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心得体会

 诊断学心得体会

 篇一 跟随杨教授几个月的学习,诊断学基础这门考查课今天以考试的形式结束了。一看到试卷,进行浏览时,感觉考得很基础,几乎没涉及到疾病的病理机制,很显然老师体会到作为我们这一批定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想给我们太多为难。

 一开始看到诊断学这本书,第一印象就是好厚、太厚了!老实说,学习诊断学是很有难度的。因为要理解并记忆的内容特别多。我很庆幸我们遇到了一个好老师,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诊断学是一门非常实用而且有趣味的课程。我深深体会到,每当懂得一个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疾病相关知识时,会很有成就感。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诊断学分为六篇,分别是症状学诊断,检查诊断,实验诊断,器械检查,影像诊断,病例与诊断方法。可能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吧,今年影像诊断就没有学习。

 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问诊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所以很重要。症状学的学习是我们能出不学习会分析症状的病因,产设备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的要点。

 体格诊断主要是体格检查,其检查的基本方法是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体格检查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是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所以杨老师给我们增加了操作实验课,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杨老师的良苦用心。

 实验诊断临床包括:1、血液检查;2、骨髓细胞学检查; 3、血栓与止血检查; 4、尿液和肾功能检查; 5、临床化学检查;(含各种蛋白、糖、脂等成分的检查)

 6、临床免疫学检查; 7、临床病愿学检查; 8、临床细胞遗传学检查; 9、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检查;。我认为实验诊断必须注意:当实验结果当实验检查结果与临床其他表现不符时,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全面分析或进行必要的复查。

 器械诊断主要学习的心电图,对于心电图的学习我认为只有知道并掌握正常的心电图才能更好的学习掌握疾病或异常时的心电图。

 对于病例的学习,老师介绍了病例的书写格式,内容,要求,及病历举例,诊断方法,步骤,内容,及临床意义。

 虽然这门课程考试结束了,但对于即将作为医生的我来说却远远没有结束,只是一个知道的开始,但到临床时还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学习。

 篇二 1.最好在学过了《正常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病理学》后,再来学习《诊断学基础》。西医学的各门为加深对《诊断学基础》的理解,

 课余时间还应对前期课程的有关内容进行复习,以达到基础与临床联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2.学习过程中须补充某些基础知识的不足。因为《诊断学基础》是建立在如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上的。即使考过了《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后,要学习《诊断学基础》也还没有生物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考试后,再来学习西医课程,他们很多时候把记中药药性、方剂歌诀的方法来学习西医课程,这是一个学习方法上的错误。因为《诊断学基础》似乎还没有现成的歌诀。学生应当根据大纲要求,识记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领会的内容应当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帮助理解;应用的内容应当真正会应用。读书的时候,变记住“是什么”为明白“为什么是这样,这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能读出课本中字面上没有但实际上包含有的意思,那就更上一层楼了。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循序渐进、步步为营。《诊断学基础》的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要记住的名词概念、参考值、临床意义就相当多,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感到困难。有的学生习惯于把一本书读完后,临考前再来抓紧时间复习,然后应考。这种办法对付某些内容少、自己熟悉的课程是行之有效的,可对付《诊断学基础》的考试却不行。学习时应当分阶段学习,学习完

 后先总结归纳,然后做每章后面的练习题来检验自己的熟悉程度。如果能够达到大多数练习题都对,则需要找出题做错的原因,然后继续学习下一章。如果多数练习题都做错或者虽做对但是不知道对的道理,则应当重新学习直到完全弄懂为止。每一篇学习结束后应当有小结,抓住这一篇的主要内容。临考前再来一个总复习,这样考及格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5.学习《诊断学基础》的另一特点是必须熟练掌握临床诊断的检查方法,尤其是大量的体格检查法,而这些方法和众多的体征绝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掌握的,它不仅是技术性的、而且也是艺术性的。为达到熟练掌握各种体格检查法,必须在自己身上或同学之间反复练习正规、系统的检查法,熟能生巧、学有所成。只有熟悉了正常状态后,才能更好地认识病态变化;正常与异常比较,使知识巩固、理解透彻、体会深刻。《诊断学基础》的教学方式与基础课有很大不同,除课堂教学、实验课外,大量的教学活动应在医院中进行。例如,病史采集,肺部哕音、心脏杂音、肝脏肿大、脑膜刺激征等众多的体征只有从病人身上才能真切的认识到和体会到。当然,有临床医师言传身教,对上述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法和体征可能会有更加深刻体会。如不具备这些条件,也可以买相关的体格检查图谱、录音、录像、光盘等资料,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6.学习《诊断学基础》,除必须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维程序外,还必须善于同病人交往,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合

 作。因为病史采集、各种体征都要从病人身上去体会,这需要病人的密切配合,而病人常常不愿意让见习、实习的学生给他作检查。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与病人的关系,即使有老师带着去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病人也会拒绝见习医生的询问和体格检查。因而处理好与病人的关系就十分重要。只要我们做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关心体贴病人,同情和爱护病人,以此为出发点,就一定能处好与病人的关系。在体格检查、诊疗操作等过程中,切勿增加病人的痛苦。

 7.以学习教材为主。要对教材仔细阅读,对大纲中要求识记、领会、应用的内容一定要认真识记、领会和应用。对不懂的部分,尤其是辅导丛书上指明的重点内容应当对照教材阅读,因为这些内容都可能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将识记、领会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依赖的,不能截然分开。应当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忌孤立地抓重点,更不能把精力放在猜题、押题上。

 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一套较好的学习方法,如果你没有比较有把握的成熟学习经验,上述方法不妨一试。每一个正确的认识都需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临床医师必须在反复的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技术,不断接受新事物、新理论、新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在学习方法上,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断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戴万亨) 篇三 诊断学基础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其基本理论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原理和建立诊断的依据,基本诊断方法包括症状诊断、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器械检查及影像学诊断等。诊断学基础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各科的基础,也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诊断学基础的内容 1.症状诊断(symptomatic diagnosis)

 2.检体诊断(physical diagnosis)

 3.实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

 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查,以获得疾病的病原、病理改变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再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

 学习实验诊断必须以症状诊断、检体诊断为基础,重点掌握各项实验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4.器械检查(instrument examination)

 如心电图、肺功能和各种内镜检查等。应重点掌握各项检查的应用范围及诊断价值,逐步学会常用检查方法的操作规范。

 5.影像诊断(imaging diagnosis)

 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等,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快速发展与临床应用,影像诊断的价值已越来越突出,已成为一 门专门学科——影像学。本书重点介绍影像诊断的常用检查手段及临床意义。简要介绍某些新技术、新设备的临床应用。

 二、学习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是:①能独立进行系统问诊,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和临床意义。②能以规范化的手法,系统、全面、有序地进行体格检查,掌握常见体征的临床意义。③掌握临床常用实验室检验项目的适应证、参考值和临床意义。④掌握心电图检查的适应证及操作,熟悉正常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肺功能检查及内镜检查的适应证。⑤掌握影像诊断的适应证,熟悉或了解其正常表现和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⑥能书写出符合患者客观实际的、规范的完整住院病历。⑦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初步诊断。

 第二章 常见症状

 【导学】

 1.掌握发热、咳嗽与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呕血、腹痛、黄疸、抽搐、意识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特点、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2.熟悉发绀、心悸、水肿、恶心与呕吐、便血、腹泻、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皮肤黏膜出血、头痛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特点、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熟悉主要症状的发生机制及诊断思路。

 3.了解发绀等 10 个症状的发生机制及诊断思路。

 本章仅介绍临床常见症状,每个症状重点阐述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特点、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诊断思路。

 第一节 发热 。当机体因致热原作用,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产热过多、散热过少,使体温超出正常范围时,则称为发热。

 【病因】

 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以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感染性发热最常见。

 1.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均可引起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因组织细胞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的发热亦称为吸收热。常见于:①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内出血、大面积烧伤等。②因血 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的心、肺、脾等脏器梗死或肢体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热。③大量组织坏死及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而引起的低热等。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因物理、化学、机械及感染等因素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功能失常而引起发热,称为中枢性发热。常见于中暑、安眠的药中毒、颅脑出血、外伤、炎症等。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此发热一般为低热,称为功能性发热。

 【发生机制】

 发热的发生机制可以分为致热原性发热和非致热原性发热两大类,前者在临床上常见。

 ○1.致热原性发热 发热激活物包括外致热原(exogenous pyrogen)和某些体内产物。外致热原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以及细菌毒素、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等;某些体内产物是指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产物等。这些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白细胞),使之形成和释放内生致热原而引起发热。

 ○2.非致热原性发热 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中暑、中毒等);②产热过多(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或散热减少。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诊断学