墙外 5m 34.900~34.960 34.929 0.064~0.066 0.065 变电站南墙外 5m 181.02~181.15 181.09 0.050~0.051 0.050 变电站北墙外 5m 13.532~13.588 13.548 0.217~0.218 0.218

  表 表 10

  变电站四周无线电干扰场强监测数据表

 监测点位 测试频率(MHz)/单位:dB(μV/m)

 0.15 0.25 0.5 1.0 1.5 3.0 6.0 10.0 15.0 30.0 变电站东 44.2 36.3 31.6 27.8 32.2 22.7 25.8 20.6 33.3 27.3

 墙外 20m 变电站西墙外 20m 45.4 34.2 22.8 22.8 31.2 19.5 14.0 19.8 35.8 22.0 变电站南墙外 20m 42.5 37.0 28.8 31.1 33.4 22.4 22.9 19.6 32.4 25.8 变电站北墙外 20m 50.4 30.4 26.3 24.0 26.3 21.4 18.6 20.6 33.8 28.8

  表 表 11

  变电站外衰减断面工频电磁场监测数据表

 监测点位 (距离线路中心)

 工频电场强度(V/m)

 工频磁感应强度(μT)

 范围 均值 范围 均值 5m 181.02~181.15 181.09 0.050~0.051 0.050 10m 163.01~163.10 163.05 0.050~0.052 0.051 15m 181.76~181.89 181.83 0.050~0.052 0.051 20m 214.67~214.96 214.84 0.050~0.051 0.050 25m 215.45~252.44 230.35 0.055~0.057 0.056 30m 219.39~219.45 219.42 0.053~0.055 0.054 35m 188.65~188.74 188.70 0.056~0.059 0.057 40m 165.07~165.16 165.12 0.062~0.064 0.063 45m 84.042~84.210 84.140 0.065~0.070 0.067 50m 69.920~70.800 70.153 0.071~0.072 0.071 表 表 12

 变电站外衰减断面无线电干扰监测数据表

 监测点位 测试频率( MHz)/单位:dB(μV/m)

 0.15 0.25 0.5 1.0 1.5 3.0 6.0 10.0 15.0 30.0 距变电站围墙1m 44.9 43.6 43.2 39.8 40.1 36.9 23.7 17.6 34.8 24.8 距变电站围墙2m 44.5 43.8 41.8 40.2 34.4 34.1 24.8 19.5 33.9 25.6 距变电站围墙4m 43.6 40.9 39.9 41.2 34.7 35.1 29.1 18.1 34.1 23.7 距变电站围墙8m 43.3 41.6 32.8 41.3 34.9 34.4 22.4 18.5 32.0 27.2 距变电站围墙16m 44.1 40.7 30.1 39.0 34.2 32.7 24.3 18.8 34.5 26.4 距变电站围墙20m 42.5 37.0 28.8 31.1 33.4 22.4 22.9 19.6 32.4 25.8 距变电站围墙32m 42.3 37.1 27.4 30.5 31.7 25.3 25.1 18.7 33.1 26.1

 (2)变电站周围敏感点电磁监测数据及分析 该项目变电站周围 100 米内无环境敏感点。

 (3)线路电磁监测数据及分析 110kV杨旺塔输变电工程新建线路为杨麟线,分Ⅰ、Ⅱ线进110kV杨旺塔变电站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杨麟Ⅰ、Ⅱ线路衰减断面处的工频电场强分别为28.487~371.02V/m、25.321~609.21 V/m;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为0.071~0.185μT、0.043~0.152μT; 0.5MHz 频率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分别为23.1~34.8 dB dB(μV/m)、21.4~43.2dB dB(μV/m),其中在线路边线导线外20m 距离处、0.5MHz 频率的无线电干扰场强监测值分别为23.7dB dB(μV/m)、24.0 dB dB(μV/m),可见,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和无线电干扰场强监测结果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限值。杨麟Ⅰ、Ⅱ线衰减断面电磁场强监测数据见表13、表15、无线电干扰场强监测数据见表14、表167,本次验收调查报告中的数据引用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监测的数据。

 表 表 13

 杨麟 Ⅰ 线路工频电磁场监测数据表

 监测点位 (距离线路中心)

 工频电场强度(V/m)

 工频磁感应强度(μT)

 范围 均值 范围 均值 0m 370.72~371.44 371.02 0.131~0.133 0.132 5m 400.19~401.04 400.66 0.135~0.137 0.136 10m 244.39~244.75 244.60 0.120~0.121 0.121 15m 144.45~144.57 144.50 0.108~0.109 0.108 20m 64.261~65.758 65.130 0.110~0.111 0.111 25m 24.375~24.116 23.656 0.138~0.139 0.138 30m 18.213~18.474 18.374 0.184~0.185 0.185 35m 48.327~48.478 48.478 0.166~0.168 0.167 40m 43.938~44.441 44.126 0.112~0.113 0.113 45m 31.630~32.547 32.103 0.080~0.082 0.081 50m 28.395~28.604 28.487 0.070~0.071 0.071

  表 表 14

  杨麟 Ⅰ 线路无线电干扰场强监测数据表

 监测点位 测试频率( MHz)/单位:dB(μV/m)

 0.5 距边向导线1m 34.8 距边向导线2m 34.9 距边向导线4m 34.5 距边向导线8m 33.9 距边向导线16m 33.0 距边向导线20m 23.7 距边向导线32m 23.1 表 表 15

 杨麟 Ⅱ 线路工频电磁场监测数据表

 监测点位 (距离线路中心)

 工频电场强度(V/m)

 工频磁感应强度(μT)

 范围 均值 范围 均值 0m 609.05~609.33 609.21 0.151~0.152 0.152 5m 521.06~522.04 521.78 0.140~0.142 0.141 10m 379.70~384.05 380.82 0.120~0.123 0.122 15m 243.93~347.73 305.70 0.107~0.110 0.110 20m 152.49~153.72 153.17 0.097~0.099 0.098 25m 84.982~85.795 85.235 0.082~0.084 0.083 30m 55.100~55.380 55.203 0.073~0.075 0.074 35m 34.448~34.791 34.662 0.065~0.066 0.065 40m 28.458~28.661 28.571 0.060~0.062 0.061 45m 27.478~27.846 27.643 0.058~0.060 0.059 50m 25.38~26.197 25.321 0.042~0.044 0.043 表 表 16

  杨麟 Ⅱ 线路无线电干扰场强监测数据表

 监测点位 测试频率( MHz)/单位:dB(μV/m)

 0.5 距边向导线1m 43.2 距边向导线2m 41.0 距边向导线4m 36.0 距边向导线8m 25.3 距边向导线16m 24.3 距边向导线20m 24.0 距边向导线32m 21.4

 (4)线路周围敏感点电磁监测数据及分析 110kV杨旺塔变至330kV麟州变架空线路2×8km(线路大部分在采空区内走线),线路边导线外两侧50m 范围内无敏感点。

 8.2 、声环境监测与分析

 (1)施工期对声环境影响调查

 110kV 变电站施工期间的施工行为主要集中在变电站占地范围内,站区场地进行平整后,四周先进行围挡,并在变电站内进行施工分区,产噪设备区尽量远离附近居民所在区域,施工期期间严禁在夜间进行产噪施工作业行为,施工期间在白天不可避免的对周边敏感目标密集的居民产生短期影响,但没有发生人为故意扰民的现象。

 输电线路施工期间的产噪行为主要为塔基基础施工和杆塔的组立过程,塔基施工为点式工程,具有施工周期短,分布面广的特点,塔基施工过程中很少采用大型产噪设备,该项目线路施工周围无敏感点。

 (2)试运营期对声环境的影响调查 110kV 变电站在运行期间站内的主要噪声源为主变压器和低压电抗器,产生的噪声具有低频、连续性和穿透力强的特点;输电线路运行期间主要产生电晕噪声;本次竣工验收对变电站厂界及输电线路沿线区域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定量了解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运行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 。

 (3)监测结果

 通过对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在变电站厂界测得的昼间环境噪声为 41.2~52.0dB(A),相同位置处测得的夜间环境噪声为 39.1~48.0dB(A),均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 2 类标准,即昼间为 60dB(A),夜间为 50dB(A)。

 杨麟Ⅰ线两侧边导线外投影 20m 处测得的昼间环境噪声为47.8dB(A),相同位置处测得的夜间环境噪声为 39.5dB(A);杨麟Ⅱ线两侧边导线外投影 20m 处测得的昼间环境噪声为 45.3dB(A),

 相同位置处测得的夜间环境噪声为 39.1dB(A);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即昼间 60dB(A),夜间 50dB(A)。变电站四周厂界噪声监测数据见表 17,输变电线周围噪声监测数据见表 18、表 19。本次验收调查报告中的数据引用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监测的数据。

 表 表 17

 变电站四周厂界噪声监测数据表

 监测点位 监测值/单位:dB(A) 噪声标准值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变电站东墙外 1m

 51.6 48.0 60 50 变电站西墙外 1m 46.8 39.1 变电站南墙外 1m 41.2 39.1 变电站北墙外 1m 52.0 44.8

  表 表 18

 杨麟Ⅰ 线路周围噪声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

 监测值/单位:dB(A) 功能区 类别 噪声标准值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输电线路边导线外投影 20m 47.8 39.5 2 类 60 50 表 表 19

 杨麟Ⅱ线路周围噪声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

 监测值/单位:dB(A) 功能区 类别 噪声标准值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输电线路边导线外投影 20m 45.3 39.1 2 类 60 50

  8.3 、其它环境影响调查

 (1)水环境影响调查

  ●变电站

 本项目变电站内值守人员为1人或平时无人值班,变电站内生活污水主要产生于站内主控楼,为值守人员正常工作和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BOD 5

 和SS,站内生活污水产生量很少,日均产生量小于1m3 。变电站内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站内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灌溉或者定期清运至城市污水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不对外直接排放,验收调查期间没有发现变电站内生活污水直接向站外采取有组织或无组织排放的情况。

 110kV 变电站内设有主变事故油池,事故油池在变电站内主变发生事故的情况下,用来贮存变压器排出的废油,废油是油水混合物,属于危险废物,废油经油水分离装置分离后,废油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废油和分离出来的水交送具有资质和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图 3

 杨旺塔变电站内的事故污油池

 ● 输电线路 该项目的输电线路主要采用自立铁塔,线路沿线区域主要为采空区或沙漠丘陵,输电线路运行期间不产生水污染物,经过本次现场调查,本次验收输电线路沿线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验收输电线路落实了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并严格落实文明施工行为,输电线路的建设和运行没有对沿线地表水体的水环境产生影响。

 (2)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调查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调查 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和弃土、弃渣,主要包括变电站施工场地内土方开挖产生的弃土、弃渣,塔基基础施工土方开挖产生的弃土、弃渣,输电线路牵张场地、临时施工道路产生的弃

 土、弃渣以及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施工人员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经本次现场进行调查,变电站周边没有弃土和弃渣现象,也没有混凝土等建筑垃圾随意堆砌、丢弃等现象,经与建设单位核实,变电站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尽量土方挖填平衡,贯彻水土保持措施,剩余土方均由施工单位运至环保部门认可的指定地点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输电线路周边环境主要为农田,本次调查期间沿线农田环境已经恢复耕作,已没有临时施工道路痕迹,可见临时施工道路已经进行了复耕、复垦,输电线路的建设没有产生弃土、弃渣等固体废物影响。

 ●运行期期固体废物影响调查 输电线路在运行期间不会产生固体废物,变电站在运行期间会产生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为站内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比较少,变电站内均设有生活垃圾收集装置,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卫人员定期清运,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变电站内主变在事故状态下存在变压器油外泻的可能性,变压器油属于危险固体废物,需要严格管理。变电站内主变压器只有在事故状态下才可能存在变压器油外泄的情况,站内各主变基础下垫面铺设有鹅卵石,卵石层四周设有集油坑和排油槽,外泄的废油由集油槽流入站内主变地下事故油池,排出的油经真空净油机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油可以回收利用,不能处理的废油交给具有资质和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处理,不会直接向外部环境进行排放,所以不会对变电站周边区域的环境产生影响。

 (3)生态恢复调查

 该项目建设区域环境特征主要为农田环境,工程沿线区域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经现场调查,本工程的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小。线路沿线植被基本得到恢复,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落实了各项生态保护措施,积极恢复临时占地的原有土地功能,本工程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

 图 4

 110kV 杨旺塔新建线路杨麟线沿线区域环境

  图 图 5

 塔基植被恢复情况

 9 9 、调查结论与建议

 9.1 、

 验收调查结论

 (1)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结论 该项目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试运行阶段严格落实了环境影响报告及其环评批复文件中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工程在各个阶段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比较合理,有效防治和减缓了各环境影响因子对项目区的环境影响,通过竣工环境保护现场调查和对各项环境污染因子的监测,各污染因子均满足相关环境保护评价标准要求,工程落实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切实有效。

 (2)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结论 本次环保竣工验收工程在施工期间积极贯彻了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有效减缓了对沿线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

 的影响,工程建设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切实有效,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本次验收所涉及工程具备环保竣工验收条件。

 (3)电磁环境调查结论 变电站四周工频电场强度为 12.752~181.09V/m;变电站衰减断面处工频电场强度为 70.153~230.35V/m;杨麟Ⅰ、Ⅱ线路衰减断面处的工频电场强分别为 28.487~371.02V/m、25.321~609.21 V/m 均满足《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推荐执行的居民区工频电场 4000V/m 的标准限值的要求。

 变电站四周工频磁感应强度为 0.050~0.595μT;变电站衰减断面处工频磁感应强度为 0.050~0.071μT;杨麟Ⅰ、Ⅱ线路衰减断面处的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为 0.071~0.185μT、0.043~0.152μT;均满足《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推荐执行的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 的标准限值的要求。

 变电站四周 20m 距离处、0.5MHz 频率的无线电干扰场强为27.9~44.4dB(μV/m);变电站衰减断面处 0.5MHz 频率的无线电干扰场强为 27.4~43.2dB(μV/m);杨麟Ⅰ、Ⅱ线路衰减断面处的0.5MHz 频率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分别为 23.1~34.8 dB dB(μV/m)、21.4~43.2dB dB (μV/m),其中在线路边线导线外 20m 距离处、0.5MHz 频率的无线电干扰场强监测值分别为 23.7dB dB(μV/m)、24.0 dB dB(μV/m);均低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15707-1995)中规定的限值 46dB(μV/m)。

 结果表明各监测点位处的监测值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限值,该项目从电磁环境保护角度具备验收条件。

 (4)声环境影响调查结论 变电站厂界1m处昼间夜间环境噪声分别为41.2~52.0dB(A)、39.1~48.0dB(A),均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即昼间为60dB(A),夜间为50dB(A)。

 杨麟Ⅰ线两侧边导线外投影20m处测得的昼间环境噪声为47.8dB(A),相同位置处测得的夜间环境噪声为39.5dB(A);杨麟Ⅱ线两侧边导线外投影20m处测得的昼间环境噪声为45.3dB(A),相同位置处测得的夜间环境噪声为39.1dB(A);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从声环境环境保护角度具备验收条件。

 (5)水环境影响调查结论 本项目变电站内值守人员为1人或平时无人值班,生活污水日均产生量小于1m3 。...

推荐访问:调查报告 验收 输变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